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
“許醫(yī)生,我整天睡不著、頭暈頭痛,大把大把地掉頭發(fā),而且飯也吃不下,總是覺得胃不舒服。我感覺好像是得了胃癌,要不就是腦癌?!弊詮募依镆晃挥H戚和老伴兒得了胃腸道癌癥去世后,這半年以來,61歲的劉阿姨也總覺得自己失眠、焦慮,整天頭昏腦漲,而且自己的胃也隱隱不舒服,她認為自己的胃部不適癥狀和胃癌十分相似,頭昏腦漲的癥狀則和腦癌相似。劉阿姨沒有勇氣面對,回避問題,不敢去檢查。子女們?yōu)榱俗寗⒁贪残?,帶她到醫(yī)院做了檢查,從B超、胃鏡、腸鏡到CT、磁共振,各種能做的檢查都做了一遍,各大醫(yī)院都說她胃不適只是普通的胃炎,而頭昏腦漲則和她失眠、焦慮有關,但劉阿姨無論如何也不相信,最后醫(yī)生建議劉阿姨轉到臨床心理科看看。
像劉阿姨這種屬于典型的疑病癥。疑病癥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它往往伴隨其他心理疾病出現(xiàn),如抑郁癥、焦慮癥和軀體形式疼痛障礙等。發(fā)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性格“易感”
在人格特征上,比較固執(zhí)、內向、過分關注自身、敏感、以自我為中心、自戀、興趣狹窄、膽怯、脆弱、暗示性強的人一般為發(fā)病的基礎。
2.身邊有人患病
看到身邊親朋好友死于某一種疾病,會促進疑病觀念,并且時常覺得自己某個器官極其不適。
3.婚姻家庭關系變動
心理因素也會誘發(fā)此病,如婚姻的改變、子女的離別、生活的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缺乏安全感等,都會成為誘因,通過自我暗示和聯(lián)想而疑病。
相關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疑病癥的人群中,40~50歲的人群以及獨居老人比重較大。這些并不是他們的幻想,而是真的感到疼痛。不少患者不僅僅是因為對自己身體健康的不安全感而患上了疑病癥的,更是他們把外界壓力造成的內心焦慮轉移到了身體上。
人在緊張、焦慮和恐懼時,身體的確會發(fā)生反應,心悸、打嗝、胃泛酸水或者吃不下飯。大部分人會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心情不好,但是有的人卻對自己的情緒沒有自覺意識,就會認為自己的心臟、腸胃出了問題。為了回避來自外界的精神壓力,精神上的痛苦慢慢地轉化成了身體上的痛苦。
許主任提醒,“疑病癥”“焦慮癥”這些精神疾病的帽子不能亂扣,要經過診斷后才能對癥治療。而診斷疑病癥的要點為:癥狀至少持續(xù)3個月以上,但經檢查無相應的器質性病變存在;對身體健康或疾病過分擔心,其嚴重程度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相符;牢固的疑病觀念,缺乏充分依據(jù),反復就醫(yī)或者反復檢查,但檢查結果都是陰性或醫(yī)生的合理解釋也不能打消顧慮。而焦慮癥的診斷主要是結合患者的問診情況及焦慮量表打分來定。
對于疑病癥或疑病癥伴發(fā)焦慮狀態(tài)的治療,主要以中西藥物為主,配合針灸、心理干預等治療為輔。
(編輯? ? 王? ?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