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月同,張佳星,賈銘杰,王 萍,趙玉紅
東北林業(yè)大學林學院 (哈爾濱 150040)
世界衛(wèi)生組織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并且有持續(xù)增長的趨勢[1],長期患糖尿病可引起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足病、脂肪肝等多種并發(fā)癥[2],患者對可用降糖類藥物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張倩等的研究表明,采用代餐飲食主導的管理方式可有效地控制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且可減少用藥量[3]。國內外對于具有降血糖功能的原料及其成分研究很多,已證明一些多糖類、黃酮類、多酚類、生物堿類、皂苷類等天然產物均有降血糖功能[4-9]。尹紅力[10],Bach[11]等對黑木耳多糖及銀耳多糖的研究表明其均具有較好的降血糖功能。國內外很多商家已經推出許多類型的降血糖保健食品,如利用食用菌發(fā)酵的南瓜粉[12];以中藥黃芪為原料制作的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黃芪酸乳[13];蜂膠則常開發(fā)為膠囊類產品;還有以桑瓜提取物開發(fā)降糖飲料[14],利用裙帶菜中的活性成分開發(fā)的一種減肥減血糖保健食品[15],體現海洋特色。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輔助降血糖保健食品大多以膠囊、復合片劑及沖劑顆粒形式為主,功效成分以總皂苷為主,也常使用苦瓜及其提取物、黃芪等原料,這些原料的選擇常與地方作物有關[16]。以黑木耳多糖及銀耳多糖為主要原料,利用林下資源,開發(fā)便攜、方便食用且具有降血糖功能活性的產品尚未見報道。
本文以黑木耳多糖及銀耳多糖為主要原料,結合糖尿病人群日常營養(yǎng)需求,以α-淀粉酶抑制率、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為指標,研究適合糖尿病人群食用的代餐餅干的適宜配方,為開發(fā)適合高血糖人群食用的新型食品提供參考。
橄欖油、復合維生素礦物質片,市售;大豆分離蛋白、乳清蛋白,河南中泰食化有限公司;黑木耳多糖、銀耳多糖提取物,西安澤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糊精,東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魔芋粉,湖北強森魔芋科技有限公司;安賽蜜,安徽維多食品配料有限公司;α-葡萄糖苷酶( 70萬U /mL) 、α-淀粉酶(4 000 U/g)、對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生物技術級),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碳酸鈉、碘、碘化鉀、石油醚、氫氧化鈉、蒽酮、葡萄糖、硫酸等,均為國產分析純。
YP-2002型電子天平,上海佑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DK-98-ⅡA型電熱恒溫水浴鍋,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RT-6000型酶標儀,上海-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PFS-200封口機,浙江真空包裝機器廠;TV-181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責任有限公司。
1.3.1代餐餅干的制作
稱取大豆分離蛋白、乳清蛋白(大豆分離蛋白與乳清蛋白按比例復配)、魔芋粉、糊精、維生素礦物質粉,并形成固體混合物待用。配制黑木耳多糖濃縮液、銀耳多糖濃縮液(黑木耳多糖濃縮液與銀耳多糖濃縮液按比例復配),形成多糖濃縮液。稱取安賽蜜,并將其溶于多糖濃縮液中混勻,形成液體混合物待用。將固體混合物與液體混合物混勻,揉至軟硬適中呈圓球形,并壓制成厚度約1 mm的薄片形,將壓制好的產品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于上溫160 ℃,下溫130 ℃,焙烤7.5 min。
1.3.2配方優(yōu)化單因素實驗
按照人體每日蛋白質必需量,添加大豆蛋白與乳清蛋白60 g,其它原料所占百分比均以大豆蛋白與乳清蛋白總用量為基準。
大豆蛋白粉與乳清蛋白粉60 g,黑木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與銀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用量為80%,復配比為1∶1,魔芋粉用量為15%,糊精用量為10%,橄欖油用量為40%,安賽蜜用量為0.031 2 g,維生素礦物質粉用量為1.5 g時,考察大豆蛋白與乳清蛋白比例分別為1∶0.5,1∶0.75,1∶1,1∶1.25,1∶1.5時,餅干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
大豆蛋白粉與乳清蛋白粉60 g(復配比為1∶1),黑木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與銀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用量為80%,魔芋粉用量為15%,糊精用量為10%,橄欖油用量為40%,安賽蜜用量為0.031 2 g,維生素礦物質粉用量為1.5 g時,考察黑木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與銀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比例分別為1∶0.5,1∶0.75,1∶1,1∶1.25,1∶1.5時,餅干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
