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蓉
【摘? ? 要】語文作為基礎學科之一,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語言表達能力是學生綜合實力的展現。在小學階段,學生處于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教師除了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之外,還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溝通能力,溝通表達是人與人交流的基本手段,學生要能與教師及同學有效交流,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157
語言表達是生活必備的技能,有些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強一些,就能更好地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這在學習和與人交往方面更占優(yōu)勢。語言是人類天生具有的能力,但語言表達能力卻是后天需要不斷鍛煉的,所以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不斷地領悟語言的神奇之處。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各級教育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實力的培養(yǎng),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橋梁,提高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能讓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變得更加輕松容易。目前部分教師更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而忽視最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不少學生在上課回答問題的時候磕磕絆絆,不敢說話或是邏輯混亂,這都是因為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缺少語言表達的鍛煉。所以,要通過一些新的教學方法來加強學生語言表達的訓練,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在生活中,學生每天都會與人交流,如果語言表達能力不好,那么就會造成很多問題。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學習能力的表現之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的責任。讓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才可以更好地去解決問題。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部分學校在招聘教師的時候沒有注重教師的綜合實力,雖然有些教師文化知識非常扎實,但是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學生很難聽懂教師講的內容,學習熱情不高,所以提高教師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很有必要,這樣才會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在與語言表達能力強的教師交流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語文這門學科,與漢字有著緊密的聯系,是語言學習的基礎科目。教師可以多去聽其他教師的課,互相學習借鑒,發(fā)現自己在語言表達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加以改正和完善。教師還可以多看一些與語言表達能力相關的書籍,在不斷的學習中掌握語言的表達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有些教師沒有充足的教學經驗,語言表達能力不強,這樣不僅降低了教學效率,還會讓學生喪失上課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是督促學生學習的關鍵人物,學校要注重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把語言表達作為教師的一個考核標準,提高教師的綜合實力。
二、營造輕松的語言氛圍
語言氛圍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因素,輕松的語言氛圍能提高學生表達的積極性,也會降低學生的壓力,所以教師有必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學生很少有發(fā)言的機會,缺乏表達能力的訓練。小學生還處于身心不成熟的階段,到了新的學習環(huán)境,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較弱,內心還處于抵抗和恐懼的心態(tài),更不用說在課堂上發(fā)言表達,這就需要教師調節(jié)課堂氛圍,營造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才能讓學生有表達的欲望。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制定一套新的教學方案,讓學生自由地表達觀點。
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課堂不能只聽到教師一個人的聲音,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以此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讓學生勇于表達,可以在課堂上提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學生搶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然后讓學生學會表達,在讓學生回答一些復雜問題的時候,順著思路給學生一定的提示,幫助學生厘清問題的邏輯,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這樣不僅能消除學生緊張的心理,也能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輕松學習。
三、開展課堂角色扮演活動
不管哪個年級的學生,都會有一定的學習壓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還要用不同的活動來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帶來的壓力。教師可以組織課堂角色扮演活動,每個學生都要參與,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給出文字故事,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排練,自己安排角色,學生在排練的時候可以鍛煉自己的獨立能力、與同學之間的溝通能力,角色表演能幫助學生深刻地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學會換位思考,讓學生體味多方面的人生。
通過角色扮演的活動,發(fā)展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更多的除學習之外的共同語言,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也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社交環(huán)境和社交關系。
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生活處處充滿著語言交流的影子,除去枯燥單調的校園生活,教師也需要讓學生去社會上鍛煉,實踐才能出真知,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去養(yǎng)老院表演一些節(jié)目。在陌生的環(huán)境表演節(jié)目,可以鍛煉學生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表達的能力。在與老人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鍛煉學生與不同年紀的人的溝通能力。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外面的世界充滿著好奇心與探索欲,不能把學生一直悶在教室里,不利于學生的成長,要多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多方面人才。在活動中學生可能會出現一些突發(fā)狀況,想要解決問題就需要去與人溝通,這樣也能鍛煉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和自主溝通的能力。
學生表達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在平時可以讓學生出門買一些生活用品,家長跟在后面,但整個過程都需要學生獨立去完成,在學生找不到需要買的東西的時候,需要主動向旁人詢問,鍛煉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是在不同的環(huán)境無形中得到鍛煉的,有很多的偶然性,但教師也要有完整的語言表達培養(yǎng)方案,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項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是學生綜合實力的展現,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成長得更快,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與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一樣重要,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人才強國也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