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漆胡樽》是二十世紀日本著名小說家井上靖第一部以絲綢之路為題材的小說。小說以漆胡樽為見證,敘寫國家的興衰、愛情的偉大與渺小、人性的貪婪以及文化交流的艱辛,表達了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管是個人還是民族國家,一切都隨時間流逝化為虛無,唯有時間永恒的思想。
關鍵詞:井上靖 漆胡樽 虛無 時間
井上靖是二十世紀日本極負盛名的作家。自1950年獲得芥川文學獎登上文壇,成為專業(yè)作家之后,先后獲得每日藝術獎、日本藝術院獎、野間文藝獎及日本文化勛章等多項大獎。井上靖是一個才具全面的作家,其創(chuàng)作涉及到詩歌、小說、戲劇、散文及文學評論等各個領域。就題材而言,井上靖的小說,既有取材于自身經(jīng)歷的私小說,也有反映當代日本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中間小說,還有取材于歷史的歷史小說。在井上靖的歷史小說中,備受讀者尤其是中國讀者關注的是其以中國歷史為題材的小說。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井上靖文學能夠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成為中國評論界關注的一個熱點,與其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中國題材作品是分不開的。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關注的是表現(xiàn)了鑒真東渡日本之艱辛的《天平之甍》,揭示敦煌石窟文物千古之謎的《敦煌》,以及詮釋論語及孔子人格的《孔子》等作品。其實作為井上靖第一部以中國歷史為題材的小說,《漆胡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一個作品。在這個作品當中,蘊含了作者之后中國題材歷史小說的基本主題,即一再在眾多小說中反復表現(xiàn)的關于人生的虛無、歷史的虛無惟有時間永恒的思想。
一.寫作的緣起
漆胡樽是收藏在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的寶物。這是一對牛角形的木制器具,在其兩端還有一個小鐵環(huán),可以用繩子將其懸掛起來?!伴住笔侵袊糯⒕频娜萜鳎衢自趹?zhàn)國至西漢時期極為流行。而正倉院的這對樽命名為漆胡樽,很顯然,它不是來自于中原,而是來自于西域。那么漆胡樽為什么會吸引井上靖的注意,成為他在創(chuàng)作中反復表現(xiàn)的意象呢?我們可以聯(lián)系作者創(chuàng)作之前的背景進行分析。
1946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的第二年,日本國民士氣低落,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日本政府舉辦了“正倉院御物展”,將塵封于寶庫千余年的上千件寶物展出。當時的井上靖是每日新聞社的記者,他前去采訪并撰寫相關的新聞報道。這件位于中倉的來自于大陸西域漆胡樽吸引了他,引發(fā)了他一連串的思考,在漆胡樽的身上有著一些什么樣的故事?它又是如何輾轉流離來到日本,并被作為國寶收入寶物庫的?一直以來對西域這神秘而又神奇的地方有著強烈興趣的井上靖由此展開遐想,并寫作了散文詩歌漆胡樽來抒發(fā)感想。1950年,獲得芥川文學獎的井上靖意猶未盡,在詩歌的基礎上,寫成了他的第一部關于西域題材的小說。就井上靖西域題材的系列小說而言,漆胡樽這部小說并不是最出色的,但是它卻為作者后來的西域題材系列小說的創(chuàng)作打開了一扇窗,初步勾勒出了絲綢之路的形象,并奠定了其絲綢之路文學的基調,即對歷史所表現(xiàn)出來的淡淡的虛無感,同時我們也可以一窺走上文壇不久的井上靖對歷史小說的理解與認識。
二.生活的見證,歷史的虛無
