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研人員恪守“良心”本位事關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前途,“良心”本位可以使科研人員從觀念和道德層面上規(guī)范其從事科技活動的行為準則,而底線原則是不突破道德邊界進行創(chuàng)新。以“良心”為本位規(guī)范科研主體,科研人員從科研之初就秉承誠信之心、同理之心、仁愛之心,讓倫理與科研同行??蒲腥藛T“良心”本位的養(yǎng)成,需要加強人文修養(yǎng),注重人本關懷;建德樹標,踐行深遠;促進終身學習,時時自省。
關鍵詞:科研人員;“良心”本位;倫理
中圖分類號:B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20)11-0114-0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科學技術日益發(fā)達,在各個研究領域全面開花、日新月異,引領著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強國的步伐,助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蒲兴鶐淼恼芰吭跓o限擴張,與此同時,“科研事件”所反映出的倫理問題也日益嚴重。翟天臨抄襲事件、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所反映出的科研倫理問題引人深思。就道德與義務層面的“良心”而言,“科研”號列車的脫軌問題該如何解決,本文從倫理維度進行研究,對科研人員“良心”本位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剖析。
一、科研人員“良心”本位的概念厘定
顧名思義,科研人員就是從事科學研究的人??蒲屑纯茖W研究,國家教育部對科學研究的定義是:“科學研究是指為了增進知識包括關于人類文化和社會的知識以及利用這些知識去發(fā)明新的技術而進行的系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币恍┭芯繉W者認為“科學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指的是:為了認識客觀事物的內(nèi)在本質(zhì)和運動規(guī)律而進行的觀察、實驗、試制、推理等一系列的活動?!币虼耍茖W研究的范圍涵蓋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這三大領域。科研人員在這三大領域內(nèi)活動,具備專業(yè)的綜合素質(zhì),探求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屬于高級知識分子。同時,科研人員作為研究主體,與合作者、受試者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是科研活動的主體,起到維護與調(diào)節(jié)的作用。
(一)“良心”的概念
“良,善也”“‘心即意識”,二者合并則賦予良心以道德意義?!睹献印じ孀由稀分v“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以說明良心乃天賦之德。又有王陽明說道“良知即本心,一念做圣賢,一念成庸人”,重內(nèi)心道德意識的開發(fā),行內(nèi)圣外王之道,足以證明良知的存在從幾千年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了。西方學者同樣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了良心的內(nèi)涵,美國《韋伯斯特大辭典》提出:“良心即個人對正當與否的感知,是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意圖或品格的道德上好壞與否的認識,連同一種要正當?shù)男袆踊蜃鲆粋€正當?shù)娜说呢熑胃?,這種責任感在做了壞事時常能引起自己有罪或悔恨的感情?!标P于良心的理論,有庫德華茲的理性直覺論、洛克的感性經(jīng)驗論、盧梭的情感論、巴特勒的直覺論等等,都足以說明“良心”是存在的。所謂“人之初,性本善”,筆者認為“良心”作為與生俱來的內(nèi)在德性,仍需主體自身的后天努力去修正與完善。
(二)何為本位
本位一詞在百度百科中有六種釋義:第一,原來的官位。第二,原來的座位。第三,本人的府第。第四,主體、中心。第五,貨幣制度的基礎或貨幣價值的計算標準。第六,佛學詞匯??蒲腥藛T“良心”本位取第四種釋義,可以理解為科研工作者在進行科學研究和創(chuàng)新開發(fā)等本職工作的過程中,以“良心”為尺,始終將有利于為人類帶來福祉置于首位和中心位,并且在科研工作中堅守為了人、依靠人、造福人的原則。
