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惠娟
林叔每次遠(yuǎn)行,秀嬸都要送到梅江邊的火船碼頭。
在碼頭跳板前面一處空地,林叔、秀嬸站下來。江風(fēng)很大,從江面上刮過來,掀動著林叔灰色長袍的下擺。秀嬸躬下腰用手平伏了下,又牽著林叔的手,問林叔,多久能回來。
林叔看一眼煙雨朦朧的梅江河,又看一眼孩子,目光轉(zhuǎn)回到秀嬸的臉上,回答說: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
其實,林叔還有一句話到了嘴邊就咽了下去。
秀嬸知道,這三個月或者半年,是可期的。從現(xiàn)在開始算起,最快的話林叔能趕上吃到秀嬸包的粽子,如果遲些回來,柚子下樹,花生收成,該是中秋團(tuán)圓的日子。這樣一想,秀嬸的臉就舒展開來。
秀嬸的眼沒看過梅江河以外的水,但她知道梅江河的那頭水連著水,有海,海的那頭叫南洋。南洋的樣子,秀嬸從林叔的嘴里得知,從和秀嬸一樣在家守望的婆娘嘴里得知。四里八鄉(xiāng)的男丁,多數(shù)到南洋謀生,不同的是,林叔是水客,往來于家鄉(xiāng)與海外,捎帶信件和物品,其他人大多留在了南洋,或是多年未歸,亦或杳無音訊??蔁o論是水客還是游子,往來家鄉(xiāng)與南洋之間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衣錦還鄉(xiāng)。
秀嬸牽著孩子從熱鬧的火船碼頭往回走,遇上巧娘提著竹籃迎面而來。巧娘和大多數(shù)客家女人一樣,沒有纏足,一雙大腳下地干活兒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在古鎮(zhèn)青石板上邁開步子像一陣風(fēng)吹過。巧娘手中的籃子裝滿帶露的枇杷,金黃喜人。巧娘往孩子懷里塞了一把枇杷,乖,嘗嘗,可甜了。我日夜守著,還扎了幾個稻草人,那些個笨麻雀居然沒來吃,晚些時候全部摘下來。
巧娘前些日子來家里找林叔,她不會寫字,只是捎了幾句話給遠(yuǎn)在南洋的丈夫,林叔此行一并帶走了。
巧娘又往秀嬸懷里塞了一把,嫌少不是?喏,這是給你和林叔吃的。然后咧嘴笑了。
林叔已經(jīng)走了。秀嬸低聲說道。
去哪兒了?巧嬸一驚。
還能去哪兒?西街的謝伯公走得突然,他得盡快把消息帶過去,前些日子收到的一些信件和物品也差不多了,加上船票不好買,就出發(fā)了。秀嬸朝梅江河望去,船影模糊。
巧娘哇一聲哭了出來,手中的籃子跌落,枇杷散落一地。
林叔走你咋不告訴我一聲?巧娘的眼淚像珠子一樣往下掉,落在胸前,落在青石板上。
秀嬸著實被巧娘嚇了一跳,把懷里的枇杷放進(jìn)籃子,再把散落的枇杷一個個撿回來,安慰她:你前些日子捎的那些話會送到的,放心。
聽說他染上了風(fēng)寒,他咳嗽的老毛病又該犯了。往年在家他就有肺疾,每年開春,摘了枇杷,我都給他熬枇杷膏吃,本想著等清明節(jié)過了再去摘,熬好讓林叔帶去,這下可好……巧娘沒說兩句又嗚嗚咽咽。
林叔走得著急,沒再一家家通知。秀嬸黯然。
巧娘哽咽:林叔常?;貋?,你能見著,我家的呢?連影兒都見不著。我家孩子早已忘了她爹的樣子。
秀嬸和巧娘一起落淚。
林叔咽回去那句話,秀嬸當(dāng)然知道,這一去或許再也回不來,多了回家的機會,卻也多了往返的風(fēng)險,可這不吉利的話,誰也不會說出來。
不知過了多久,也不知是秀嬸先抬的腿,還是巧娘先起的身,又似乎是同時,秀嬸望著早已遠(yuǎn)行的孩子,巧娘拍拍身上的灰。兩人又不約而同望向了江面,望向海的那邊,清明時節(jié)的南國煙雨飄渺,梅江河上早已分不清哪兒是水,哪兒是山,船也早已看不到影兒。
秀嬸沒有回家,轉(zhuǎn)頭往廟里跑,下跪焚香,在菩薩面前跪到天黑。
秀嬸的腳剛落到家門外,就看見門邊有個人影兒,細(xì)看是巧娘,挎著籃子笑盈盈地候著她,籃子上蓋著一塊藍(lán)色花布。
巧娘掀開花布,從里面掏出兩個罐子,塞在秀嬸手里:這是剛熬的枇杷膏,熬了大半天,加了川貝,晾涼才放的蜂蜜,我這特制的枇杷膏對潤肺止咳效果極佳。想起日前摘柚子花時你沒命地咳嗽,給你兩罐,反正我家的今年是吃不上了。等林叔再回來,柚子該下樹了,記得告訴我一聲,再給他熬個柚子茶。
秀嬸揣著罐子,眼眶一熱。林叔什么時候能回來?又會帶回什么消息?巧娘不知道,秀嬸也不知道。
三個月過去了,半年也過去了,林叔沒回來,巧娘的丈夫也沒消息。有從南洋回來的人說,這邊過去的男人,有不少在那邊又娶了女人,有的聯(lián)系不上。這些話是真是假,秀嬸和巧娘無從知曉,只是攪得心里慌慌張張。
特約編輯 ?袁炳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