短篇小說漆胡樽由三部分組成。作品敘述了在正倉院御物展期間,“我”作為某報刊社的一名美術記者,在正式展出前一天,被特邀來到展廳收集素材?!拔摇毕霝閳罂膱蟮琅湟粡堄镎沟膱D片,正在“我”不知道選哪件寶物時,漆胡樽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希望工作人員為我提供有關漆胡樽的比較詳細的解說,他們向我推薦了在漆器方面挺有研究的考古學家戶田龍英。戶田龍英給我講述了與漆胡樽有關的幾個故事,由此揭開了漆胡樽從遙遠的西域來到日本的經(jīng)過。漆胡樽在輾轉流離的過程中,見證了國家的覆滅、民族的衰落,生死相隨的愛情,人性的貪婪以及文化交流的艱辛。
1.見證國家的覆滅民族的衰亡
在井上靖的作品中,漆胡樽是作為一個見證者出現(xiàn)的,他首先見證的是民族的衰落,國家的覆滅。漆胡樽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他是如何出現(xiàn)的?在這部小說當中,作者并沒有明確的交代。他首次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當中,是在公元前200多年左右的一個時期,作為西域某個部落祭壇上裝酒的容器而出現(xiàn)。擁有這對樽的是這個部落的一個青年。事實上這個青年也不知道這對樽是出自哪里,只是聽他的祖父說當年他祖父將女兒嫁給遠在2500多華里的一個于田商人的時候,親家饋贈的禮品。此時的青年將這對樽作為酒器置于祭壇。
此時青年所在的部落,由于一直以來視為“母親河”的流入羅布泊的河流斷流,湖邊的濕地也變成了旱地,舉族被迫遷徙至新的有水源的地方。在舉族遷徙之前的一個晚上,部落了舉行了慶祝儀式,大擺宴席慶賀新的啟程。青年在祭壇前看到了自己所擺的那一座漆胡樽居然滲出了酒,他認為這是一個不祥的兆頭。但是當他把漆胡樽從祭壇上搬下來,準備將其安置在新的祭壇。酒很快就停止了滲出。跟隨遷徙的隊伍走了大概一半的路程,他突然意識到,漆胡樽在祭壇上滲出酒來,也許是河神的意思,青年及其族人都信仰與崇拜河神,認為河流的斷流與連年的干旱,是因為河神發(fā)怒,只有將酒獻給河神,才能平息河神的憤怒。于是他帶著漆胡樽離開大部隊,返回了城鎮(zhèn)。令青年大為吃驚的是,早晨還在居住和勞動過的城鎮(zhèn)已經(jīng)變得一片荒蕪,就像是已被遺棄千年的廢墟,一半深深地埋入沙中。在城門口,他看到了數(shù)10匹戰(zhàn)馬和一些入侵的匈奴士兵。青年想要去向同伴們報信,讓他們防范匈奴士兵的劫掠,但同時又十分畏懼河神,于是驅趕著駱駝向河床方向疾駛,最終青年死于匈奴士兵的利箭之下,大量的酒從漆胡樽灑出,完成了祭奠河神的使命,而漆胡樽在見證了這一部落的衰亡之后不知所蹤。
從后面的情節(jié)我們可以得知,青年所在的部落是樓蘭這一個小國。樓蘭夾在匈奴與大漢王朝之間,時而偏向漢朝,時而又置于匈奴的保護之下。作為一個弱小的國家,樓蘭存在的歷史并不長。井上靖后來的短篇小說《樓蘭》,就是以《漆胡樽》中樓蘭部落的遷徙為基礎創(chuàng)作的。小說形象地寫出了小國樓蘭的悲慘處境及其最終消亡的歷史,從而表現(xiàn)了在時間的長河中,個人的境遇乃至一國的存在之渺小,而唯有時間之河永流。但《樓蘭》的情節(jié)與基本思想已經(jīng)蘊含在《漆胡樽》這一部小說當中。
盡管井上靖鐘情于西域,以西域為題材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小說與詩歌,但是不能不遺憾地指出,在他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以西域為題材的小說《漆胡樽》中有一點小小的錯誤,那就是關于樓蘭遷徙到鄯善這個地方的時間,他將這一時間提前到了張騫出使西域之前的100多年,即公元前220年之前。據(jù)《史記》《漢書》等史料記載,實際上樓蘭遷徙到鄯善是公元前77年左右的事情。井上靖在《樓蘭》中更正了這一失誤。當然,這里的失誤并不妨礙《漆胡樽》主題之一的正常表達。
2.回歸故國之心和生死與共的愛情
