黃曦亮 宋 鴻 黎 明
廣東祈福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常見非特異性消化道癥狀,屬于非器質性胃腸功能疾病,約占消化科門診病例半數(shù)左右[1]。該病多伴有食后腹脹、腹痛、腹瀉、精神疲乏、煩躁易怒、噯氣、呃逆、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近年來,該病發(fā)病率不斷增高,已成為消化科醫(yī)務工作者重點關注的疾病。筆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聯(lián)合西藥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收效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6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3例。對照組中男32例, 女31例, 年齡28~60歲, 平均 (47.24±5.13) 歲, 病程11~29個月, 平均病程(17.96±1.83)個月;觀察組中男33例, 女30例,年齡27~60歲, 平均 (46.83±5.21) 歲, 病程10~30個月, 平均病程(18.09±1.90)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治療方案知情同意,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診斷標準 參照《消化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中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斷標準[3]:患者存在食后腹脹、上腹痛、精神疲乏、大便不爽等臨床癥狀,經內鏡及影像學檢查;參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治意見》[4]中肝胃不和證型辨證: 癥見脅肋脹痛,兩脅脹滿、胸悶、噯氣、反酸、善嘆息、口苦、咽部有異物感、納差、惡心、嘔吐、煩躁易怒、舌質淡紅、苔薄黃、弦脈等。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西醫(yī)診斷標準; ②經中醫(yī)辨證屬于肝胃不和證型;③性別不限,年齡20~60歲。
1.4 排除標準 ①消化道惡性腫瘤及消化道潰瘍、肝膽胰腺病變患者;②嚴重心腦腎疾病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④嚴重精神疾病患者。
1.5 治療方法 對照組使用枸櫞酸莫沙必利片(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315),1片(50 mg)/次,3次/d,飯前服用;米曲菌胰酶片(NORDMARK ARZNEIMITTEL GmbH & Co. KG,批準文號H20170092),1片/次,3次/d,飯中或飯后服用。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方藥組成:柴胡15 g,陳皮12 g,川芎12 g,香附12 g,枳殼12 g,白芍10 g,炙甘草6 g。1劑/d,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兩組治療周期均為4周。
1.6 觀察指標 ①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具體方法為:食后腹脹、上腹痛、精神疲乏、大便不爽、胃納減少、噯氣呃逆、惡心嘔吐、煩躁易怒等各項臨床癥狀以0~7分計,無癥狀(0分);輕度癥狀,不影響正常生活工作(3分);中度癥狀,部分影響正常生活工作(5分),重度癥狀,明顯影響正常生活工作(7分)[4]。②兩組臨床療效。
1.7 療效評價 依據(jù)療效指數(shù)(尼莫地平法)進行療效評定[5]。療效指數(shù)= (治療前癥狀總評分-治療后癥狀總評分) /治療前癥狀總評分×100%。痊愈:臨床療效指數(shù)>95%;顯效:療效指數(shù)≥80%;有效:療效指數(shù)為50%~79%;無效:療效指數(shù)<50%。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為90.4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19%(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各項臨床癥狀總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各項臨床癥狀總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各項臨床癥狀總評分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各項臨床癥狀總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各項臨床癥狀總評分比較 (分,
中醫(yī)雖無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名,但根據(jù)其臨床癥狀表現(xiàn),可歸屬于 “痞滿”“積滯”“胃脘痛”等范疇,分為脾虛氣滯(濕熱、虛寒)、肝胃不和、寒熱錯雜等不同證型,七情內傷、外感六淫及飲食勞倦均為病因[6]。本研究中所納入病例均為肝胃不和型,肝郁氣滯是其發(fā)病條件,中焦脾胃之氣升降失調是其癥狀表現(xiàn),故治療以疏肝理氣、調暢氣機為則。柴胡疏肝散原方出自《景岳全書》,為疏肝理氣之經方,由柴胡、陳皮、川芎、香附、枳殼、白芍、甘草等組成,具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的功效[7]。方中以柴胡功善疏肝解郁,用以為君;香附理氣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氣以止痛,二藥相合,助君藥疏肝解郁,并可行氣活血止痛,共為臣藥;陳皮、枳殼理氣行滯,芍藥、炙甘草酸甘化陰、養(yǎng)血柔肝,緩急止痛,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全方,以疏肝理氣為主,疏肝之中兼以養(yǎng)肝,理氣之中兼以調血和胃。
本研究中所用西藥莫沙必利為5HT4受體激動劑,通過增加胃腸動力,加速胃排空,緩解患者反酸、上腹脹痛、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8];米曲菌胰酶片是復合消化酶制劑,含有曲菌酶和胰酶,發(fā)揮對食物的分解作用,有效改善患者上消化道消化不良癥狀,改善食欲不振及腸源性消化不良癥狀[9]。
綜上,柴胡疏肝散聯(lián)合西藥莫沙必利、米曲菌胰酶片治療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