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立華 師兆蘭
41年救助了527名流浪孩子的“王爸爸”說:“在這些孩子的人生岔路口,只要有人伸手拉一把,就可能把他們拉回來,就可能改變他們的一生?!?/p>
5月9日,喻億照例回杭州探望他的王爸爸。他事先沒打電話,想給老人一個驚喜,誰知道王爸爸看到他,眼睛里卻毫無波瀾。喻億納悶兒,問:“您都不想我嗎?”王爸爸抬眼看了他一下,斬釘截鐵地說:“不想!”看著他一臉糾結,老人哈哈大笑!喻億上去蹭著他撒嬌:“爸爸,您老愛逗我!”
“王爸爸”王萬林今年76歲,和喻億一樣叫他“爸爸”的流浪孩子,在全國一共有527個。他們說:“王爸爸就是一座燈塔,在迷茫的時候,給我們的人生指引了正確的方向?!?/p>
“王爸爸,好多人在找您”
14歲的記憶,是喻億的噩夢。那是1999年,因為家鄉(xiāng)安徽省宣城市很窮,他偷偷扒上一趟開往浙江的火車,在杭州下車后,想要打工掙錢??蛇@么小的孩子,找工作談何容易。沒有活兒干就意味著挨餓,身無分文的少年餓得實在受不了,常常趁著夜深人靜,去翻垃圾箱里的面包屑、水果核吃。
在杭州火車站流浪了一個月后,面黃肌瘦的喻億只想吃一頓飽飯然后回家,流浪的滋味比貧窮更可怕。一天,他又去翻垃圾箱找吃的,王萬林走過來,問:“孩子,你是哪里人?要不要跟我回家?”喻億馬上警覺起來,這人是不是人販子?看出對方眼里的戒備,王萬林連忙從衣兜里掏出一張報紙遞給他,說:“我不是壞蛋,你看看這張報紙,再決定要不要跟我走?!?/p>
報紙上,有一篇杭州市民王萬林資助流浪孩子回家的新聞,上面還有他的照片。那一刻,喻億所有的委屈都隨著眼淚流了出來,他腿一軟,沖著王萬林跪了下去。“孩子,快起來,跟我回家!”
那天,在王萬林家里,喻億先狼吞虎咽地吃了兩大碗米飯,才說了自己的情況。晚上,兩人躺在一張床上,王爸爸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王萬林是杭州市材料包裝廠的工人。見到喻億那天,他是去火車站給3個流浪兒童買火車票送他們回家。從1979年救助第一個從黑煤礦逃出來的流浪孩子回家開始,20年來,他經常去火車站尋找流浪孩子,然后送他們回家。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人販子,他習慣性地隨身攜帶一張證明自己身份的報紙。
其實,王萬林并不富裕,當年一個月的工資只有30元錢。為了給流浪孩子買回家的火車票,他曾經一下花掉3個月的工資。街坊鄰居都不能理解王萬林的舉動,背地里說他腦子壞掉了。連親姐姐也受不了他,指責他為了非親非故的人,把自己的終身大事都耽誤了。
因為救助流浪孩子要花費的金錢、時間和精力都很大,和他相親的姑娘們總是逼他在結婚和救助流浪孩子中二選一。王萬林也想結婚,但讓他面對無家可歸或者有家歸不得的孩子們袖手旁觀,他做不到。屢次被相親對象質疑后,王萬林索性打消了成家的念頭。
雖然遭受不少人的質疑和非議,但有一個人卻一直堅決支持他做好事、幫助別人,這個人就是王萬林的母親。母親曾經對他說:“當年,咱們一家人從紹興逃荒去蘇州,一路上多虧了好心人接濟才能活下來。咱們是受過別人好處的,所以,你一定要做好事,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伸一把手?!?母親的這番話成了他的座右銘,讓他矢志不渝地用一生去踐行,而善良的母親也成為他的精神支柱。
有家的流浪孩子,他幫忙送他們回家;無家可歸的孩子,他幫他們自立。為了讓孩子們有一技之長,將來能養(yǎng)活自己,王萬林借錢開了兩家理發(fā)店讓孩子們學手藝。給他們開的工資是他抵押房子的貸款,至今他還負債60萬元。
為了救助流浪兒童,王萬林終生未娶,但他并不覺得寂寞,因為有孩子們相伴。喻億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5歲的喻億在上海一家醫(yī)療整形機構工作。這些年,他幾乎每周都要回杭州看望“王爸爸”。王萬林心中有一個遺憾:他一生救助的流浪孩子,有記錄和聯系方式的527個,還有249個已經失去了聯系,不知道那些孩子現在過得好不好。
為了了卻“王爸爸”的遺憾,今年4月9日,喻億開始在自己的抖音號上發(fā)布視頻,講述王萬林救助流浪孩子的故事。粉絲們感動之余,紛紛點贊轉發(fā)。從那天之后,喻億的抖音號就變成了認親通道。短短幾天,就有50多個人聯系他,他們都是曾受過“王爸爸”救助、后來失聯的流浪孩子。
喻億激動地對王萬林說:“爸爸,好多人在找您,他們都是您的孩子!”4月13日,王萬林請喻億為他錄了一段視頻,正式通過網絡尋找失去聯系的孩子們。當說到“你們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給我打個電話、報個平安”時,老人忍不住潸然淚下。他別無所求,只要孩子們平安就好。他也希望孩子們能通過“喻億yuyi979899”抖音號找到自己。
他不僅救人,還幫孩子們正心
5月8日,時隔7年再次看到丁明偉,王萬林抱著這個51歲的“兒子”泣不成聲。丁明偉望著年邁的“王爸爸”,哽咽地說:“爸爸,您怎么這么老了呢!”
