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漢族和德意志民族之間明顯存在地理位置、宗教信仰、文化內(nèi)涵、習俗風格、歷史背景等的差異性。把握兩種語言中顏色詞的差異,不僅對兩國人民日常語言交流之間有益,而且能夠更好地使人們把握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中的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顏色詞;文化內(nèi)涵差異;文化交流
【中圖分類號】H19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42-0095-02
顏色屬于人類認識自然世界的重要媒介,也是人們生活和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詞語在不同的語言下具有相似性和差異性的。漢語和德語的顏色詞在兩種語言中的文化背景下,產(chǎn)生了其相似和差異的語義。一方面,這種相似性體現(xiàn)了中國和德國的文化內(nèi)涵同一性;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出了兩國之間文化內(nèi)涵的差異。雖然漢語和德語之間在文化內(nèi)涵中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但是兩個民族的人民對待基本顏色詞的文化內(nèi)涵大致相似?;绢伾~包含有白、黑、紅、綠、黃、藍。例如:白色代表著純潔、干凈;黑色代表著嚴肅、莊嚴;紅色代表活力和激情;綠色代表著大自然或生命的欣欣向榮;藍色代表著寬闊。這些具有深刻文化內(nèi)涵的基本顏色詞早就凝固在各族人民的文化底蘊里,漢族和德意志民族給予了這些顏色詞不同的文化內(nèi)蘊。從顏色詞的角度去研究漢語和德語之間的文化內(nèi)涵差異,有助于人們對待德語文化有著更加深刻的了解,可以深刻體會到德國人民的文化底蘊,并促進中國和德國之間的跨文化交流。
一、漢德基本顏色詞中文化內(nèi)涵的對比
(一)紅色與rot
在《現(xiàn)代漢語字典》中,對顏色“紅”這一概念進行定義的是:像血液一般的顏色。在漢語中,紅色具有多種文化內(nèi)涵,最主要的是代表喜慶和歡樂,也可以作為吉祥和平安的象征色。例如,在古代,紅色也可以象征著森嚴的權(quán)威,古時候的君王批閱奏折就得用大紅顏色的朱砂筆。在中國的傳統(tǒng)歷史中,新娘往往身著大紅嫁衣,是為了在結(jié)婚大喜之日上喜慶和熱鬧。在古代,血的顏色,也就是鮮紅,可以驅(qū)魔,另一方面,大紅嫁衣也可以保護新娘平安;紅色也代表著幸運的顏色。慶祝新年來臨之前,人們都會在自己家門口貼著大紅色的對聯(lián)和橫幅,因為人們衷心希望在來年會有好事發(fā)生和好彩頭;在現(xiàn)代中,“紅人”代表當下大紅大紫的人,形容一個人在事業(yè)上十分走運或者得顯寵貴;在亞洲國家的股票市場上,紅色象征著股票形勢又好又快的發(fā)展:中國國旗的背景顏色是紅色,象征著祖國的繁榮富強;在政治領(lǐng)域上,紅色也可以代表著共產(chǎn)主義。在德語中,紅色具有許多的象征含義。例如:die rote Rose(紅玫瑰)在德語中的“紅色”象征著美好的愛情;Heute rot, morgen tot(今日紅顏,明日尸骨,指人生無常)。前半句的今日的“紅顏”代表著今日的美好,具有象征著美好生活的意思;die rote Armee(紅軍)在德語中具有貶義含義,和中文的紅軍在情感色彩方面上具有差別;德語中紅色可以表達生氣的情緒。例如:vor Zorn anlaufen(形容某人氣紅了臉);rot sehen(看到了紅色)形容某人火冒三丈;紅色在德語中表達的喜慶和歡樂的象征含義并不像漢語中那么常見。在德語中,紅色也有著警告危險、勸阻的或者難為情的功能。