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山水”是柳宗元與蘇軾“體道”的共同媒介,兩者“體道”方式有所不同,柳宗元將山水美景作為外在消解方式,獲得審美超越;蘇軾致力于自我內在境界的提升,體悟山水之道。柳宗元在山水中感悟著不變的執(zhí)著與耿介,而蘇軾則凌駕于山水,追尋適意與超脫。
關鍵詞:柳宗元;蘇軾;山水體道;消解;超脫
自古以來,中國的士大夫以飽讀詩書為榮,以入仕做官為目標,以忠君愛民為人生信條。他們初入仕途時心懷大志,努力踐行儒家的干政精神,難免會陷入紛雜的政治斗爭中。在中國的專制政體下,士人依附君主而生,他們注定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當其遭遇政治挫折,意識到政治事功是無法實現(xiàn)人生價值時,便引發(fā)出家園失落、人生空沒的悲劇感。這時“回歸山水”成為士人遠離政治、追求人格獨立的重要途徑。山水以其自然屬性消解他們因政治失意而產生悲劇意識。他們在山水中尋找本真,思考人生意義,最后放下故我,重獲新我,完成蛻變升華。
歐陽修《梅圣俞詩集序》:“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蔽氖客谠獾劫H黜后,于山水中追問生命價值,山水逐漸成為其“體道”的媒介,“借山水之姿抒發(fā)情志,以山水自然明理體道”[1]。蘇軾與柳宗元雖不在同一時代,人生軌跡卻極為相似,他們性格正直耿介,幾經貶黜,以余生悠游山水,在山水中“體道”,獲得解脫。蘇軾的“體道”是一種“自我修養(yǎng)”,如同莊子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2],強調的是人與自然化而為一的境界,這種思想也使得蘇軾看淡榮辱得失。而柳宗元則深受《離騷》的影響,在山水中體悟屈子的執(zhí)著與抗爭精神,在《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云:“投跡山水地,放情詠《離騷》”?;貧w山水,是柳宗元與蘇軾消解悲劇意識,實現(xiàn)生命價值提升的重要方式。
一、柳宗元與蘇軾之“體道”方式——外在消解與內心提升
柳宗元,后世人稱其為“柳河東”,因擔任柳州刺史也被稱作“柳柳州”。柳宗元所處的時代,是唐王朝國運日衰的時期,統(tǒng)治階級內部斗爭不斷,社會矛盾日益加深。他自少時便心懷大志,稱自己“頗慕古之大有為者”,有“興堯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 [3]的政治理想。順利進入仕途后,他卻參與了以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以失敗告終,因此受到牽連,遭遇了貶謫流放。永貞年間他被貶為永州司馬,開始了長達十一年的謫居生活,之后短暫召回京城,沒過多久又出為柳州刺史,四年后在柳州任上去世。柳宗元一直以來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參政意愿和對功名的追求,即使在山水間優(yōu)游,其人格思想影射在山水詩文中的依舊是儒家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在柳宗元的外放生涯中,失意、苦悶、幽怨的情緒貫穿始終,平日里無絲竹,無歡飲,交游不多,形單影只。僅有的樂趣便是毫無目的尋山訪水,其中高山、綠樹、流泉、怪石等,使其“心樂之”,撫慰著他受傷的心靈?!队乐莅擞洝穼懙溃骸白杂酁閮J人,居是州。恒惴慄。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迸c自然相交,給與柳宗元更多的安全感與歸屬感。此后,悠游山水便是其生活主旋律,時?!吧n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妒嫉梦魃窖缬斡洝飞剿渤蔀榱怂闹号c化身??吹接钠е剿阌型∠鄳z之感慨,“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于此者。”
山水逐漸成為柳宗元政治失意的避難所,緩解著他的悲劇意識,實質是一種外在的、短暫的、回避式的消解。因此,他于山水間暢游,在獲得精神適意之后,又陷入無盡的苦悶之中,《與李翰林建書》寫道:“時到幽樹好石,暫得一笑,已復不樂?!绷谠晟俪擅?,一朝被貶,終究放不下心中所執(zhí)。在《小石潭記》道:“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山水之樂終究無法撫平其壯志難酬的痛苦以及貶謫的屈辱,僅有的只是短暫的、外在式的消解。
