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珍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越來越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就會顯得尤為重要。在高中時期,學生自學能力對學習成績有重要影響,尤其是英語這種語言學科,學生掌握良好的自學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背單詞、進行英語寫作等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并且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其他能力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是比學生盲目學習知識重要得多的任務。本文主要探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性和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英語;自學能力;途徑探析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0)-30-043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需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才更加從容的面對世界出現的新知識。因此在高中教育中,學會自主學習不僅是當今時代的總體要求,也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以及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老師一直延續(xù)著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一些單詞和語法,已經不能適應英語教學方式和同學們的學習需求了,所以更應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一、高中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的必要性
1.1由英語教學目標決定的
高中英語教學目標與初中英語相比,更加側重的是在學生掌握和擴大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言學習的基本素養(yǎng),也要注重學生日常生活和書面上英語的運用。在上課過程中,老師也應及時的進行引導,讓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更考驗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對于知識的講解方式,對同學們實際學習情況的了解,都需要老師進行細致的分析,才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并且高中英語課程對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和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單純的讓老師在課堂上就能夠授予的,也需要同學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領悟,才能夠有效地完成英語教學目標。
1.2由高中英語課程的特點決定
高中英語課程的設置是為了讓同學們在義務教育學習的基礎上,更加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以及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發(fā)展的能力,形成有效學習的策略,將學過的英語知識真正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能力。綜合語言的運用是建立在語言技能、知識、情感態(tài)度等綜合能力的基礎上,而語言技能和知識是其基礎。所以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不僅注重“學生學會”知識,更要向“學生會學”方向轉變,充分給予學生學習的時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二、高中英語課程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
2.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不僅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能夠減少厭學和逃避心理的產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更有利于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例如,在學習高中英語課本時,其中必修一的課本中有關于“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schools”的講解,老師在講解本課的相關知識時,利用多媒體播放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以及學校各項活動的進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其有基礎的了解之后,老師可以鼓勵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分角色演繹各國的情景對話,在這個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這也是提高學生對異國文化產生興趣的重要方式。讓學生減少屈服于外來文化壓力的感受,更容易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2.2形成正確的閱讀方式
閱讀對于語言課程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學生在做一些閱讀習題時,遇到生詞就會查字典,這種閱讀方式使學生獲得的文章信息不夠完整,也影響了閱讀思路。因此,老師要倡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采用默讀的方式,抓住核心句子,快速的進行掃描,保障閱讀文章的連貫性,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猜詞義的能力,根據不同的題目進行不同的閱讀方式。例如,在學習外研社高中英語課本時,其中每個單元包括Taxt和Reading兩個部分,taxt主要是聽到同學們通過閱讀教材,學習單詞和語法,這是獲得英語基礎知識的重要途徑。reading包括一些與課文相關的閱讀和延伸,是關于文章寫作背景的介紹,能夠拓展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在這個過程中就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以及培養(yǎng)各方面的能力。自學能力最重要的一部分就體現在對文章的預習,首先老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利用默讀的方式了解文章的大意,找出每個段落的中心句來進行課文內容的梳理,把握整個脈絡,然后再閱讀英語單詞對應到課本內容中,進行精讀。在這個分析推理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
2.3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習慣
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前提,因此老師要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向學生傳授一些科學的自學計劃,精心準備課前預習,努力踐行課后復習,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學習。關于預習和復習的內容都要對學生的自學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這不僅對學生自學計劃的展開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也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預習和復習也不是看看課本就可以草草了之的,要帶著疑問進行預習,然后老師在從課堂上給同學們稍加點撥,學生理解知識也會更加輕松,課堂效率也隨之提高;復習是要讓同學們將遺忘的知識重新撿起來,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和整理,加深知識點在腦中的印象,幫助同學們有效的進行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
結束語
總之,培養(yǎng)同學們的自學能力是老師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的作用。老師有意識的利用一些方法使教學活動輕松地進行,讓學生養(yǎng)成自學能力的意識。
參考文獻
楊博宇.淺談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生英語自學能力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20(2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