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銘華 章爍
摘要:從千人相約晨曦到萬人陽光晨讀,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英語晨讀由外語學院學生逐步推廣到全校學生,形成萬人晨讀壯觀場面。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的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簡稱“三全育人”)的要求,新華學院將紅色文化教育融于英語晨讀之中,產(chǎn)生很好效果,本文以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紅色英語晨讀為研究對象,總結探析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辦法,以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真實案例和借鑒。
關鍵詞:紅色文化;晨讀;大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2
一、紅色文化概念及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學界內(nèi)關于紅色文化的概念界定有多種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但無論怎樣表述,廣義來講,紅色文化是指世界范圍的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運動整個歷史進程中形成發(fā)展的人類進步文明的總和。[1]狹義來講,紅色文化是指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進程中形成發(fā)展的文明總和。[2]紅色文化作為特定的文明,可以表現(xiàn)為物質(zhì)層面文明與非物質(zhì)層面文明,物質(zhì)層面文明表現(xiàn)為遺物、遺址等革命歷史遺存與紀念場所;非物質(zhì)資源表現(xiàn)為包括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紅色革命精神以及各種文學藝術作品、各方面制度、條例等等。[3]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晨讀活動中,紅色文化教育側重于我國范圍的革命和建設運動中所形成的非物質(zhì)層面人物、事件、精神的教育。
在大學生中進行紅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廣大人民群眾,培養(yǎng)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奔t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在內(nèi)涵上有高度的一致性,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大學生中推行紅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實解決好高校“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和“為誰培養(yǎng)人”的問題,有利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應通過紅色文化教育,激勵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國家發(fā)展進步、人民偉大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英語晨讀的紅色文化教育實現(xiàn)路徑
多年來,新華學院一直致力于紅色文化在大學生中的傳播和教育研究,積極探索學校紅色文化教育有效形式,英語晨讀是學校推出并全力打造的與大學英語教學有效結合的紅色文化教育一個成功范本。截止到2019年下學期,參加晨讀人數(shù)從外語學院的幾千人逐步發(fā)展到全校的幾萬人,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明顯提高,在2020年新冠肺炎志愿活動中,全校有;名學生自發(fā)自愿在家參加當?shù)刂驹阜栈顒樱t(yī)學系有;名護士主動要求支援武漢。同時,晨讀活動有效推動了我校學生的語言學習成效。2019年6月份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我校2018級學生考試通過率達59.36%,較去年同期提高了3.12%。其中,500分以上占比11.4%,創(chuàng)我校近五年新高,總分超600分的人數(shù)也明顯增加。紅色文化在晨讀中的具體實施路徑為:
1.確定好晨讀的活動形式
活動形式為每周一到周五早上7∶00-8∶10,同學們到指定活動地點使用小程序簽到,使用科大訊飛實用口語App朗誦指定內(nèi)容。為激勵和鼓勵學生學習,利用程序軟件,實行累計朗讀積分和打卡積分,依據(jù)累計朗讀積分,評選陽光晨讀——iReading朗讀之星,公布積分“百人榜”,評選出校級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yōu)秀獎。依據(jù)打卡積分,可獲得大學英語聽說課附加分獎勵。
2.選擇好晨讀的素材資料
該活動計劃每學期采用不同主題,已確定的主題有:不同時期的中國人物、中國故事、中國文化等。學習材料由大學外語教學中心的黨員教師從 “學習強國”App中選取,經(jīng)科大訊飛智能翻譯再交由翻譯教研室的老師進行審校后供學生晨讀使用。
3.落實好晨讀的組織指導
從學校層面,主導建立晨讀長效機制,將晨讀傳承為全校的一項傳統(tǒng),并要求英語晨讀逐步推廣到全校,覆蓋所有專業(yè)。從教師層面,大英教師要利用一定時間指導學生晨讀,對材料涉及的人物、事件、蘊涵思想做能引起共鳴的介紹,激發(fā)學生朗讀的欲望,重點難點材料、重點難點語句等進行指點,使學生理解晨讀材料內(nèi)容。從組織管理層面,落實管理協(xié)同機制,由外國語學院牽頭,信息與網(wǎng)絡管理處和科大訊飛提供技術支撐,大學外語教學中心和翻譯教研室負責材料選定和翻譯,各大英教師負責所授班級學生晨讀指導。
三、紅色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路徑
當前許多高校都開展了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但紅色教育實現(xiàn)路徑比較狹窄,往往只是組織學生看一本紅色書籍、看一部紅色電影、開一次紅色主題班會,聽一場紅色報告或組織去一次紅色景點,紅色文化教育碎片化、零星化,紅色文化內(nèi)容不夠全面、系統(tǒng),未能使學生全面深入了解紅色文化內(nèi)容和形成深刻紅色文化印象,英語紅色晨讀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校紅色文化教育碎片化、零星化的問題,為探析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紅色教育提供了參考和啟示。[4]
1.明晰“三全育人”的教育原則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簡稱“三全育人”)。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huán)節(jié),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按照“三全育人”的教育原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僅僅是思政課的教學任務,各學科在教學中都要將思想價值引領作為教學任務之一。大學英語教學中,借鑒晨讀紅色文化傳播的做法,在傳授語言、講授國外文化的同時,注重本土文化、注重紅色文化的傳播和學習,實現(xiàn)語言學習與思想形成同步運行。