相較于柳宗元,蘇軾的人生軌跡要復雜坎坷的多。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進士及第,嘉佑五年授河南福昌縣主簿。第二年,參加制舉考試,入三等,授大理評事,簽鳳翔府,開啟仕途生涯。宋神宗熙寧二年期滿還朝,他遭到變法派排擠,請求外任,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四十四歲時遭遇“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元佑年間還朝,歷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兼侍讀。期間與司馬光政見不合,復外任杭州、潁州?;爻瘡腿魏擦质套x學士、禮部尚書。哲宗親政后,以“譏刺先朝”之罪,被貶斥惠州、儋州。元符三年遇赦北歸,次年卒于常州。
早期的蘇軾對仕宦生涯有著清醒的認識,在《和子由澠池懷舊》中以“應似飛鴻踏雪泥”來詮釋人生的無常、仕宦的飄忽不定,然而當他陷入“烏臺詩案”,人生的幻滅感以及悲憤、驚恐、失落的情緒接踵而來。但蘇軾畢竟是一個樂天派,面對他人生中第一個生存困境,試圖尋求解脫方式。于是山水間游玩成為蘇軾反省生命意義,尋找自我本真的重要途徑。謫居中的蘇軾,常常獨游山水,“所居江上,俯臨斷岸,幾席之下,風濤掀天。對岸即武昌諸山,時時扁舟獨往?!薄洞饏亲右啊吩凇扒鍍簟鄙剿匀恢校瑴毂M心中雜念,尋求內心安寧。
其中,黃州的山水促使蘇軾思想成熟,是消解其悲劇意識的重要契機。蘇軾作為“閑人”,暢游于黃州的山水風物中,《赤壁賦》:“唯清風與明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臨江仙·夜飲臨皋》:“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即便遭遇惠州之貶,他并沒有過多的驚恐、失望,繼續(xù)書寫嶺南風物,尋求消解方式。《過大庾嶺》寫道:“浩然天地間,惟我獨也正。今日嶺上行,身世永相忘”。最后的儋州之貶,海南風物又是他著眼的對象。甚至北歸時依然寫道:“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薄读露找苟珊!泛V械牟饬怂嗟纳鏍顟B(tài),愈顯得曠達從容。可見,蘇軾將悲劇意識的消解主要放在內心境界的提升上,在山水中追問人生意義,體悟“山水之道”,獲得心靈的適意自在。
二、柳宗元與蘇軾之“體道”內核——執(zhí)著耿介與適意超脫
柳宗元需要化解的始終是政治失意的苦楚,他體悟的“山水之道”是儒家的“道”,一種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他深受屈騷精神的影響,將人格理想與社會理想相統(tǒng)一。其執(zhí)著的用世之心,呼應著對山水之美的探索追求。
柳宗元的執(zhí)著精神首先表現(xiàn)在尋山訪水的刻意性,過程艱難,不辭辛苦。游西山時“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棒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箕踞而遨?!薄妒嫉梦魃窖缬斡洝窡o論去什么地方,總是帶著執(zhí)著精神,努力追尋心中美景,《鈷鉧潭記》中有:“崇其臺,延其檻,行其泉于高者而墜之潭”;《石渠記》中:“攬去翳朽,決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而盈”;于小石潭,也要“伐竹取道”。他探索著山水美,也改造過濾著他眼中的山水美,使其充滿靈性與活力。這種對山水的刻意追尋也造就了他筆下的山水特點:清幽、峻冷、奇麗,是山水中的“異類”。柳宗元秉持執(zhí)著精神來完成他對山水發(fā)掘與改造,這是他的“山水體道”,即永不言棄,堅守本心。
除了屈原的執(zhí)著精神,柳宗元受《離騷》的比興寄托的影響,自覺與山水化而為一。他筆下的山水象征自己個性、人格及追求,有著“不與培塿為類”的特質,即身在草莽依然有著耿介清高,不同流俗的精神內核。這些山水,處地偏僻,無人造訪,荊棘叢生,但不妨它們姿態(tài)絕美。這也是柳宗元的狀態(tài),苦悶、執(zhí)著的同時依舊耿介自持。他探訪山水,也是尋求精神解脫;欣賞“奇山異水”,也是在再舔舐自己因貶謫而帶來的精神傷痛。對柳宗元來說,山水使其明確本心,實現(xiàn)自我治愈。
