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號(hào)曼生、恭壽、種榆仙吏等,浙江錢塘人,曾任贛榆知縣、溧陽知縣、江南海防同知。他在仕途上并未飛黃騰達(dá),卻在藝術(shù)上十分成功,造詣極高,為“西泠八家”之一。其倡導(dǎo)“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
陳鴻壽在書法上廣學(xué)漢碑,尤其善于從漢摩崖石刻中汲取營養(yǎng),在用筆上形成了金石氣十足、結(jié)體奇特的個(gè)人面目,下筆如鐵畫銀鉤,意境蕭疏簡淡,奇崛老辣。他的隸書清勁瀟灑,結(jié)體自由,開張縱橫,具有“狂怪”的特點(diǎn),但用筆上仍是遵守古法,筆筆中鋒,力透紙背。行書則峭拔雋雅,氣韻清逸。與隸書相比,行書下筆更加輕松隨意,天性自然流露。
《行書七言詩軸》清.陳鴻壽 紙本行書 127cm×54cm 濟(jì)南市博物館
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