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睿
伴隨著高中課程改革的到來,高中語文教學不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師就要讓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一、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的幾個關注
呂叔湘先生曾指出:語文教學“關鍵在于一個活字”。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張翼健教授也精辟地指出“語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高中語文教學離不開這大寫的“人”字。所以語文教學要做到幾個關注。
1.高中語文教學要關注社會和人生
語文是大語文,語文課可以是生命課、英雄課、愛國課、勵志課、反思課……
高中語文課本選擇的教材內容涵蓋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帶領我們穿越時空,探尋上下五千年的思想、文明,品味現代人文生活。每一課都是我們理解社會、思考人生的基礎。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同時代的作品重新歸類、品讀,從中找尋知識脈絡、了解那時的社會、那時的人生,如從孔子《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孟子《寡人之于國》、荀子《勸學》、莊子《道遙游》去理解闡釋諸子百家的思想精神境界;從《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鴻門宴》中探尋先秦時期的歷史、人文、思想觀念;從曹雪芹《紅樓夢》中看封建社會由盛及衰的縮影;從《神奇的激光》中看現代社會科技力量的發(fā)達,感嘆人類智慧的無窮力量!找到了教材中內容的內在聯系,課本就成了活的“社會”,立體的“人生”。
2.高中語文教學要關注人文精神
不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語文課堂教學很難引領學生進行人文關懷。有幸聆聽過教育專家趙謙翔老師的講座,他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引入《東方時空》欄目,并開設了“東方時空課堂”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大膽質疑、大膽思考,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了課改實驗,效果顯著。這就是一種人文關懷的理念。筆者受益匪淺。嘗試著在自己所教班級中,在有限的常規(guī)教學中每個班級各留出一節(jié)課專門做閱讀分享課。這一節(jié)學生只讀書,古今中外、奇人異事、人物傳記均可,有時規(guī)定書目,如《狼圖騰》《文化苦旅》等,全班學生讀一本書,課下寫出讀書心得,交流心得,然后分享。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文字越來越有了厚度、溫度,內容也逐漸有了靈性,對課文的理解賞析能力也與日俱增。讀書的最終目的是在文字中去品、去悟社會與人生。
3.高中語文教育要關注注情感培養(yǎng)
語文教育是人學。學生不能成為冰冷冷的做題機器,而應該是有感情、有性情、有激情的人。這些都需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點滴滲透、潤物無聲。劉勰說:“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痹谡Z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始終對學生進行審美的教育,人文關懷。
如在講解《素芭》一課時,在分析女主人公性格特點時挖掘產生悲劇的原因,讓學生了解泰戈爾對印度社會背后對女性的不尊重,從而引起學生的人文關懷。同時開展班會《關愛身邊人》,讓學生關注身邊每一個形形色色、普普通通的人,讓感恩、尊重扎根于心底。《蘭亭集序》一課,讓學生體會明白“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的風景之美,“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人杰地靈,“曲水流觴,暢敘幽情”的高雅之趣,“游目騁懷”的放浪形骸都是文章美之所在。蘭亭盛會,四美俱在,和煦的春風吹動了詩人的情,吹化了詩人的心,曲水流觴,不亦樂乎!同時也讓學生體悟“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的時間流逝,最后明確“勝事不常,生命有限”是作者悲的主要內容。在一生一死的感悟中理解生死觀,最終讓學生知道要“珍惜擁有”“擁抱快樂”“敬畏生命”。這不正是人最真實的情感體驗。
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做法
在有限的教學實踐內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增負”,才能換來學生“減負”。