2.設計貼近學生學習生活有效載體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開展的英語紅色文化晨讀活動,是貼近學生學習的傳播紅色文化的成功的載體和典范性的設計。此項活動,受眾程度高,要求全校學生全部參加,參加晨讀學生達上萬人;活動頻度高,每周一到周五都進行晨讀;影響程度高,全校各部門各層面都從不同方面參與此項活動,以傳播紅色文化為主體的“相約晨曦英文朗讀月”組織生活創(chuàng)新案例在中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的高?;鶎狱h建工作創(chuàng)新案例評選中,榮獲中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案例評選活動——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創(chuàng)新案例二等獎。貼近程度高,此項活動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延伸,學生參與打卡情況,作為大學英語聽說課附加分,貼近學生的學習,助推學生對英語教學內(nèi)容的掌握。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紅色文化的傳播,設計與英語教學緊密結合并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載體十分重要,只有有了好的載體,才能使紅色文化的傳播有力,英語教學有效,實現(xiàn)教學育人雙贏。
3.挖掘拓展英語課程中的紅色文化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教育部2017最新版)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有機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內(nèi)容。因此,要充分挖掘大學英語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實現(xiàn)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tǒng)一?!奔t色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拓展教材內(nèi)容蘊含的紅色文化,只有將紅色文化提煉出來,才能有效進行紅色文化的傳播教育。在紅色文化的挖掘上,可以發(fā)揮集體備課優(yōu)勢,采取共同提煉、集體豐富的集中挖掘方式,確保紅色文化挖掘有高度、廣度和深度,保證內(nèi)容完整性,同時又與英語教學內(nèi)容不脫節(jié),有很好的貼合度。紅色文化晨讀材料的編寫上,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突出學校各個專業(yè)特點,選取每個專業(yè)領軍代表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如醫(yī)學專業(yè),選取屠呦呦等典型人物,通過人物激發(fā)、事例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4.采取適當教學方法傳播紅色文化
大學英語作為語言教學,英語教材很少使用紅色文化資料作為英語教學的內(nèi)容,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通過挖掘紅色文化,在英語話題討論、英語例句、英語閱讀、英語寫作等方面,自如自然但不生搬硬套地、有意識地、恰如其分地引入紅色語句、紅色事例、紅色文章等,將紅色內(nèi)容融入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紅色教育和英語教學相得益彰、融會貫通。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紅色文化教育不同于思政課的紅色文化教育,思政課上教師可以直接專題為學生講解紅色文化,告知學生相關的教育內(nèi)容、教育目的以及對他們的期望,以此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這是一種顯性教育,但英語教學中的紅色文化教育,隱性教育成分更多一些,是紅色文化在語言教學中的一種間接的、內(nèi)隱的教育,為此,應如英語陽光晨讀,通過紅色文化內(nèi)容的朗讀,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紅色文化感染、啟發(fā)、暗示,進而自覺內(nèi)化于心,接受紅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影響,并在學習生活及將來工作中付諸實踐。
5.建立良好的紅色文化教育機制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英語晨讀之所以堅持并產(chǎn)生良好紅色文化教育效果,得益于有一個很好的運行機制。一是頂層重視,院長辦公會專題研究晨讀事宜,王庭槐校長親自安排部署晨讀工作,要求英語晨讀逐步推廣到全校,并覆蓋所有專業(yè),要求加強管理與引導,形成晨讀長效機制,助推“三全育人”格局建設;王庭槐校長為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晨讀活動,不僅在晨讀期間看望學生,還為晨讀的學生賦詩《新華晨讀》,“人生苦短惜熹微,鑿壁借光股引錐。新華學子早立志,萬人晨讀風氣蔚?!表攲拥母叨戎匾?,使英語紅色晨讀一直保持在高位運行。二是實行打卡積分獲聽說課附加分制,這一舉措,約束和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參加晨讀活動,形成新華學院萬人誦讀紅色文章的靚麗場面。三是實行不限次數(shù)反復誦讀取高值的評選朗讀之星賽制,引導和鼓勵學生反復多次朗讀,在反復不斷的誦讀中,充實正能量,達到思想的升華。借鑒英語晨讀的機制,紅色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的實施中,無論采取何種形式載體,都要有良好的機制做保障。
結語
本文以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英語晨讀為例,通過對紅色文化概念及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闡述、基于英語晨讀的紅色文化教育實現(xiàn)路徑分析,探析了紅色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實施路徑,以此為紅色文化在高校的傳播提供一些借鑒和思路,充分地發(fā)揮出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zhì),增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幫助大學生樹立崇高理想信念,培養(yǎng)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參考文獻
[1]劉斌.紅色文化多功能的價值體現(xiàn)與多學科的傳播載體研究[J].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02):82-86.
[2]湯家慶.紅色文化研究與紀念館發(fā)展[J].中國紀念館研究,2013(02):11-17.
[3]張家智,張楠.傳承弘揚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以滁州學院為例[J].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6(3):75-79.
[4]魏法匯.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獨特作用[J].人民論壇,2017(28).
作者簡介:
于銘華,(1994.07—)女,漢族,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翻譯。
章爍,(1992.03—)女,漢族,廣東省汕頭市人,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研究實習員,本科,研究方向:高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