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晟
古往今來,教師、醫(yī)生常常被貼上各種各樣神圣的標簽,提到老師,必言“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論及醫(yī)生,則謂“懸壺濟世”“華佗再世”,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不可否認,這些溢美之詞傳遞了人們對其的敬重,但無形之中,他們儼然成為穆齊爾筆下“被捧到山頂”的那群人,看似神通廣大、無所不能??扇朔鞘ベt,心非木石,老師總有教不好的學生,醫(yī)生亦有治不了的病人,以這些道德的高標要求每一個立體鮮活的個人盡善盡美,是否過于苛刻?
“教育者的關(guān)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因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為人師者的最好詮釋?!爸灰€可珍貴,醫(yī)生這個職業(yè)就永遠備受崇拜”,于是,妙手回春,救死扶傷,是對杏林中人的最佳寫照。每個人的人生旅途,都離不開老師的春風化雨豐富心靈,離不開醫(yī)生的仁心仁術(shù)佑護健康,但我們是否可以據(jù)此認為教師應當無所不通、醫(yī)生應當包治百病呢?須知老師知學生之困,醫(yī)生察病人之疾,同時,師也不必賢于弟子,醫(yī)者亦有不治之癥。佐藤光郎在《與惡魔對話》中說:“所有的怨氣,都是對對方充滿期待產(chǎn)生的?!比绻J為老師、醫(yī)生不符合自己的心理預期,便等同于其職責的背離,這不僅會讓我們囿于積久日深的偏見之中,更會鑄就一把觀念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教師、醫(yī)生的頭頂,消磨他們銳意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的斗志。
猶憶斯賓諾莎這樣定義哲學家:不笑,不哭,也不怒罵,而只是理解。其實不止是哲學家,“理解”應是我們每個人所追求的精神化境。何謂“理解”?知人之所同,識人之所異,即為“理解”。知人之所同,讓我們推己及人,讓我們明白力有未逮乃人之常情——我們既然自知并非無所不能,又何以苛責他人有所不至?而識人之所異,讓我們擺脫刻板印象,懂得不是所有人都是千篇一律的同副模樣,更難以滿足我們所期望的那種神圣形象。倘若人人能奉此為人生準則,如《鼠疫》中的塔魯那樣帶著“理解”而非期待的眼鏡觀世,那么加繆所苦苦追尋的“人類共同體”,還會遠嗎?
禮贊之詞無可非議,但不應過度偏信,以致先入為主;期待心理亦情有可原,但不應脫離實際,以致激化矛盾。只有心懷理解與寬容,才能走出陰暗狹窄的幽深洞穴,看到陽光之下的清朗世界。
(指導老師: 金 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