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公共文化資源的利用率逐漸提升,群眾對公共文化資源有更大的包容度,甚至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都有意識地向文化領域靠近。文化館在我國文化事業(yè)發(fā)展中承擔著重要歷史使命,它需要為公共文化資源提供養(yǎng)分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平臺,也要鼓勵、促進廣大群眾進入公共文化資源體系,通過服務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的需求。
關鍵詞:文化館 免費開放 群眾文化 需求
文化館作為公益性事業(yè)單位,其建設與推廣對于群眾文化的宣傳與教育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文化館免費開放的背景
文化館是文化服務的場所,它依賴于公共文化資源,公共文化資源同樣依賴于它,為了在群眾中打開知名度、擁有更多的受眾群體,文化館需要履行其社會文化的服務責任,通過“免費開放”的運營模式,將群眾性文化事業(yè)有效地發(fā)展下去。
根據(jù)文化部和財政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國家在有意識地推動公共文化的公益性發(fā)展,設立免費開放制度,一方面為了保護公民基本的文化權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促進公民文化生活品質提升、公民基本文化素質提升,可謂一舉兩得。無論是從社會出發(fā),還是從制度建設出發(fā),文化館免費開放的運營模式、運營狀態(tài)以及運營趨勢已經(jīng)形成,并且未來會隨著文化館職能的變化增添更多的服務內容。
研究文化館免費開放的背景有利于深入研究文化館的職能,它對于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的作用及影響,是本文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尤其是最近兩年,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進入如火如荼的階段,各省市、各地區(qū)都在紛紛推進文化館的基礎建設與文化服務創(chuàng)新,在多元化發(fā)展條件或復雜運營環(huán)境下,免費開放會成為未來文化館開展相關群眾文化服務的根本條件,它的作用和影響還會被無限放大。
二、文化館免費開放對群眾文化需求的作用
對群眾文化生活來說,文化館的免費開放很具有戰(zhàn)略眼光,它對群眾文化需求的影響也呈現(xiàn)多面性,本文從多角度入手,研究文化館免費開放背景下,群眾文化需求的改變與發(fā)展。
(一)有利于群眾文化服務的深入推進
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有所提高,但是不同階層人們的文化消費觀念卻大不相同。文化消費也是一種消費,而且屬于人精神層面上的消費,對文化水平低、文化生活貧瘠的人們來說,文化消費是具有一定壓力的。文化館免費開放后,大多數(shù)群眾文化消費的顧慮被打消了,文化服務更趨向于公益性、社會服務性的內容,群眾只要有文化需求便可以在文化館找到相應的服務,長此以往,文化館在地區(qū)基層群眾中的地位會提升,文化服務也能更深入地推進。比方說,某社區(qū)老年居民居多,他們日常的文化生活比較簡單,如:在棋牌室下棋、看報、唱歌、聽戲等等,這些人對文化生活的理解與需求都是比較單一的,其文化消費的成本也很低。對老年人免費開放,文化館不但能讓更多的老年人進入文化館的服務體系中,為文化館積累客戶資源,還能讓老年群體的文化需求在文化館中得到滿足。在老齡化社會逐漸形成的今天,老年群眾成為文化館服務的主體,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參與文化館組織的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他們也有文化生活的訴求。從這一點來看,“免費開放”無疑是最能打動老年群體參與文化活動的刺激點,也是最能滿足老年人文化需求和想法的運營主題。
(二)提高群眾文化內容的豐富性
文化館能讓人們在生活中獲得更好的文化影響,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體會到更多的文化樂趣,所以,文化館提供的文化服務是社會發(fā)展、人們生活所必需的。文化館免費開放對提高群眾文化的豐富性有著很積極的影響作用。
首先,文化館可以依靠免費開放,讓一些特殊群體得到文化服務的權益,文化服務也能在文化館覆蓋的范圍內進行廣泛的傳播。由于是免費開放,群眾參與文化服務的過程中對文化的訴求都能夠依靠他們自己來實現(xiàn),文化館在其中發(fā)揮著提供場地、專業(yè)文化知識指導的作用,群眾對文化活動、文化精神的表達是自由的、自主的,這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群眾文化的豐富性。
其次,文化館仿佛是一個社會大課堂,在文化館的服務活動中,群眾能感受到文化帶給人們、帶給社會的影響。比方說,面向青少年,文化館提供的服務可以是多元的,有利于青少年學習探索、文化交流、心靈溝通等活動模式,讓青少年學習到豐富的文化知識、見識到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青少年利用課余時間在文化館學習、感悟與了解,他們的業(yè)余生活變得豐富多樣,他們的綜合素質也會有顯著的提升。
最后,文化館免費開放的服務對象是廣大群眾,所以它必須了解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這對一個文化機構來講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因為來自群眾的心聲通過大眾的傳播、共享和放大,能讓文化館集聚更多的社會凝聚力、向心力,群眾雖然在接受免費服務,但他們也履行了為社會公共服務創(chuàng)新的義務,與文化館一起共同為文化服務宣傳而努力。