大豆蛋白粉與乳清蛋白粉60 g(復配比為1∶1),黑木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與銀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用量為80%(復配比為1∶1),糊精用量為10%,橄欖油用量為40%,安賽蜜用量為0.031 2 g,維生素礦物質粉用量為1.5 g時,考察魔芋粉用量分別為0%、5%、10%、15%、20%時,餅干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
大豆蛋白粉與乳清蛋白粉60 g(復配比為1∶1),黑木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與銀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用量為80%(復配比為1∶1),魔芋粉用量為15%,橄欖油用量為40%,安賽蜜用量為0.031 2 g,維生素礦物質粉用量為1.5 g時,考察糊精用量分別0、5%、10%、15%、20%時,餅干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
大豆蛋白粉與乳清蛋白粉60 g(復配比為1∶1),黑木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與銀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用量為80%(復配比為1∶1),魔芋粉用量為15%,糊精用量為10%,安賽蜜用量為0.031 2 g,維生素礦物質粉用量為1.5 g時,考察橄欖油用量分別35%、40%、45%、50%,55%時,餅干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
1.3.3配方優(yōu)化正交試驗因素和水平表
表 1 配方優(yōu)化試驗因素和水平表
1.3.4蛋白質含量測定
蛋白質含量測定,采用 GB 5009.5—2016 方法測定。
1.3.5脂肪含量的測定
脂肪含量的測定,采用GB 5009.6—2016方法測定。
1.3.6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測定
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測定,采用蒽酮比色法[17]進行測定。
1.3.7α-淀粉酶抑制率的測定
在96孔板加入1 U/mL的α-淀粉酶液50 μL,0.5 mg/mL產品溶液100 μL,混合均勻,于37 ℃孵育10 min后,加入0.2%淀粉溶液50 μL,于37 ℃水浴10 min 后加入顯色劑( 5 mmol/L I2和5 mmol /L KI 溶于1 mol /L HCl)100 μL終止反應,高速振蕩混合均勻后,在酶標儀上于620 nm處測定吸光度A1,另取100 μL pH 6.8 磷酸鹽緩沖液代替產品溶液,測定吸光度A0,再測定只有產品溶液反應體系的吸光度A2[18]。公式如下:
1.3.8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測定
將96孔板加入0.5 U/mL的α-葡萄糖苷酶液50 μL,0.5 mg/mL產品溶液(按產品溶液以PBS稀釋)100 μL,混合均勻,于37 ℃孵育10 min后,加入10 mmol/L PNPG 50 μL,于37 ℃水浴10 min后,加入0.1 mol/L Na2CO3100 μL終止反應,高速振蕩混合均勻后,在酶標儀上于405 nm處測定吸光度A1,另取100 μL pH 6.8 磷酸鹽緩沖液代替產品溶液,測定吸光度A0,再測定只有產品溶液反應體系的吸光度A2[18]。公式如下:
1.3.9感官評價標準
從色澤、組織狀態(tài)、氣味、口味四方面設置感官評價表。感官評價表如表2所示。
表2 感官評價表
1.3.10綜合評分的計算
采用加權評分法[19]分析相關實驗結果。設定α-淀粉酶抑制率,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感官評價分數的加權系數分別為0.4,0.4,0.2。
綜合評分值=α-淀粉酶抑制率×0.4+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0.4+感官評價分數×0.2
采用Excle2010、Origin 9.0對實驗數據進行數據分析。
2.1.1大豆蛋白與乳清蛋白比例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
不同大豆蛋白與乳清蛋白比例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如圖1所示。
圖1 大豆蛋白與乳清蛋白比例對酶抑制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大豆蛋白粉與乳清蛋白粉質量比對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影響程度并不是很大,數據浮動范圍在3%左右,大豆蛋白與乳清蛋白質量比為1∶1時,對于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高于其他比例,抑制率分別為53.70%,41.50%。有體內實驗研究證明,乳清蛋白與大豆蛋白能夠促進胰島素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血糖升高的功能[20],綜合考慮到人體所需的大豆蛋白與乳清蛋白的比例以1∶1為最佳,故選擇大豆蛋白與乳清蛋白質量比為1∶1,以下實驗在大豆蛋白與乳清蛋白質量比為1∶1下進行。
2.1.2黑木耳多糖濃縮液與銀耳多糖濃縮液比例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
不同黑木耳多糖濃縮液與銀耳多糖濃縮液比例對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的影響如圖2所示。
圖2 黑木耳多糖與銀耳多糖比例對酶抑制率影響
