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茈瑜
如果你問游客為什么來劍橋,他們的回答不是因為名山大川,不是因為名勝古跡,而是因為一所大學。劍橋因大學聞名,大學也讓劍橋成為人們心中神圣的殿堂。
劍橋是個不大的小鎮(zhèn)。出了站,不用地圖,跟隨人群,你就能嗅到清淡的書香。新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交織在一起,既現(xiàn)代又古典。你不用尋找校門,因為這是沒有圍墻的大學——開放,自由,獨立。小鎮(zhèn)和院系融為一體,小鎮(zhèn)也是大學城、科技園。走幾分鐘,你就能看到一個院系?;瘜W系、工程系、圣保羅教堂、劍橋書店、后園,直到康河……一派田園風光,又充滿文藝氣息。
下午茶后,我們從銀街開始康河泛舟。一個意氣風發(fā)的小伙子為我們撐篙介紹??岛觾砂毒褪腔屎髮W院的領地。學院莊嚴,庭院別致,草坪整齊,相得益彰?!靶⌒?!”小伙子用聽起來有點別扭的平聲對撞過來的船說??岛訜狒[得有些擁擠了。我們的船不時和周圍船只相撞。后來,整船的老外都知道了be careful的中文叫“小心”。
穿過數(shù)學橋,康河左岸是草坪和林蔭道,這里也是劍橋各學院的后園。早上,我們游走后園。安靜祥和、自由隨性的慢時光如同康河一樣緩緩流淌,仿佛幾百年前這里就這么不緊不慢。學生三五成群圍坐在一起討論。牛群或在周圍吃草,或在樹下乘涼。剛上岸的白鵝甩干身子曬太陽。拍照的游客、盛裝的人們、運動的市民,組成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畫卷。
當看到方正的草坪、林立的哥特式尖頂、高挑的窗戶、層層疊疊的拱門,不用向導介紹,你就知道這是國王學院了。在劍橋穿梭漫步,街邊不少商店能看到國王學院的明信片風景。它是劍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明信片是在康河左岸拍攝的:靜美的康河光影婆娑,或深或淺的草坪宛如抹茶和奶泡融合的產(chǎn)物。藍天白云下,戴上精致皇冠的國王學院禮拜堂和低矮素雅的克萊爾學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安靜祥和的后園風光在左,高大莊嚴的建筑群在右,悠悠康河猶如一條溫柔的絲帶,將兩岸的景致和諧地串聯(lián)在了一起。
游船很愜意,水禽也逍遙。野鴨撲棱雙翅,喙頸廝磨,時而上岸嬉戲,時而潛水覓食。再多的游船似乎也無法打擾野鴨的興致。經(jīng)過一座棧橋,康河兩岸就是三一學院的天地。水光瀲滟,和風煦暖,依依垂柳隨著游船輕拂我的臉龐。我陶醉在康河的美好中。最后,游船在麥格達倫學院附近折返。
爸爸說,劍橋之所以有名是因為“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開放、自由、獨立的劍橋,也是我心中的圣殿。
發(fā)稿/莊眉舒
@天上白云飄:耳邊仿佛響起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