(三)何為科研人員的“良心”本位
科研人員是進行科學研究的主體,追求真理、努力創(chuàng)新,使科技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第一生產(chǎn)力,提高科技服務社會的整體水平是科研人員的不懈信念,科研人員的“良心”本位是指科研人員在科研創(chuàng)新活動中自覺遵循科技工作者與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科研合作者,受試者與大眾之間的倫理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不光恪守科研共同體的價值觀念還認同社會共同體的價值觀念,承擔社會倫理責任,因此可以在超越技術倫理視角之上,在道德哲學的維度將科研道德化為行動的自覺。科研人員恪守“良心”本位事關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前途,“良心”本位可以使科研人員從觀念和道德層面上規(guī)范其從事科技活動的行為準則,其核心準則是科研創(chuàng)新不能損害人類的生存條件(環(huán)境)和生命健康,保障人類的切身利益,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良心”本位的底線原則是不突破道德邊界進行創(chuàng)新。
二、科研人員“良心”本位的倫理內(nèi)蘊
“良心”是主體的道德行為依據(jù),作為內(nèi)在價值規(guī)定著什么行為是正當?shù)?,這使得科研人員“不僅以一種科學責任意識來思考,還思考科研在回應社會需要方面的角色?!币浴傲夹摹睘楸疚灰?guī)范科研主體,科研人員從科研之初就秉承誠信之心、同理之心、仁愛之心,讓倫理與科研同行,為科研保駕護航。
(一)以誠信之心夯實根基
“誠信自內(nèi)而言是品質(zhì),自外而言是義務。”我國傳統(tǒng)的誠信觀形成于春秋時期,最具代表性就是孔子的誠信觀。孔子講,誠信以“信”為主,作為一種德性和義務,服從于“仁”“孝”“內(nèi)圣外王”等更高的要求,所以那個時候的誠信還不是一種普遍的基本義務,所謂“言必信,行必果”“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此后的孟子、宋明理學家、明末清初的王船山等人都具有類似的信義論。到了近代,西方思想漸漸融入中國,以嚴復先生為代表的學者們認識到了“輕視信果”的危害,在市場經(jīng)濟的今天,誠信更應該發(fā)展為公民的基本道德義務,以維護健全而穩(wěn)定的市場機制,同時也是時代所需。
“誠實是自然而然的、正常的,而說謊卻是不自然的、特例的,這些都說明城實是常道,也是正軌,是我們所應當遵循的道德義務?!庇每档碌钠毡榛砟顏碚f,“任何例外都會使原則和法律自相矛盾,使它們的普遍性失效”,因此任何謊言都是不可取的,這也體現(xiàn)了康德純粹理性的理念。事實上,在現(xiàn)實社會中,一些善意的謊言是存在的,或者說是被人們所諒解的,比如父母教育孩子時鼓勵他們成長,告訴自己的孩子將來一定是一個優(yōu)秀的成功的人。但是,并不是一切善意的謊言都可以得到諒解,比如科研方面,科研本身就是由是實實在在的數(shù)據(jù)構(gòu)成的,不容虛假。科研人員為了科研進行的順利去偽造數(shù)據(jù),捏造事實,剽竊他人成果等行為都嚴重違反了誠信這一基本原則和義務。“誠信是善,說謊是惡”,謊言不僅僅關系到說謊的人和被騙的人,更關系到整個社會。從長遠的角度看,“謊言永遠是一種‘萬不得已”,誠信才是必要的基本義務,而保有一個誠信之心是科研工作者必備的基本良心,這是展開科研工作的基礎與保障。
(二)以同理之心體察民意
同理心一詞最早源于希臘文empatheia(神人),用于美學理論的闡述,這個概念于1920年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布雷福德·鐵欽納首次使用,定義為一個心理學概念,與同情心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啊樾模⊿ympathy)只涉及到對對方感情上的安慰和物質(zhì)上的幫助,而‘同理心要進入對方的精神世界。所以‘同理心(Empathy)比‘同情心(Sympathy)更具主動性,是一種自動的心理力量,注重對現(xiàn)實情境的把握與適應能力。”用中國成語來說,“將心比心”最為貼切,也可以理解為換位思考,與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蹦敲醇核麜r又該如何?