由圖2可知,黑木耳多糖與銀耳多糖質量比為1∶1時,對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為57.60%,對α-淀粉酶抑制率為46.20%,均達到峰值。黑木耳多糖與銀耳多糖為產品中的功能性成分,均具有相當好的降血糖活性,二者比例為1∶1時降血糖活性較好,推測原因為黑木耳多糖與銀耳多糖在復合比例1∶1時,兩種多糖成分協(xié)同降血糖作用達到最佳,故其對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及α-淀粉酶抑制率較高,降血糖活性也較好。故綜合上述數據及分析,黑木耳多糖與銀耳多糖質量比適宜比例為1∶1,以下實驗在黑木耳多糖與銀耳多糖質量比為1∶1下進行。
2.1.3魔芋粉用量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
不同魔芋粉用量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如圖3所示。
圖3 魔芋粉用量對酶抑制率影響
有圖3可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均在魔芋粉添加量0到15%呈上升趨勢,在添加量為15%時較高,此時,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為53.13%,α-淀粉酶抑制率為41.20%。此后,隨著魔芋粉添加量的增大,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下降。推測原因為魔芋粉具有一定的降脂、降糖功能,但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淀粉,添加到一定量時,由于其中的淀粉含量過多,降血糖活性減弱。故綜合上述數據及分析,魔芋粉的適宜添加量為15%,以下實驗在魔芋粉添加量為15%下進行。
2.1.4糊精用量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
不同糊精用量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如圖4所示。
圖4 糊精用量對酶抑制率影響
由圖4可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均隨著糊精添加量的增大而下降,由于糊精是淀粉到葡萄糖的中間產物,最終消化產物為葡萄糖,具有升糖效應,但糊精的添加使產品組織狀態(tài)大大改善,有利于產品的成型。故綜合上述數據及分析,糊精的適宜添加量為10%,以下實驗在糊精添加量為10%下進行。
2.1.5橄欖油用量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
不同橄欖油用量對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效果的影響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在橄欖油添加量為40%時酶抑制效果較高,抑制率分別為54.16%,42.59%。當添加量為45%、50%和55%時,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和α-淀粉酶抑制率開始下降。相關實驗證明,橄欖油可提高胰島對葡萄糖的敏感性,具有控制血糖、降低血脂的功能[21],且橄欖油中含有80%左右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ω-3脂肪酸,而ω-3脂肪酸中的DHA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對糖尿病人有一定的好處。但是橄欖油能量密度較大,添加量過多時,易產生能量負荷,造成葡萄糖含量升高。故綜合上述數據及分析,橄欖油的適宜添加量為40%,以下實驗在橄欖油添加量為40%下進行。通過以上分析得出產品初始配方如表3所示。
圖5 橄欖油用量對酶抑制率影響
表3 初始配方
按L25 (65) 正交表設計試驗,采用加權評分法[19]分析實驗結果。
由表4可知,各因素的影響順序為B>A>E>C>D。依據綜合評分值,降血糖代餐棒的最佳配方為A1B1C3D3E3,即大豆蛋白粉與乳清蛋白粉共60 g(大豆蛋白粉∶乳清蛋白粉=1∶0.5),黑木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與銀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共48 g(黑木耳多糖濃縮液∶銀耳多糖濃縮液=1∶0.5),魔芋粉9 g,糊精6 g,橄欖油24 g,安賽蜜0.031 2 g,維生素礦物質片1.5 g。
根據正交試驗結果得出的最優(yōu)組合A1B1C3D3E3沒有在正交試驗組合中出現,所以應進一步驗證。按照A1B1C3D3E3配方,得α-淀粉酶抑制率為50.55%,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為53.91%,感官評價分數為95.65,最終綜合評分值為60.91,比表中最優(yōu)組合A4B5C3D1E4的綜合評分值48.76略大,故最優(yōu)組合為A1B1C3D3E3。
表4 配方優(yōu)化正交試驗結果
根據實驗結果測定:代餐餅干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為33.18%±0.12%,脂肪含量為9.17%±0.11%,蛋白質含量為15.57%±0.07%,與張小榮[22]關于糖尿病合理飲食的研究報告結果一致。
黑木耳多糖及銀耳多糖均具有較好的降血糖活性,本研究的目的是為了開發(fā)出新的具有降血糖活性的代餐產品。通過單因素及正交試驗,得出黑木耳多糖和銀耳多糖為主要原料的代餐餅干最優(yōu)配方為:大豆蛋白粉與乳清蛋白粉共60 g(大豆蛋白粉∶乳清蛋白粉=1∶0.5),黑木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與銀耳多糖濃縮液(16 mg/mL)共48 g(黑木耳多糖濃縮液∶銀耳多糖濃縮液=1∶0.5),魔芋粉9 g,糊精6 g,橄欖油24 g,安賽蜜0.031 2 g,維生素礦物質片1.5 g,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價值,為開發(fā)糖尿病人群食用的新型食品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