1.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新課改對情境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重視知識技能傳授問題的教學模式相比,情境教育關注的重點是人的發(fā)展問題。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誘人的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探究、解決問題,我做了一些嘗試。比如在講《祝?!芬徽n中,我讓學生們化身為偵探,尋找殺害主人公祥林嫂的兇手,小組合作完成一份刑偵報告。同學們從課本文字中剝絲抽繭,從作案時間、地點、工具、動機、嫌疑人等方面入手,逐步找到造成主人公祥林嫂悲劇命運的罪魁禍首——吃人的社會才是對人精神最大的戕害。小組合作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群體智慧遠比單純分析課文更深刻也更有激情。
作業(yè)設計上我也嘗試與情境結合,在常規(guī)作業(yè)外,我設計了選修作業(yè),在講授完《林黛玉進賈府》一課后,我布置了人物畫像作業(yè),每個人物的畫像必須融入自己對這個人物的理解,可以只是眼睛、嘴、服飾等局部畫像也可以是整體畫像。同學們給我的反饋讓我驚喜,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劉姥姥,一個個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即使平時不擅長繪畫的男生也勇于嘗試,不能畫人像就畫賈府“電路圖”,配合著畫像同學們娓娓道來,引經據典,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更好的理解了作品的深刻內涵。講授《琵琶行》一課時,我布置了背誦視頻作業(yè),長篇的背誦對一些學生來說覺得拗口,他們想到了用歌唱取代背誦,“獨唱”“男女二重奏”“小組合唱”躍然堂上,這也是教學中的意外碩果,否則我都不知道班級學生“臥虎藏龍”,學習形式是其次,能記憶積淀下來就是收獲。
2.把經典節(jié)目引入課堂
《中國詩詞大賽》、《中國漢字大賽》等都是電視臺精心打造的欄目,我們可以利用網絡教學把經典欄目引入課堂,使之成為活水之源,在組織學生定期觀看經典欄目時我讓學生積累、活用,并在兩個班級開展了成語接龍、文化常識大賽,讓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植于心,外化于行。同時鼓勵學生寫詩、寫小說、寫戲劇腳本,在潛移默化中厚植家國情懷。只要用我筆寫我心,就是一種“活”的課堂。
3.分層教學,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課堂上四五十個孩子,不可能接受能力是一致的,也不可能心態(tài)一樣,老師也很難在短短的四十分鐘課堂教學中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老師應該想辦法讓每一個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俗話說,“自信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語文雖然是母語,但其內容博大精深,有時一個標點、一個詞語就足以影響對語文的理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平時表現分層教學,我所教的兩個班級正好是一批次和三批次,無論學習習慣還是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教學時就要根據不同層次的需要做不同的教學設計。如基礎知識的夯實,兩個班級要求一致,在問題設計的延展性和深度方面會有所選擇,課后作業(yè)也會針對各班級實際情況布置,這樣有助于提高能力相對薄弱的班級學生的自信心。再比如學生學語文,比較擔心詩歌鑒賞。在開始進入詩歌鑒賞復習階段,我把詩歌鑒賞分為四個單元講解:鑒賞詩歌的形象一鑒賞詩歌的藝術巧、藝術手法一詩歌的情感和內容一鑒賞詩歌語言,然后通過講解詩歌的題材將四個專題串線。經過幾周的訓練,學生覺得“原來我也是可以讀懂詩歌的,詩歌鑒賞也是有方可尋的”。只要讀懂了詩歌,很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但是詩歌歸根結底是要讀懂,誦讀就很重要,我經常鼓勵學生在誦讀中品味經典?!皶x百遍,其義自見”,“有情就大聲讀出來”。我定時開展古典詩詞誦讀競賽來提高學生品讀、悟讀中華經典的能力。如在《蜀道難》詩歌教學中,我利用情境教學法與學生展開了一場誦讀詩會,我們從李白的生平、詩歌的脈絡,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在我的朗讀后,同學們紛紛舉手,迫切登臺,即興朗誦,我從斷句、聲調、氣韻方方面面去點評、去鼓勵,課后大家感到意猶未盡、回味無窮,我想古詩的魅力正在于此,我們通過誦讀,與李白來了一場時空對話!這樣的分層教學,不是分隔學生,而是鼓勵中因材施教共同成長。
從應試教育的機械記憶轉變?yōu)殪`活的創(chuàng)造理解,這個時間也許漫長,但堅持不懈,終有開花結果的一天。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它存在于課堂、生活、一個標點、一句話、一首詩、一篇篇美文中。語文教學歸根結底是人學,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有生命,有激情。教育本就是等待的藝術,教育者要沉下心,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的性靈開花結果,我們每個教師都任重而道遠。在課改的新形勢下,語文課堂應該還給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考慮、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做好規(guī)劃,讓語文成為課堂的靈魂,讓課堂成為“活”的源泉,成為學生永久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