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慧
開展高中語文特定文本教學,教師要針對文本形式與文本內容、文本所表現(xiàn)的思想境界等問題進行主動思考,并使學生同樣注意到這些問題,正如歌德所說的那樣:內容和形式應當是統(tǒng)一的,統(tǒng)一的內容和形式共同表現(xiàn)出了作者的思想境界?,F(xiàn)以宋代文人歐陽修所作的《秋聲賦》一文為例,對相關問題進行簡要說明,著重指出學生需要從結構、定位、語言、境界幾個角度出發(fā),主動探索文章的奧秘。
首先,熟悉中國文學史的人都知道,秋天是中國文人進行描摹的特殊對象,而相關作品中往往展現(xiàn)出悲秋的意味,無論是《詩經(jīng)》中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桑之落矣,其黃而隕”,還是《楚辭》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又或者是漢末詩人曹操與曹丕父子的“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均是悲秋傳統(tǒng)的具體體現(xiàn)。到了宋代,歐陽修所創(chuàng)作的《秋聲賦》一文,可謂是悲秋傳統(tǒng)的登峰造極之作,該文收錄于《古文觀止》,也入選高中語文教材,每次重讀,都不免令人掩卷遐思,回味萬千。對于《秋聲賦》文本內容、形式、結構、思想等方面的探索,將對悲秋類文章的探索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結構角度的分析
當面對《秋聲賦》一文時,教師要使學生在明確字詞句等基礎知識之后,充分意識到該文在結構上的三重性。
首重結構側重于表象,也就是先秋聲之狀,再秋聲之因,后秋聲之思。次一重結構則側重于更深層次的思考,也就是先描摹自然界的秋聲,再描摹社會上的秋聲,最后再對自我的秋聲進行反思。
三重性結構的最后一重是關于文本創(chuàng)新結構的審視,其中包括了藝術性的美、情感上的悲,以及心理上的升華。比如在藝術性的美方面,這篇作品利用有條不紊的描寫,把讀者的視角由天上帶到地面,由遠處帶到目前,那種清幽深邃的意境是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再比如情感上的悲方面,本文的文本創(chuàng)新結構的審視應當由“胡為而來哉”的疑問開始,教師指導學生分別從秋狀與秋氣視角了解秋聲之“悲”;而在心理上的升華方面,教師需要使學生明確本文作為賦體的基本特點,明確其在鋪采摛文和體物寫志方面的優(yōu)勢,并據(jù)此展開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考,從而幫助學生領會此類散文的現(xiàn)實意義。
二、意象定位的探索
這里所說的意象定位,也就是對于特定意象位置的經(jīng)營,通俗地說,就是對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人、事、物等如何做出分布排列的規(guī)律加以分析。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將會認識到,在《秋聲賦》一文中,因為作者的用心經(jīng)營,所涉及到的每一個物象都不是閑來之筆,都是作者精心設計的產物。
當對本文完成結構上的三重性探索之后,師生可共同面對意象定位探索的任務,經(jīng)過探索,學生將會感受到,《秋聲賦》的意象定位有幾點微妙之處:第一個微妙之處在于作品首段對秋聲層次的摹寫,無論是用“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澎湃”來寫景色之遠、速度之快,用于突出力量之猛,還是用“其觸于物也……但聞人馬之行聲”來寫景色之近、場面之大,用于突出境界之闊,都在恰當?shù)奈恢媒o讀者提供了恰當?shù)奈锵?,用以支撐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值得稱道的是,在文章后半部分,還有同這段文字描寫相呼應的地方:“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這是對遠景的呼應;“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這是對近景的呼應。當行文至最后時,作者用“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的句子,達到總結前文和呼應并提升本文格調的效果,也說明了作者意象定位的苦心孤詣。《秋聲賦》的意象定位另一個微妙之處,在于首尾分別有對童子的描寫,這樣的描寫形式,讓其有了和文本結構相合拍的作用。開頭處的童子不聞秋聲,結尾處的童子不恨秋聲,都是特定意象處于特定位置為特定主題服務的理想方式。
三、作品語言的賞析
筆者認為,當高中語文教師指導學生賞析一篇精美文章的時候,需要從“形”“聲”“情”多個層面著手,這是符合本文特定內容與形式綜合探析主題的觀點,其中前面所述的結構分析與意象定位兩項工作,是形的層面,而聲的層面則可從語言的賞析角度展開,師生共同就《秋聲賦》井然的層次、優(yōu)美的語言進行賞析。比如通過多次誦讀,學生可以意識到:《秋聲賦》一文在句式上具有整散結合的特點,而且每段都有一個嘆詞,包括“異哉”“噫嘻悲哉”“嗟乎”等,或者情感表現(xiàn)力豐富的疑問句式,包括“此何聲也”“胡為而來哉”等,都將起到發(fā)人深省的作用,這些均表現(xiàn)出了作品的語言之美??偟恼f來,教師指導學生從語言的角度感受作品,讀出情感、品出意境,便有可能對《秋聲賦》產生更進一步的認識。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秋聲賦》這種古典散文作品來說,當要求學生賞析作品語言時,誦讀不失為一種絕佳的方法,比如教師可要求學生誦讀“歐陽子……物過盛而當殺”一段,之后指導學生分析語言的妙處,學生將會感受到:本段文字用非常生動的語言寫出了可怕之氣,而這種感受是作者平時的觀察與積累所致,運用駢偶句式與渲染鋪張的手法,讀者與作者的心理距離才拉得更近。
四、作者思想的提煉
人世間的種種憂勞會對內心造成紛擾,這種影響可通過具體的文字體現(xiàn)出來,這是很多優(yōu)秀文學作品誕生的緣由。當我們在做高中語文特定文本的內容與形式探析工作時,最后一項要點便是幫助學生做好作者思想的提煉。比如歐陽修在創(chuàng)作《秋聲賦》一文時,已經(jīng)年過半百,多年的人世浮沉,使他多了幾分理性和通透,而宋朝特定的時代背景,如繁榮的經(jīng)濟、羸弱的國力,讀書人相對寬松的思想環(huán)境,這些都為他們在文章中表達思想提供了特殊的機遇、有利的條件。
當進行《秋聲賦》一文教學時,高中語文教師應當使學生意識到:作者遠非停留于秋之情狀的摹寫層面那么簡單,而是在作品中,把具有悠久歷史傳統(tǒng)的悲秋主題升華為人事憂勞方面。因此,前面的結構上的、定位上的、語言上的種種分析,都可以成為最后思想提煉方面的準備工作,學生將會深刻意識到,作者歐陽修意在通過此文啟示讀者,主動剔除外界紛擾,確保內心寧靜是非常重要的。受此啟發(fā),學生將會從本文的學習過程中得到自身修養(yǎng)的升華——所有人都有坎坷和不如意之處,都有諸多客塵煩惱,當出現(xiàn)不如意的境遇和煩惱時,看破和放下,才是比較理想的做法。教學至此,本文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
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時,針對特定文本的講解,教師需要使學生注意到文本內容與形式、思想相統(tǒng)一的問題,分別從結構、定位、語言、境界幾個角度出發(fā),主動探索文本的多元性和復雜性,從而增加自身對于以文本為載體的語文知識的敏感度。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立發(fā)中學(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