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發(fā)生震撼了中國乃至世界,賀建奎私自組織包括境外人員參加的項目團隊,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逃避監(jiān)管完成科研,導致免疫艾滋病的基因嬰兒出生,違背了科研倫理與學術誠信。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科研項目的完成從開始到結(jié)束都完全出自于賀建奎個人的想法,他希望完成這項科研,無論為何目的,他都沒有顧慮到倫理審查委員會以及全人類的想法,沒有為道德的正當性做考慮,已經(jīng)超出了科研價值的范圍,給人類帶來了傷害,因而他受到了法律的懲罰。免疫艾滋病的基因嬰兒出生并不符合倫理,“人造人”是不被接受的,它與當今社會已有的道德規(guī)范與價值原則相悖,我們甚至猜想受試者在事件公開之前是否知道科研實情。我們不否認賀建奎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求真”的勇氣,卻也不能否認他僅站在個人的角度考慮,忽略了“善”與“美”,忘記了體察受試者、使用者以及全人類的感覺與需要。因此,科研人員應具備同理之心,才能想世人所需,體眾人之心,用科研為人類謀求幸福,排除傷害,推進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以仁愛之心包羅萬象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比蕫垡辉~博大精深,涉及的內(nèi)容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由父子關系談仁愛,“可憐天下父母心”,子女對父母的愛需要道德規(guī)范,強調(diào)義務感、敬畏心,“可憐天下兒女志”,父母對子女的愛源于“虎毒不食子”的自然而然,需要更多的寬容與理解,因此,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仁愛更多的是責任感、義務、本分和理解。由夫妻關系談仁愛,古代夫妻之間的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現(xiàn)代社會“男女在社會政治方面的平等已基本上成為事實”,以愛情為基礎的“互相體貼、互相依賴、持久的安寧、和諧和心心相印”就是夫妻之間的仁愛。由朋友關系談仁愛,朋友之間相處的原則是道義,“朋友,以義合者”“而非以財交、以利交、以勢交、以權交”,朋友之間的交往多是自愿,踐行著“一般社會交往所要求的道德要求”,甚至更高,建立在自由與平等的基礎上,多以歡樂為主,達成仁愛。
父子、夫妻、朋友之間的仁愛是相互的、對等的,任何一方拋棄仁愛,都會導致關系出現(xiàn)裂痕。那么在科研界,科研人員與全人類的關系又該如何保持仁愛?作為普通大眾的一員,我們懂得也深知科研人員為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長足的貢獻,我們尊敬科研人員,給予他們尊敬,可以說,他們的社會地位、物質(zhì)財富以及家庭幸福從一定意義上都來源于人們對他們的仁愛,那么科研人員又該反過來如何保持對“我們”的仁愛呢?首先是尊重,科研人員應該尊重每一個人。對于合作者,應該互幫互助,信守道義原則。對于受試者,應該告知科研真相,賦予他們應有的知情權與選擇權。對于全人類應該充分考慮到科研成果的應用會給社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會給人類帶來哪些問題,信守集體利益大于個人利益的原則,擇其善者而從之。其次是責任,也可以稱其為憂患意識,科研人員面臨的不僅僅是一個科研項目的成功,更肩負著整個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科研能力水平和科研道德高度的走向,一個科研錯誤有可能需要幾年、幾十年、幾百年來修正,只有科研人員本身意識到這一點,才能賦予科研工作更廣闊的無限發(fā)展的未來。
三、科研人員“良心”本位的養(yǎng)成
科研倫理不是桎梏科研進步的枷鎖,“良心”本位也不是束縛科研人員前進的腳鐐手銬,就像輪船在無盡的大海上航行需要燈塔來指引方向,“良心”就是科研人員心中最神圣的光,需要科研人員自身去“修”,然后“為”之。
(一)加強人文修養(yǎng),注重人本關懷
科研工作是一項與人有關的工作,因此科研人員加強人文修養(yǎng)是十分必要的,這關乎到人類的未來。“人文素養(yǎng)一般指人格、氣質(zhì)、道德修養(yǎng)、哲學修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歷史修養(yǎng)、法律修養(yǎng)等?!弊鳛榭蒲腥藛T,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就像是習武之人打通全身的經(jīng)脈,能夠促使科研人員在原有科研知識的基礎上將其融會貫通、隨心所欲。融會貫通是指將科研知識與人文素養(yǎng)相結(jié)合,在科研工作中融入文、史、哲等內(nèi)容,用文學的眼光看清科研背后的現(xiàn)實問題,從史學的角度剖析科研問題的起源與發(fā)展,再用哲學的思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建設美好未來。隨心所欲是指科研人員以“良心”為本位,把人性的溫暖加入到科研工作中,本著絕不突破科研底線,追求科研美德的原則,讓科研變得有溫度、可持續(xù)。
