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慶海,蕭國順
(安佑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太倉 215400)
眾所周知,非洲豬瘟是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豬場人員、車輛、物資進出及賣豬是很大的風險點,除此之外,豬場引種也是很大的一個風險點,長期不引種對于有些豬場的生產(chǎn)成績不利,引種又存在風險,那么該如何引種才能盡可能將風險降到最低呢?安全引種后,又如何保障引入豬群與現(xiàn)有豬群順利過渡確保豬場內(nèi)豬群穩(wěn)定呢?這里和大家談一下非洲豬瘟之下豬場引種隔離馴化的幾個關鍵點。
1.1.1 結合本場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引種計劃 引種的原則是在引種時盡量從一家種豬場引進。引種數(shù)量及時間關系到核心群的組建,如果是新建種豬場,選購種母豬頭數(shù)要比最大母豬容量多15%,因為種豬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會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淘汰,如果不多引種15%會造成產(chǎn)房等設施不能滿負荷生產(chǎn),降低設施利用率。
引種數(shù)量要根據(jù)后備豬利用率和最大母豬容量來核算,一般種豬年更新率25%~30%不等;根據(jù)配種計劃測算出每個階段體重豬只需要量;考慮到運輸成本及引種風險,建議1年的種豬進行最多2次引種,有條件豬場建議引進15%的純種母豬進行繁育,定期引進公豬精液調(diào)整即可。
1.1.2 雙方豬場信息對接 雙方豬場負責人應對下列情況作詳細了解:目前雙方豬場疫病情況;當?shù)匾卟×餍星闆r;生物安全體系;當場相關生產(chǎn)成績報告。提供購買方當場疫病情況以及豬群重點幾個疾病的狀況如藍耳病、偽狂犬病,并討論引種后的免疫保健程序。
1.1.3 相關檢測 引豬前,技術人員提前駐場,在引豬前1天,親自監(jiān)督擬引種豬群隨機采血30份,送檢公認第三方機構,檢測非洲豬瘟抗原、豬瘟抗原、藍耳病抗原,偽狂犬病野毒抗體、豬瘟抗體、藍耳病抗體、口蹄疫抗體。
1.1.4 賣豬方的準備
(1)拉豬車:避免使用運輸商品豬的外來車輛裝運種豬,最好用本場專用或供種豬場專用的車輛;最好選擇熟悉路況的開車師傅,轉豬前24小時開始消毒,空置1天后再裝豬;如果條件允許,選擇全封閉式運輸車。
(2)檢疫:檢疫票、防疫耳標提前規(guī)劃。
(3)藥品:隨車應準備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藥品,如繩子、鐵線、鉗子、抗生素、鎮(zhèn)痛退熱藥及鎮(zhèn)靜劑等。
(4)停料:供種場提前5~6小時對準備運輸?shù)姆N豬停止飼喂飼料。
1.1.5 買豬方的準備
(1)豬舍準備:采用獨立場作為隔離舍,要求至少距離生產(chǎn)區(qū)1 000米以上的距離,在種豬到場前的30天(至少7天)應對隔離舍徹底清洗、消毒、干燥。環(huán)境溫度較低時,進豬前,需對豬舍提前1天進行升溫預熱,50千克以上的豬環(huán)境溫度應升溫到18~20℃,以避免造成冷應激。
(2)物資準備:備齊單獨的一套隔離舍使用物品,如飼料、料車、鐵锨、掃把、體溫計、基本的維修工具、基本的記錄工具等;要有專門的壓車人員、趕豬人員。
(3)運輸路線:提前設計好運輸路線,盡可能避免經(jīng)過屠宰場等高風險區(qū)域。
卸豬人員提前半小時就位;提前準備好趕豬通道。
趕豬卸豬過程中,仔細觀察皮膚、肢蹄、精神狀態(tài)、呼吸頻率、行走姿勢等,出現(xiàn)肢蹄問題、應激問題的豬只單獨在專門的一欄,及時治療,每次趕8~10頭,趕豬過程中盡可能避免應激。
飼喂:進豬后當天不喂料,次日將少量飼料撒在地上飼喂,以進行定位;第3天開始飼喂1千克/天,第4天1.3千克/天,第5天1.5千克/天,第6天2千克/天,之后采用自由采食模式。
