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作學習模式在農村初中教育中的作用日趨明顯。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與數學邏輯的關鍵時期,在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邏輯至關重要。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數學,教學目標
合作學習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模式,在農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趨明顯。一方面,它符合農村地區(qū)教育基礎薄弱,教育觀念落后的現狀;另一方面,在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上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從目前初中數學合作學習現狀來看,合作學習的“形式大于內容”是困擾課堂教學的主要問題,再加上學生缺乏對合作學習理念的正確認識,導致合作的意義難以發(fā)揮。鑒于此,筆者將從激發(fā)興趣、制定目標、開展競爭、豐富課堂資源四個方面入手,談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發(fā)揮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
一、激發(fā)合作意識與興趣
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激勵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符合新課改對培養(yǎng)學生的要求,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但是只有首先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才能真正有效地發(fā)揮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這樣來實現良性循環(huán)。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首先要合理的分配組員,避免各組之間的組員能力差距過大,導致學生失去信心,然后教師還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為學生的合作提供環(huán)境。這樣才能讓學生保持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課時,上課后教師可以先根據上一節(jié)課的作業(yè)的完成情況來分組,以實現各個小組的知識掌握情況大致相當,來避免因分組不合理導致的各種問題。教師提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具體例子來為學生提供合作的環(huán)境,比如:小明和小紅的年齡和是25,小明年齡的二倍比小紅的年齡大8歲,問:兩個人各幾歲?要組織一次排球邀請賽,參賽的每兩個隊之間都要比賽一場,根據場地和時間等條件,賽程安排7天,每天安排四場比賽,組織者應該邀請多少個隊參賽?等等問題,讓學生明白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的廣泛性,在講解完課程知識之后可以讓每個小組的一半成員去提出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另一半成員用一元二次方程去解決這些問題。
二、制定合理的合作目標
有了目標才能更好的合作,教師要為小組分配任務來引導學生合作。農村學校合作學習模式的現狀是教師指導不足,學習任務選擇過于簡單。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全面。在實踐教學中操作不熟練,缺少前期的準備,片面注重簡單的形式合作。遇到這種問題,教師在選擇任務時就要避免目標過于簡單,要選擇具有挑戰(zhàn)性、開放性和探究型的任務,不能讓學生很容易的找出標準、唯一的答案,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才能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
例如:在講解“角平分線的性質”一課時,上課后先根據學生們的數學成績把學生分為數學能力大致相等的幾個小組,來保證各個小組的學習進度的差距不會過大,然后可以提出幾個有層次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例如:角平分線得到的兩個角大小相等嗎?一條線是有很多點構成的,那么角平分線上的各點有什么特點嗎?如果在三角形內分別將三個角平分,你們又會發(fā)現什么特點呢?如何做出某個角的角平分線?第一個問題很直觀,后面的問題難度依次增大,更具有開放性和探究性,這樣能發(fā)揮小組的優(yōu)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答案可以不一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完善獎懲和開展競爭
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獎懲機制,在初中教學中也可以運用獎懲機制,完善的獎懲機制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競爭意識和自我表現意識,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古語曰:重獎之下,必有勇夫。對學生的獎勵不單單是物質利益的給予,更重要的是對其自身價值和努力的承認,來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相對于鼓勵而言,懲罰的作用就在于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反省能力,讓學生獲得經驗教訓。教師完善獎懲機制后可以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發(fā)揮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
例如:在講解“用尺規(guī)作圖”一節(jié)課時,在課堂上分組后可以根據課堂活動的參與度以及任務的完成情況為小組打分,排名靠前的小組可以得到口頭表揚和適當的實物獎勵,這樣在課堂上各個小組之間就產生了競爭,激發(fā)學生們的主動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當然,教師要為小組競爭創(chuàng)造條件,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搶答,答對后為所在的小組加分,答錯后這個小組失去下一個問題的回答機會;也可以先提出問題,然后讓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講臺展示,依次在黑板上尺規(guī)作圖,然后為他們打分。
四、豐富課堂教學資源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豐富的課堂資源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fā)展。相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模式則可以很好的豐富課堂資源。
例如:在講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用PPT展示幾張生活中的照片:電線、馬路、廣告牌、剪刀等包含直線的圖片,在對這些圖片進行簡單的講解,然后給學生分組并說明:“通過你們對以上的幾張圖片的感知,思考并交流一下直線之間有哪些關系,再找一找生活中的那些物體能體現這些關系?!痹谕瑢W們交流完之后,讓學生們進行展示,再讓有不同想法的學生進行補充,這樣就能體現本節(jié)課的重點“直線間的關系”。在此之后,教師在進行詳細的教學,學生就能更牢固的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同時還鍛煉了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現代教育形式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效率,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且也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農村教學質量,是實現素質教育走進農村的有效途徑。但農村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教師生搬硬套合作教學的的模式,而不能發(fā)揮真正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全面認識合作性學習模式的特點,在教學中加強指導,制定合理的目標,合理分組,創(chuàng)建合作學習情景,可以更好的進行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馬月彪.農村初中課堂“限講、合作、展示”整體推進的實踐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19(35):58+66.
[2]陳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41.
作者簡介:陳志,男,本科, 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永安中學 ,二級教師,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