當漆胡樽再次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已經(jīng)是青年死去之后100多年的漢武帝時期。衛(wèi)青霍去病率領大軍與匈奴主力在漠北決戰(zhàn),徹底打敗了匈奴軍隊,出現(xiàn)了一段難得的“漠南無王庭”的時期。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個曾在10年前跟隨衛(wèi)青征戰(zhàn)匈奴被俘的士兵陳氏。盡管陳氏在胡地居留了十年之久,卻從未放棄返回故國的想法。期間他一直思索著如何返回家鄉(xiāng),卻找不到合適的途徑。當匈奴大軍被衛(wèi)青打敗的消息傳到他的耳朵里,他認為千載難逢的機會出現(xiàn)了。他用花言巧語去勾引平時對他有好感的匈奴族長的妻子,使其對自己產(chǎn)生了愛情。雖然陳氏也意識到這手段不太光明,但是他卻認為為了返回故國,不論采取什么陰謀詭計都是可行的。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趁部落中的男子外出打獵,放松看守之際,陳氏偷偷的帶走女人逃出了部落。在女人為逃跑準備的物資當中,就有著作為盛水的容器的漆胡樽。一路上女人吃盡了苦頭,但是為了心愛的男人,她強忍著烈日的暴曬,一路的顛簸,為了男人早日回歸故土,甚至都不愿意在旅途中休息片刻,最終死在沙漠當中。在逃亡的途中,陳氏由最初的利用女人,到最終對女人產(chǎn)生真摯不渝的愛情,從愛情的角度講,女人也是死得其所。陳氏最終為巡邏的漢軍所救,而漆胡樽也被士兵在沙漠中找回。
就漆胡樽漫長的歲月而言,陳氏的故事只是曇花一現(xiàn),陳氏本人也不知所終,但是陳氏那始終無法忘卻故國、回歸故國之心,卻使讀者深受感動,而讓讀者更為感動的是匈奴女人為了追求愛情放棄舒適的生活,一路顛沛流離,穿越沙漠,直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3.人性的貪婪
漆胡樽再次出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是元嘉二年,距離陳氏的故事又是200多年過去了。漆胡樽輾轉流離,來到了太原郊外一處農(nóng)家小院,被主人懸掛于庭院的屋檐下,布滿了蛛網(wǎng)和灰塵。數(shù)次往來于此地公干的太原小吏張氏,認出了這是從西域來的一對極有價值的古董。當來到農(nóng)家小院,發(fā)現(xiàn)院里只有一個耳聾的老婆婆,本來他打算用兩三文錢購買這一對古董的,突然改變了主意,趁老婆婆走進屋里之際,順手偷走了漆胡樽。
有關漆胡樽的第三個故事情節(jié)雖然簡單,但是他卻通過張氏進入到農(nóng)家小院心理變化的描寫,表現(xiàn)了人性的貪婪。
漆胡樽輾轉流離,從2000多年之前西方商人的手里,以交易的方式來到于田,被于田商人饋贈給樓蘭的親家,從匈奴部落流落到太原張氏手中,后來又數(shù)次易手,最終被一個身份卑微的日本僧人所得,并將其轉送至日本。一些評論者認為,這部小說的主角是漆胡樽,表現(xiàn)的就是其輾轉流離的命運,或者認為漆胡樽代表的就是生活。但是在文本細讀的基礎上,不能發(fā)現(xiàn),小說真正的主人公并不是漆胡樽這一器物,漆胡樽只是一個見證者,他見證了民族的衰亡、愛情的真摯、人性的貪婪以及無法忘卻的回歸故國的心,而主導這一切的卻是時間。在時間的長河中,小至個人的情感、欲望,大到一個民族、國家的命運,都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蒼白無力。井上靖在第一部以西域為題材的小說《漆胡樽》中表現(xiàn)的這一主題,在其后來的小說當中不斷得到強化,在《樓蘭》《異域人》《敦煌》《天平之甍》等作品中反復加以表現(xiàn),成為其西域題材、絲路題材小說一以貫之的主題。
參考文獻
[1]井上靖.井上靖西域小說選[M].耿金聲、王慶江,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
[2]井上靖.永泰公主的項鏈[M].賴育芳,譯.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
[3]袁盛財.井上靖中國題材歷史小說中的中國形象分析[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03):71-74.
(作者介紹:袁盛財,邵陽學院文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