飲水:豬只到場后,由于長途運輸?shù)葢?,抵抗力下降,應在飲水中添加電解質(zhì)多維1周。
定位:進豬后前5天,將糞便集中在排泄區(qū)及時清掃,對趴臥區(qū)排糞的及時清理后撒布稻殼或干土保持干燥,同時對排糞區(qū)進豬前可使用消毒液潑濕以更好定位。
準備好抗應激藥物,如電解質(zhì)多維等投入到豬只飲水系統(tǒng)中,連投7天,對出現(xiàn)打斗嚴重、出現(xiàn)外傷的豬,應進行消炎處理。
引種后15天左右,對引進豬群再次按引種5%~10%的比例采血,檢測豬只檢測非洲豬瘟抗原、豬瘟抗原、藍耳病抗原,偽狂犬病野毒抗體、豬瘟抗體、藍耳病抗體、口蹄疫抗體,以制定防疫程序。
進入隔離舍需嚴格消毒,人員洗浴,水鞋用消毒盆浸泡消毒;做好日常飼養(yǎng)管理工作,保持棟舍衛(wèi)生;每天觀察豬群采食、精神、呼吸頻率等是否正常;做好后備母豬的疫苗免疫和藥物保?。桓綦x45天結束,豬群正常,方可混群。
隔離以減少引進未知病原的機會。前兩周為完全隔離期,禁止隔離豬舍的飼養(yǎng)員與其他生產(chǎn)區(qū)內(nèi)的飼養(yǎng)員和豬只接觸;人員進入隔離舍時應洗澡,更換衣服和靴子。
觀察:每天觀察豬群狀況,10%的比例抽查引進豬只體溫。每天2次,做好記錄。
治療:對任何有發(fā)病癥狀的豬要立即進行適當治療,治療時間不少于3天,若懷疑是傳染病,立刻通知種豬場,同時讓本場獸醫(yī)作進一步診斷。
通過疫苗注射的方法,使豬只建立起主動免疫,疫苗應選用質(zhì)量好、性能可靠、引種場使用的疫苗。根據(jù)豬群日齡來確定免疫時間,首先免疫的應該是豬瘟/口蹄疫。注意免疫時注射的位置、角度和深度,避免人為操作失誤導致免疫失敗。在配種前應對豬群進行驅(qū)蟲,可選擇害獲滅/通滅注射驅(qū)蟲或選用伊維菌素/芬苯噠唑飼料加藥驅(qū)蟲。
參考防疫程序見表1。
目的:適應存在于原有豬群的病原,讓新種豬對病原產(chǎn)生免疫,而不表現(xiàn)出臨床癥狀,繼續(xù)按免疫程序進行免疫。
2.3.1 消化道馴化
(1)唾液馴化。將棉繩系在40~60日齡保育豬欄桿上,讓豬咬0.5~1小時,然后再將棉繩系在后備豬欄桿上,讓后備母豬啃咬1~2小時,每天2次,連續(xù)進行7天。
(2)糞便馴化。收集產(chǎn)后1~3天內(nèi)的頭胎母豬的糞便,發(fā)生腹瀉仔豬的糞便及腸道內(nèi)容物,每頭后備母豬飼喂50克,用生理鹽水稀釋好后馬上拌入飼料混勻后飼喂后備母豬,每隔2天飼喂1次,連續(xù)飼喂3~4次。在后備母豬配種后妊娠79天及93天再分別用糞便飼喂1次,最好是對仔豬腹瀉糞便及腸道內(nèi)容物在飼喂前進行實驗室檢測,確定沒有藍耳病病毒、豬瘟病毒、圓環(huán)病毒2型、偽狂犬病病毒等再進行飼喂。
表1 參考防疫程序
2.3.2 混群馴化 對需要淘汰的年輕健康母豬(最好是頭胎母豬)與后備母豬關在同一個欄中飼養(yǎng)7天以上。每頭母豬對應不超過10頭后備母豬,使后備母豬與淘汰母豬充分接觸進行呼吸道及體表微生物的馴化,與母豬混群還有利于后備母豬提前發(fā)情。
2.3.3 馴化效果評估 馴化期間觀察后備豬群的健康狀況,每周兩次全群體溫檢測,若豬群體溫高于39℃,持續(xù)1~2天后恢復正常,說明馴化效果良好。若后備豬群有5%出現(xiàn)疾病癥狀,且經(jīng)過治療可以痊愈,說明馴化正在進行。
2.3.4 采血檢測 后備母豬完成免疫和馴化程度后,檢測豬瘟、藍耳病、圓環(huán)病毒病、偽狂犬病、口蹄疫等疾病病毒抗體,評估后備豬群免疫效果。血液檢測合格后,將豬趕入豬場配懷舍,按計劃進行配種。
綜上,豬場的引種及隔離馴化在任何時期都是非常關鍵的,直接關系到豬場未來6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穩(wěn)定,嚴格做好豬場的引種、隔離、馴化至關重要,在非洲豬瘟時期尤其關鍵,除做好常規(guī)工作外,還需做好嚴格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