例如:紅色在德國和中國有警告和阻力的功能,這源于紅色的物理屬性,即紅色的光波較長,不易被散射,可以比其他顏色傳播得更遠,從而起到引起人們注意的效果。這是由于紅色的物理特征,紅色在狹長的交通道路上比其他顏色更加容易傳播光芒,所以在交通行道上的紅綠燈,人們都得遵守“紅燈停”的規(guī)則。在德語中,紅色有代表窮困潦倒的含義,keinen roten Pfennig(身無分文);wie ein rotes Tuch auf jemanden wirken,向某人扔出紅色的布,代表著惹怒某人; rot werden在口語中是羞紅了臉的含義,代表著難為情的處境。
(二)黃色與gelb
黃色在中國歷史上被人民賦予了神圣的文化內(nèi)涵。主要原因是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是遍地黃色的黃土高原,中華文化的發(fā)源地也處于黃河流域。中國的人文始祖被稱為“黃帝”;黃色在古代是皇室獨有的色彩,是有著皇室權(quán)利的象征,所以中國古代君王身著 “黃袍”也是以黃色作為基本色彩基調(diào)的。古時皇帝出行的大道被稱為“黃道”,乘坐的馬車叫作“黃屋”,出巡所用黃色的旗,被稱為“黃旗”,黃色在中國古代皇帝的圣旨中也可見,圣旨是以黃色紙所寫的;黃色也在古代中國被定為“正色”之一;黃色在佛家也是經(jīng)常可見的顏色,在寺廟中,寺廟的建筑顏色也以黃色為主,寺廟里面和尚穿的也是黃色的僧袍,寺廟里面的佛像也是以金黃色為表。
黃色在德語中卻沒有這么多好的象征含義,黃色在德語中略有貶義。如:die gelbe Gefahr 黃禍(誣蔑亞洲人向外擴張),der gelbe Neid “黃色的”嫉妒,也就是深深的嫉妒;sich grün und gelb ?rgern,氣得臉色發(fā)青;die gelbe Gewerkschaft是帶有貶義的黃色工會。
(三)黑色與schwarz
黑色在中國是略帶貶義色彩的顏色,黑色在佛教里面是代表邪惡、不好的象征。比如在漢語中,有“黑幫”“黑社會”“黑話”“黑市”等等都是代表不好的事物。黑色在中國也有莊嚴的顏色含義,人們在葬禮會穿一身黑衣;在公共場合,領(lǐng)導人都是穿著黑色西裝,這些都是代表著莊嚴和嚴肅的含義。在京譜中,“黑臉”張飛也代表著嚴肅和正直的含義。
德語中黑色也有貶義色彩的含義,例如:ein schwarzer Freitag(黑色星期五),是象征經(jīng)濟極度下滑和倒霉的日子;schwarze Gedanken nachh?ngen 沉溺于“黑色的想法”,其實就是整體郁郁寡歡,形容人們不開心;die schwarze Liste 黑名單,誰在黑名單上,形容臭名昭著或者不守誠信的人;der schwarze Tod,黑死病代表鼠疫;jemandem den schwarzen Peter geben,給某人一張“黑彼得牌”,意思是把過錯強加給某人;aus schwarz wei? machen,“從黑色里面變成白色”,形容顛倒黑白,顛倒是非;schwarz fahren,“走黑路”,形容無證駕駛;Der schwarze Mann “黑色的人”,是在孩子口中的鬼怪的含義;schwarzen Tag haben,“擁有著黑色的一天”,也是形容人們在這一天過得不好;sich schwarz ?rgern,“生氣到發(fā)黑”,形容一個人十分惱火,十分憤怒;etwas in den schw?rzsten Farbe malen,“用最黑的顏色畫畫”,也是形容人們持有悲觀的態(tài)度;jemandem nicht das Schwarze unter dem Nagel g?nnen直譯是任何東西都不給某人,其實就是十分的嫉妒某人;schwarz kaufen “買黑”也就是在黑市上買東西;jemand kann warten ,bis er schwarz wird 某人可以一直等到他變“黑”為止,也就是某人白白等了一場。
(四)白色與wei?
