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摘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關鍵時期,在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長學生閱讀知識的重要手段,這一教學方法的運用也是和當前的素質教學改革要求相契合的,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舉措?;诖?,本文對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策略進行探索。
關鍵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現(xiàn)狀;實踐策略
一、根據學生感興趣話題,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對于高中生來講,在閱讀課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閱讀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老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扮演服務者的身份,成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在課堂教學工作中,老師往往面臨的課堂主體是學生,老師教學的行為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興趣,所以在學生閱讀教學工作中,首先需要為學生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閱讀內容,幫助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建立濃厚的興趣,引領學生進入閱讀的海洋,讓他們能夠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達到一種愛上閱讀的狀態(tài),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好習慣。另外在學生閱讀興趣建立過程中,特別需要老師注意到言語的合理使用以及情境的設置,在這些方面都要得以體現(xiàn),當學生建立對閱讀的興趣后,那么就需要把側重點放在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過程中,在學生閱讀過程中,能夠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通過自己的思考能夠主動的解決問題,這個過程老師可以給予一定的幫助,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實現(xiàn)自主性學習和思考,把閱讀中的難點攻克,建立完善的思維,適當的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掌握閱讀的技巧和閱讀方法,這樣一來不但能夠讓學生建立對閱讀的興趣和愛好,同時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閱讀質量和水平。
二、巧用任務教學法
教師的第一步工作是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確定群文議題,圍繞同一主題選擇兩篇或多篇課文構建群文,為后續(xù)教學做好充足準備。因此,教師應當以核心素養(yǎng)為前提,在確定好群文議題后巧妙運用任務教學法,以任務為驅動吸引學生主動學習,使其帶著任務進行群文閱讀,為他們明確學習方向和思考方向。同時,在學生群文閱讀時教師要給予相關引導和點撥,指導他們找準思考方向,使其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中完成任務,從而增強學習自信,語文思維能力得以鍛煉。
如在“寫景狀物散文”議題中,教師可結合《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展開群文閱讀教學,精心布置任務:“首先了解朱自清與郁達夫的個人信息,作者是怎樣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的?寫作線索是什么?其次簡單提煉各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找出文中抒情的部分,并選取重點語句展開深入分析和研究。再次賞析文中修辭手法的妙用,故都的秋是怎樣的?最后重點分析文中描寫故都秋天特點的語句,哪些自然段具體寫故都的秋?描寫幾幅秋景圖?如果將課文劃分為三部分,該如何劃分?文章主要描述故都秋天的哪些畫面?分別刻畫了哪些景物?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故都秋天景色特點的?”這樣以任務為導向讓學生閱讀群文,認真研究文中語言,探究散文的表現(xiàn)手法,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并學習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使其進一步認識到散文的“形神合一”,讓他們充分體會到漢語的無窮魅力,鍛煉他們的語文思維能力。
三、注重語言建構和應用
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在結合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上,要注重在教學中將語言的建構以及運用充分體現(xiàn)出來。要充分注重把語文學習以及實踐作為途徑,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各方面能力,能準確靈活的運用語言。語言是閱讀教學活動的基礎,通過豐富語言形式才能將語文閱讀教學生動化趣味化的呈現(xiàn)出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文言文是比較重要的內容,學生在學習中也會遇到諸多層面的難點,這就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優(yōu)化,促進學生整體學習質量和效率。
例如:高中文言文的教學中,從整個單元出發(fā)作為群體,將單元的字詞總結后進行開展群文閱讀,把古今詞匯以及虛詞和實詞等讓學生在小組的方式下匯總探討,結合學生的討論將重點知識進行綜合。將詞匯在語境當中的意義進行繪畫,然后通過讀寫方式深化學生的記憶,這樣在語言詞匯的建構情況下,通過對這些知識的運用分析文言文的內容,這就能有助于突破學習的主題,以單元為主題的群文閱讀的方式,通過讓學生構建文言詞匯,分析文章的基礎上運用這些詞匯,這樣就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設計多彩活動
語文既是學習各科文化知識的前提,也是交流與交際的重要工具,這充分表明語言表達能力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的核心地位,教師可以通過互動有效發(fā)展學生的語言交際和表達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在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交互活動,圍繞群文主題和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演講比賽、朗讀比賽和講故事比賽等多樣化活動,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語言訓練機會,提倡學生主動開口講話、相互交流和溝通,使其在實踐中改善自身語言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如在“戲劇作品”議題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雷雨》和《哈姆萊特》這兩篇課文,事先要求學生在課下查閱關于這兩部戲劇的資料,可以閱讀兩篇戲劇的全文,或者觀看相應的影視視頻,指導他們以熟讀課文為基礎進行角色表演活動,轉變閱讀形式。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群文閱讀,自主選擇文章,一起商議角色分配,包括《雷雨》中的周樸園、周萍、侍萍、繁漪、周沖、魯大海、魯貴和四鳳;《哈姆萊特》中的哈姆萊特、克勞狄斯、喬特魯德、波洛涅斯、雷歐提斯和奧菲莉婭等。隨后,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如何表演角色,借助課外閱讀讓他們在表演中準確把握人物形象特征。尤其是在講臺詞時要注意表情、語氣與語調,使其通過表演進一步認識戲劇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怎樣巧妙利用矛盾沖突和通過語言文字刻畫出形形色色的角色。以此讓學生在互動中進行角色表演,鍛煉他們的口語交際水平與語言表達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當中,通過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礎上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就能從整體上促進學生高效化的學習。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也是促進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手段,教師應加大對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視,不斷地探索適合學生們的學習方法,切實的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及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亞蘭.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探索[J].求知導刊,2020(08):71-72.
[2]駱紅娟.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初探[J].新課程研究,2019(3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