17歲那年,丁明偉拿著奶奶給的150元錢跑到杭州玩。怎知剛到杭州火車站,錢就被小偷扒走了,身無分文的他只能每天在火車站附近的飯館晃悠,靠要飯度日。一天,王萬林在飯館吃飯,丁明偉走過去請求他給自己買碗面。沒想到,王萬林不僅請他飽餐一頓,還帶他回家住了幾天,最后親自把他送回寧波的家中。從那以后,丁明偉每年都會回杭州看望“王爸爸”,從沒有間斷過。直到2013年,他遭遇一次很嚴重的車禍,行動不便,兩人才開始依靠電話聯系。
往事歷歷在目,當年那個少年已經兩鬢斑白,王萬林撫摸著丁明偉的臉,說:“兒子,你也老了!”兩人抱在一起,在場的人感動得唏噓不已。
提起“王爸爸”,丁明偉說:“他老人家為了讓我們走正道,沒少發(fā)脾氣。”
最多的時候,王萬林家里同時收留了11個流浪兒童。這些性格各異、頑劣不羈的孩子真是讓他操碎了心。常年有這么多張嘴要吃飯,王萬林的經濟壓力很大。母親在世的時候,把退休金都給了他,貼補流浪孩子們的生活費。母親去世后,單靠他一個人的工資,要給孩子們買車票、衣服,還有日常開銷,生活常常捉襟見肘。
為了省點兒錢,他常常步行去蔬菜批發(fā)市場買大白菜。一毛錢一斤的大白菜,他一次買一大袋子。一次,他看到家里的垃圾桶里,有孩子們吃剩下倒掉的白米飯。他沒吭聲,只是默默地把米飯撿起來,用水洗干凈后又熬成粥,自己盛一碗就喝。慚愧不已的孩子們你瞅瞅我、我看看你,一個個也跟著盛粥喝起來。喝完粥,王萬林才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們,別浪費糧食,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要學會勤儉持家??!”
孩子們心疼“王爸爸”,跑到山上挖了幾棵毛筍,興高采烈地炒好菜等著他下班回家。沒想到,王萬林指著盤子里的菜問:“哪里來的毛筍?”幾個孩子理直氣壯地回答:“山上挖的?!?/p>
“山上哪里挖的?”
“農民的地里多的是?!?/p>
“你們這是挖嗎?這叫偷!”王萬林端起鍋,重重地砸在了地上,飯鍋在地上打了個轉兒,癟了。他氣得手發(fā)抖:“我?guī)銈兓丶?,不讓你們流浪,為的就是不讓你們走歪路,要走正道!現在,你們居然跑去偷東西,那我救你們干嗎?”
從沒見過他發(fā)這么大脾氣的孩子們嚇得大氣不敢喘。情緒平靜下來后,王萬林說:“我知道你們是心疼我,可吃苦受窮都不怕,你們不能去別人的地里偷東西啊。今天去地里挖,明天就敢去人家家里拿,這樣下去不就成小偷了?”孩子們連忙點頭,乖乖地說:“王爸爸,我們記住了,再也不會了?!彼粗鴳?zhàn)戰(zhàn)兢兢的孩子們緩了口氣,說:“孩子們,鍋摔壞了可以再買,心要是壞了多少錢也買不回來,記著我這句話!”
鄰居覺得王萬林有些小題大做,不就是一盤毛筍嘛,才幾個錢,怎么就把鍋摔了,還把孩子們嚇得夠嗆!王萬林卻說:“這些孩子在流浪的時候,很容易沾染一些壞習氣,就像站在人生的岔路口,稍有不慎就誤入歧途。這個時候,如果有人拉一把,孩子就回到正道上;如果有人推一把,他們這輩子可能就毀了!”