白色在漢語中含有中性意義的色彩顏色詞,白色在漢語中代表純潔無瑕、干凈的含義,比如成語“純白無瑕”“留得清白在人間”“白頭偕老”是戀人們最初的希望;“白手起家”形容人有能力從頭開始;但在漢語中白色有貶義的含義。人們常常罵人會用帶白色的事物,如:形容智力低下,腦子不好使的人為“白癡”;形容一件事徒勞,會用“白費力”“白忙活”“白干了”;在中國辦喪事人們會用上白色,要設(shè)白色靈堂;以前,人們認為白虎視為兇神,所以也有稱給男人帶來壞運的女人,有“白虎”之稱。
白色在德語中,是代表積極和正面的含義。比如,在西方,新娘要著純白的婚紗;做禮拜的使徒也要著白色的圣袍,代表著神圣莊嚴和平等的含義; eine wei?e Weste haben(穿著一件白色馬甲)形容人們沒有做虧心事,清清白白;在德語中,白色也有不好的象征含義,比如:wei?e Fahne(白旗是投降的標志),wei?e Maus (白老鼠)戲稱交通警察;der wei?e Tod(白色的死亡),意指在冰雪中寒冷致死;jemandem nicht das Wei?e im Augen g?nnen(對某人拋白眼)形容十分嫉妒。
(五)藍色與 blau
藍色在漢語的寓意也多種多樣,藍色純凈,讓人們會想到天空、海洋。中國的警察、海軍也是穿著藍色的制服;藍色在商業(yè)設(shè)計中,是強調(diào)科技、效率的商品;藍色也可被認為科技色;在德語中,藍色的含義比較中性。藍色可以作為代表憂傷、多愁善感的意象;例如: blau Montag (藍色的星期一),德國人認為當天不應(yīng)該上班;mit einem blauen Augen davon kommen(帶著一個藍色的眼睛起來),形容人略受輕傷,避免大難的含義;blau sein(變藍),形容人喝醉了酒;jemandem wird es grün und blau vor den Augen(某人眼前又綠又藍),形容某人感覺到不舒服很難受;sein blaues Wunder erleben,(經(jīng)歷了藍色的奇跡),形容人們大吃一驚。
二、結(jié)語
通過對比這五種基本顏色詞,不難發(fā)現(xiàn)漢語和德語中對待顏色詞的文化內(nèi)涵的異同。隨著中國的國力不斷提升,跨文化交流成為當下的重點,作為外語習得者也是跨文化交流傳播者應(yīng)充分重視顏色詞在漢族和德意志民族顏色詞中的文化內(nèi)涵的相似處和不同處;紅、黃、黑、白、藍這五個基本顏色詞都可以延伸出很多意思的差異,這也是兩個民族差異性對語言影響的結(jié)果。漢語和德語中的顏色詞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某些部分,都會相互引用,但是在平時的德語學習和語言實踐中,人們應(yīng)當避免在跨文化交際中由于在德語和漢語中文化內(nèi)涵差異出現(xiàn)的錯誤。同時,人們也可以通過基本顏色詞這一側(cè)面,去更好地進行國與國之間的跨文化。
參考文獻:
[1]李曉婷.中德兩國紅色的文化比較差異[J].博奇·博記文化選刊,2011,(4):48-49.
[2]王曉卿.論德漢隱喻的認知翻譯及差異[J].宿州學院學報,2010,25(6):67-69.
[3]江藍生.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Z].北京:商務(wù)印刷出版社,2012.
[4]劉雪梅.德語中顏色詞的象征意義[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2,44(10):5-7.
[5]楊永林.基本色彩詞理論的跨文化對比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
[6]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
寧宏瑞,男,大連外國語大學德語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