(三)讓群眾文化需求更傾向于主流文化
文化教育和宣傳是并重的,對于文化館來說,組織建立多門類、多服務內容的文化活動是它們的責任,同時它們也承擔著向大眾推廣主流文化、正面思想的義務。當前社會性信息多元且復雜,人們可以從各種渠道吸收文化養(yǎng)分,但這些文化內容不一定適合主流文化,有些甚至和主流文化相背離,因此,需要依靠文化館對其進行編輯和重構。通過免費開放形式,文化館在群眾面前樹立了比較好的形象,甚至一度成為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風向標,所以文化館應該支持國家在文化發(fā)展上的戰(zhàn)略構想,通過文化服務和文化活動的輸出,給群眾精神生活提供良好的借鑒與指導。文化館通過把國家政策、制度以文化導向的形式滲透到群眾中去,文化館的免費開放服務也能讓群眾的文化需求隨之改變。久而久之,幫助群眾建立良好的文化生活平臺,讓他們能從文化生活當中獲得文化支持和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
三、文化館免費開放的建議
通過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文化館免費開放是影響群眾文化需求的前提,也是關鍵因素,它能讓群眾文化需求更靠近主流文化體系,并且共同為社會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科學依據(jù),使公共文化服務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更近。據(jù)調查,各地文化館在免費開放上的運營模式探索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結合前人研究的經(jīng)驗,結合群眾文化需求實際,站在文化館現(xiàn)有運營條件和背景的基礎上,分析文化館免費開放的具體落實策略。
(一)樹立免費開放、公益服務的信心
有些文化館常常本末倒置,在免費開放的同時還設立了“收費項目”,如:對電子閱覽室、自習室收取占用費、存包費、培訓費等,這會讓群眾認為自己被欺騙了,也會讓文化館的免費開放不徹底。因此,文化館要堅定免費開放的運營信念,建立公益服務的信心,依托財政撥款制度,在運營與管理上進行積極調整,如:尋求廣告贊助、與其他文化單位聯(lián)合、應用電子管理系統(tǒng)節(jié)約人力成本等,而不是將目光集中在如何讓文化服務“增值”。
(二)加強組織保障
在群眾接受免費文化服務的時候,他們更看重的是文化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及服務表現(xiàn),因此,文化館應當加強組織建設與管理,并不能因為免費開放而忽略文化服務的品質。如:對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服務培訓和業(yè)務指導,讓他們在面對群眾或提供文化服務時保持良好的形象;又如:悉心組織、設計文化服務和文化活動的流程和步驟,對每一項文化服務、文化活動都要有明確的實施方案、統(tǒng)籌和規(guī)劃,確保文化服務在品質上精益求精。加強組織保障也是文化館推動免費開放服務決心及信念的一種側面表達,只有在組織保障的前提下,文化館推出的文化服務才能夠達到公共文化服務的目標,實現(xiàn)公益文化服務的價值。
(三)免費服務內容的升級和優(yōu)化
現(xiàn)階段文化館免費開放的服務內容比較單一,都是圍繞對場館、書籍、文化宣傳及教育的服務內容,有些已經(jīng)很難迎合群眾文化需求。所以,文化館在免費開放的同時,要積極探索文化服務的新形式、新內容。如:建立自媒體溝通平臺,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貼吧等平臺,與群眾交流和溝通,了解群眾對文化服務的需求和想法,能讓文化館更了解自己的服務對象,設計創(chuàng)造出更優(yōu)質的文化服務,讓群眾受益。又如:研究群眾文化新動向、新發(fā)現(xiàn),對一些熱門文化選題、文化活動模式,文化館不但要吸收,還要學習,依靠“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尋求與其他文化機構和單位的合作,讓文化館的服務影響滲透到更多領域、發(fā)揮更顯著的價值。與社區(qū)聯(lián)合組織文化講座、與當?shù)厣倌陮m聯(lián)合舉辦藝術比賽、與企事業(yè)單位共同創(chuàng)建“文化周”等等。免費開放并不是文化館努力服務的終點,而是文化館服務創(chuàng)新的起點,只有不斷順應文化館文化服務的新要求、新使命,文化館才能助力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走向新的繁榮時代。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化館免費開放對現(xiàn)代群眾文化需求的研究與創(chuàng)新十分關鍵,當文化館逐漸成為社會主流文化體系的“宣傳欄”后,文化館的作用和價值才會被挖掘、被延展?,F(xiàn)如今,群眾文化需求在不斷變化,文化館要緊緊把握好群眾文化的發(fā)展方向和群眾的需求變化,通過最基層、最普及的溝通渠道和平臺,始終保持與群眾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不遺余力地探索、發(fā)現(xiàn)文化館免費開放、文化館文化創(chuàng)新服務的新方向。
參考文獻:
[1]陳泉.文化館免費開放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戲劇之家,2016(12):282.
[2]曹爾璽.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推進文化館、圖書館的免費開放[J].大眾文藝,2015(21):7.
[3]劉燕.文化館免費開放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09):149.
(作者簡介:劉冬,男,本科,汝南縣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