讓科研變得有溫度,說到底就是注重人本關懷。一項科研任務的完成能促使國家經(jīng)濟、科技、教育等方面的進步,但最終的落腳點還是人??蒲谐晒沼谌?、造福于人、應用于人,理應起始于人的需求,以滿足人的幸福感。正如龍應臺女士所說:“一個真正有人文素養(yǎng)的人,我相信,他不會違背以人為本的終極關懷?!?/p>
(二)建德樹標,踐行深遠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屠呦呦女士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是我們國人的驕傲,她發(fā)現(xiàn)的青蒿素拯救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也因此震驚了世界。我們在感嘆科研成果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到屠呦呦女士身上的科研精神,她保有科研人員應有的誠信之心、同理之心、仁愛之心。她堅持“求真”,不言放棄,更不怕失敗,心中的信念是造福人類、挽救生命。科研人員應自覺以優(yōu)秀科研人員為榜樣,因為“崇高的人物是美的升華,它能提高和擴大人的精神世界,鼓舞人的意志和毅力。它激發(fā)了實踐主體的巨大的潛在能力,使人感覺到高臨在平庸和渺小之上,促使人去和卑鄙猥劣作斗爭?!彼軌虼龠M科研人員由“本我”“自我”走向“超我”。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必須起而行動,必須有所作為的時代,然而,愈是如此,我們愈不能急功近利,愈要從道德上考察我們的行為,為所應為,為所當為?!笨蒲腥藛T應該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并貫穿科研工作的始終。樹標的真正目的在于將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zhì)、科研精神融入科研人員自身的骨血,用實際行動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三)促進終身學習,時時自省
《荀子·勸學》道:“學不可以已”,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宇宙之大,知識無限,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們無論知識淵博到何種程度,與不可限量的未知世界相比都顯得那么渺小。事物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所以我們要終身學習,及時更新知識庫,以完善自我認知。學習的方式包括間接和直接兩種,學習的內(nèi)容多種多樣。對于科研人員來說,學習科研本身相關的理論知識尤為重要,同樣重要的是學習道德規(guī)范的相關知識,明確倫理審查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加強道德修養(yǎng)。科研的建設與完成應該與基本的倫理相襯,科研人員才能得以立足。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边@句話出自《禮記·學記》,充分說明了學習和自省之間的關系。通過學習獲得知識,形成認識,了解自己的不足,然后自省??蒲腥藛T在完成一項科研任務后,做科研記錄與道德反思,“用已經(jīng)被內(nèi)化了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和自我的道德價值目標對照自己的過失,反復權衡,并探索自身發(fā)展的新途徑?!蓖ㄟ^回顧科研過程,接收外界反響來明確后續(xù)科研任務的發(fā)展方向,“為今后的行為提供新的路線和方案”,推進科研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造福人類。
作者簡介:趙珊珊(1995-),女,漢族,河北廊坊人,單位為湖南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為應用倫理學。
(責任編輯:馬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