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園媛 翁繼萍
【摘 要】目的: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在手術室患者麻醉蘇醒期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將筆者所在醫(yī)院的80例手術室麻醉患者納為觀察對象,納入時間2018年11月~2020年3月,采用計算機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綜合護理,對比兩組的臨床指標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心率的蘇醒值是(136.22±4.87)mmHg、(85.28±5.28)mmHg、(75.87±4.27)次/min,數(shù)據(jù)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5%(39例)低于對照組的80.0%(32例),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減輕手術室患者麻醉蘇醒期躁動,維持血壓和心率穩(wěn)定,并獲得較高的患者滿意度,效果較好。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手術室;麻醉蘇醒期;應用效果;躁動;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6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手術麻醉蘇醒后,患者將出現(xiàn)頭暈、疼痛等不良軀體感受,可引起患者焦慮、緊張等情緒,而在蘇醒期間,也會導致系一列的生理反應,例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等,這些將引起蘇醒期躁動反應,對患者病情的控制不利[1]。故而,在麻醉蘇醒期,需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減輕蘇醒期躁動反應,穩(wěn)定患者體征?;诖?,文章分析了綜合護理干預在手術室患者麻醉蘇醒期護理的應用效果,并選取了018年11月~2020年3月筆者所在醫(yī)院的80例手術室麻醉患者進行調查,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筆者所在醫(yī)院的80例手術室麻醉患者納為觀察對象,患者均行全麻,納入時間2018年11月~2020年3月,采用計算機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綜合護理,每組40例患者。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齡(42.5±1.4)歲,麻醉時間1.1~3h,平均時間(2.1±0.4)d;觀察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齡(42.7±1.6)歲,麻醉時間1.2~3h,平均時間(2.2±0.5)d。兩組病患的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提示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在手術結束后,讓患者保持去枕平臥位休息,并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通過拍打和呼喚喚醒患者。蘇醒后,按照臨床護理要求實施護理。觀察組則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1.2.1 語言喚醒
術后,由專門的護理人員負責進行語言喚醒,通過反復呼喚患者的名字,并加強語氣喚醒患者。呼喚后,若患者出現(xiàn)明顯反應,則需要重復進行呼喚,直到將患者喚醒。喚醒患者后,需詳細記錄喚醒時間,觀察患者肌力、意識和應激反應等情況。
1.2.2 心理護理
術后強化患者探視,每隔30min進入病房觀察患者,并詢問患者軀體感受,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任何不適感,并通過調整患者體位等方式減輕反應。告知患者手術結果,并鼓勵患者應遵醫(yī)囑進行治療和護理,病情一定能逐漸康復。為患者蓋好被褥,并調節(jié)病房溫度和光線,讓患者感到舒適。
1.2.3 體征護理
術后取去枕平臥位休息6h左右,無異常情況后改為患者舒適體位休息。查看患者呼吸狀況,幫助患者排痰,通過輕拍背部促進排痰,疼痛或咳嗽無力患者,可通過霧化方式促進排痰;定時調整患者體位,促進肢體血液循環(huán);觀察患者情緒和神情,若出現(xiàn)煩躁情況,需及時檢測患者血壓等指標,預防各類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
1.2.4 疼痛護理
麻醉蘇醒期,麻醉藥效逐漸消失,疼痛逐步強烈。因而術后可依據(jù)患者疼痛程度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疼痛較輕的患者,可通過體位干預、按摩和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改善;疼痛強烈患者,則需要使用鎮(zhèn)痛泵、口服止痛藥等方式干預。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心率的蘇醒值。由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使用滿意度調查卡調查,卡片內容包括很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三項,滿意度=(很滿意+滿意)/40*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使用SPSSA22.0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以X2和t值檢驗,P<0.05代表研究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觀察
觀察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心率的蘇醒值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析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全麻是臨床手術中常用的一種麻醉方式, 全麻后,患者感覺和運動神經(jīng)阻滯,意識消失,陷入昏迷狀態(tài)下[2]。術后,麻醉藥效逐步消失,患者漸漸恢復,在這一恢復期間,對于患者的護理操作十分重要,將直接影響到患者術后的恢復效果。在蘇醒期護理不當,甚至可能引起神經(jīng)功能損傷,帶來麻醉后遺癥[3]。關于蘇醒期的護理,其要點在于縮短蘇醒時間,促進患者意識的恢復。
綜合護理干預從體位、體征、疼痛、心理以及喚醒等幾個方面入手,可以有效促進患者蘇醒,并維持患者體征平穩(wěn),預防心率、血壓等出現(xiàn)明顯的波動,而引起蘇醒期躁動表現(xiàn)。故而,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心率和血壓指標較為穩(wěn)定,而且護理滿意度數(shù)據(jù)較高。
參考文獻
[1] 王敏,胡勇攀,萬玉蘭.麻醉蘇醒期綜合保溫護理對老年全麻患者蘇醒質量的影響[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20,22(1):63-65.
[2] 譚曉潔.綜合護理干預在手術室患者麻醉蘇醒期護理的應用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15):138,141.
[3] 賴翠瑤.護理干預對全身麻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蘇醒期病人心理狀態(tài)及不良反應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9,17(30):3783-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