這么多年來,丁明偉始終記得那次摔鍋風波,因為“王爸爸”的大發(fā)雷霆,他這半生都以毛筍為戒。和王萬林一直有聯系的527個孩子,沒有一個走邪路的,全都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善良而執(zhí)著的王萬林,還曾經傳奇性地先后救助過一對父子。30年前,他救助了流浪孩子陸為民。陸為民結婚生子后,依然和“王爸爸”保持著聯系。2016年,他14歲的兒子陸鑫罹患白血病。雖然,陸鑫和姐姐骨髓配對成功,但是家里為了給孩子治病已經負債累累,再也無力支付骨髓移植手術的費用了。得知此事后,王萬林一趟趟地找有關部門給陸鑫申請救助,還找到杭州電視臺求助。
早在2008年,王萬林就獲得了“中華慈善獎”,是杭州人心中的平民慈善家。他的求助很快引發(fā)社會關注,社會各界的愛心捐款紛至沓來,很快就幫陸鑫籌齊了50萬元手術費。2018年,陸鑫的骨髓移植手術成功。如今,他已經痊愈,而且找了一份工作,開始了新的人生。
拿什么回報你?我們的好“爸爸”
多年行善的王萬林一貧如洗,他最大的財富是全國各地的孩子們寫來的1300封書信。想念孩子們了,他就把信拿出來,讀著讀著眼淚就流出來了。每一封信都是一個真情故事;每一個救助過的孩子,都成為他的一份牽掛。
王萬林曾經去尋訪自己救助過的孩子們,“他們安好,我就遠遠地注視著,不去打擾他們的生活;但是如果他們需要幫助,我必然義無反顧地去幫他們?!?/p>
其實,孩子們也一直關心、牽掛著“王爸爸”。2019年3月17日,王萬林因腰椎間盤突出住進了醫(yī)院。杭州附近地區(qū)的孩子們知道后全都趕來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給他安排了單人病房,24小時有人陪護?;蛟S是心有靈犀,遠在陜西榆林的“兒子”王飛突然聽媳婦說:“我做了個夢,夢到‘王爸爸住院了?!薄笆菃幔俊蓖躏w不放心,給“王爸爸”打了電話,沒想到老人真的在醫(yī)院等待手術。他當即訂了機票飛往杭州,在王萬林的病床前端茶倒水盡孝道。
2019年底,孩子們一起把王萬林的房子重新裝修了,不僅房子煥然一新,還配了全自動洗衣機、電烤箱、空調、吸塵器和洗碗機。王萬林最喜歡高科技衛(wèi)浴設施,用過之后贊不絕口。裝修房子一共花了23萬元,這些錢都是孩子們自發(fā)湊的,生性節(jié)儉的他知道后心疼得不行,怪他們亂花錢。喻億笑著說:“爸,您就好好享受享受吧,這是我們兄弟姐妹孝敬您的!”
現在,王萬林總是笑瞇瞇的,誰說他沒兒沒女?他有527個兒女,他的兒女們多優(yōu)秀??!有公務員、企業(yè)家、醫(yī)生、大學生、碩士……每周都有兒女來看望他。逢年過節(jié),孩子們孝敬“王爸爸”的微信紅包讓他收到“手腕疼”。他過生日的時候,全國各地的孩子們都會來到杭州齊聚一堂。而且這支隊伍在不斷地擴大,在網絡平臺的幫助下,曾經失聯的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地回來尋親,他們喊一聲“王爸爸”,老人的眼淚就會止不住。
“我這輩子沒有遺憾了,很感謝社會和孩子們給予我的關懷和幫助,我知足了!”王萬林說。因為一直心懷感恩,所以他早在2013年就簽訂了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協議。他說,百年后,把房子賣掉,房款除了還債,其余的都捐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王萬林的大愛精神也傳遞給了救助過孩子們。家住麗水的石滿(化名),15歲在杭州流浪時,在王萬林的幫助下才得以返回家鄉(xiāng)。多年來,他一直對這份恩情念念不忘,想要把愛心回饋給社會。這幾年,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衢州龍游組建了民安救援隊進行公益救援,在當地頗有名氣。大家知道他是“王爸爸”的“兒子”后,紛紛給這對愛心“父子”點贊。
喻億也曾經用自己3個月的工資做擔保,給一個受傷的小女孩做外科整形手術。他還利用自己的抖音號募捐舊衣服,消毒處理后,打包寄給貴州等地的貧困兒童。他說:“我要傳承‘王爸爸的精神,活成一束光,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在愛心這條路上,能有孩子們同行,王萬林感到很幸福,也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