因此,他的詩中也常常流露出對自我人格的堅守,《南澗中題》有:“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誰為后來者,當與此心期?!奔幢愎陋氠葆?,依然堅持自我人格理想?!断印穼懙溃骸熬脼轸⒔M束,幸此南夷謫……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以及《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在茫茫的大地中,不論是謫臣或是漁翁,皆孤潔不失耿介。詩中的形象便是柳宗元自我寫照。
蘇軾之“山水體道”深受莊子“齊物論”的影響,表現(xiàn)的是忘懷得失,超脫外物的情懷。用山水之姿追尋“適意”與“超脫”。
蘇軾之“適意”是讓自己作山水間的“散人”“閑者”。他在《與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自稱“散人出入無町畦”,化用《莊子·人世間》“彼且無町畦,亦與之為無町畦”[4],即為破除一切規(guī)則束縛,回歸山水,獲得逍遙無累的自由。因此在對山水的體悟中,蘇軾首先遵循的是道家的人格要求,以虛靜自守的自然之法消解因遵循社會職責而帶來的貶謫傷痛,這種“為道日損”的方式使其逐漸達到返璞歸真的狀態(tài)。
其次,蘇軾在《與范子豐八首》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閑者”相對的是忙碌奔波,即“溪山勝畫徒能說,來往如梭為底忙”《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二首》的人生狀態(tài)?!伴e”是一種敞亮、通透的心境,是外在的束縛得以解決,得失榮辱的煩惱得以拋卻,淡然平靜的姿態(tài)?!伴e者”是對“散人”的超越,蘇軾并不滿足“遁世”的“散人”,立足點在現(xiàn)實世界。《雪堂記》云:“散人也非天機淺,拘人也而嗜欲深”,自稱“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機”[5]。蘇軾的“閑”是對儒家入世的忙碌、道家的“槁木死灰”、佛家的空幻的重新定義,目的在心靈的淬煉洗禮,以心靈提升為立足點,重新定義人與山水的關系,人可以凌駕山水之上,享受清風明月,借山水重塑自我,而不再是以失敗者的姿態(tài)委身山水之前,逃避外界。在《書臨皋亭》有:“東坡居士酒醉飯飽,倚于幾上。白云左繚,清江右洄,重門洞開,林巒坌入。當是時,若有思而無所思,以受萬物之備”以及《思堂記》寫道:“虛而明,一而通,安而不懈,不處而靜,不飲酒而醉,不閉目而睡”。審視并超越有限的生命,自由行走于山水間,獲取精神超脫,這便是蘇軾“山水體道”的內核。
三、結語
山水之于文士,不僅僅是人類活動的場地,更是其精神棲居之所。他們借山水抒情、“體道”,實現(xiàn)其審美超越。柳宗元與蘇軾在政治“直道而行”,遭遇貶黜后,處于“情無可訴,志無可表,才無可用”的境地,于是山水就成為他們消解精神困境的媒介。但他們“山水體道”的方式大為不同,柳宗元通過外在、短暫的美景實現(xiàn)精神解脫,面對是超越而不得自由的心靈沖突;蘇軾則置換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提升內心境界的方式來實現(xiàn)精神自由。因此,柳宗元在山水中體現(xiàn)的對現(xiàn)實人生執(zhí)著,對命運的抗爭,其內心恒定于耿介清高;蘇軾在山水中尋求隨遇而安的適意,用性格中的調和與曠放造就了超然物外的境界。柳宗元與蘇軾對世事人生的體認、感悟,從另一反面也顯示出唐宋文士“山水體道”的區(qū)別。
參考文獻:
[1]盧曉河.“山水”成為中國古代文士“體道”的文化根由[J].寧夏社會科學,2011年5月第三期
[2](晉)郭象注《莊子》內篇·卷二《齊物論》[M].北京: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7
[3]柳宗元著《柳宗元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0
[4](晉)郭象注《莊子》內篇·卷四《人間世》[M].北京: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7
[5]蘇軾著《蘇軾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6
作者簡介:
藺思齊(1987--),陜西西安人,西北大學在職碩士,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