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嫻
摘要 目的: 探討開展品管圈活動在加速康復外科降低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100例全麻手術患者,分析導致患者術中低體溫的原因,根據品管圈活動步驟應用質量管理工具對術中低體溫的發(fā)生進行現狀調查、設定目標、解析、擬定對此、對策實施與檢討、效果確認。結果:實施品管圈活動后,全麻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為11%,品管圈活動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品管圈活動基于加速康復外科可有效降低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發(fā)率,并且提高圈員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 ?品管圈活動;加速康復外科;術中低體溫
品管圈(QCC)是指同一個工作場所的個人,為了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自發(fā)組成一個小團體,從尊重人性的角度出發(fā),通過輕松愉快現場管理及全員參與方式,持續(xù)不斷地對工作現場進行改善與管理,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管理方法[1]。術中低體溫主要是指手術中由于非人工降溫的方式導致體溫出現<36℃的情況,在開展手術期間以及麻醉期間較常發(fā)生。有文獻報道,至少有50%的手術患者會出現術中低體溫癥狀,且極易引起麻醉蘇醒延遲、酸堿平衡紊亂、凝血異常、心律失常、術后寒戰(zhàn)等低體溫并發(fā)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手術安全[2]。我科 開展了以“基于ERAS降低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年12月-2020年1月收集全麻手術患者體溫檢測100例,術中生低體溫34例為改進組,手術體溫檢測分在進入手術間后、消毒皮膚前、消毒皮膚后、手術間隔30分鐘、沖洗前、后、離開手術室前7個時間段進行測量。對策實施階段收集全麻手術患者體溫檢測100例,術中生低體溫11例為改進后組。
1.2方法
1.2.1成立 11人QCC 小組,其中副主任主護師 1 名,主管護師 3 名,護師 6 名,護士1名。護士長擔任輔導員,負責對整個品管圈活動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質量控制護士擔任圈長,負責對整個品管圈活動進行統一管理和統籌安排,圈員參與每個步驟的實施,負責某一步驟的計劃安排,會議主持。每月開展3到4次活 動,每次 30到40 min[3]。
1.2.2確定主題。圈員通過頭腦風暴法,對每個主題從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 4 個項目進行評分,對每個項目給予5 分、3 分、1 分評分,根據評分的高低最終確定此次品管圈活動的主題為“基于ERAS降低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率”。
1.2.3活動計劃擬定。根據品管圈 10 大步驟,擬定光之圈活動計劃,繪制時間甘特圖,活動周期為7個月,確定每一步驟負責人,負責督導落實,保證圈活動按計劃進行。
1.2.4現狀把握。將現場工作內容進行流程梳理,制作出查檢表,到現場,針對現物,做現實觀察2019年12月-2020年1月在我科監(jiān)測全麻手術患者體溫100例,術中發(fā)生低體溫34例。根據80/20原則,確定本次活動改善重點為術中沖洗、保暖不足、患者自身原因。
1.2.5設定目標值。本次活動的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全員能力)=34%[34×82.35%×80%],根據此公式計算出本次品管圈活動的目標值為12%。
1.2.6對策擬定及實施。針對改善方向,依據成本、效益、圈能力3個維度進行評分,最后擬定了 4 個對策群組,具體如下:
1.2.6.1加強術前訪視,耐心解答患者疑慮。結合麻醉醫(yī)師指導建議術前2小時喝300毫升碳水化合物。制作出??剖中g宣傳視頻粘貼于科室墻壁上。利用317護進行術前健康宣教,制作問卷星收集患者滿意度。
1.2.6.2患者進入手術間前,手術室溫度一般控制在 24到26℃,控制室內濕度在 50% 到60%,以減少患者的蒸發(fā)散熱[4]。用手術室專用加溫系統對手術床及棉被進行預加熱,溫度控制在 36到38 ℃,手術過程中根據患者的體溫變化動態(tài)調節(jié)加溫毯的溫度,為患者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手術環(huán)境。
1.2.6.3患者進入手術間后,避免過多裸露肢體,在進行麻醉穿刺體位安置時,盡量避免裸露,將棉被蓋于非手術野;肩部、胸部及外展的上肢用手術室制作的專用護肩神器包裹、下半身小棉被覆蓋。
1.2.6.4 減少患者體熱的散失,采用主動升溫法。采用恒溫箱,術前晚將消毒液、沖洗液,術中輸注的液體加熱至 37℃,使其溫度與體溫接近。
1.2.6.5加強氣體加溫,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需建立氣腹,在建立氣腹前,應當對氣體進行加溫。同時,對部分全麻患者加強呼吸道管理。
1.3 評價方法
記錄比較 QCC 活動前后手術患者低體溫發(fā)生例數,觀察患者低體溫發(fā)生率(表1)。
2.討 論
在品管圈開展此次活動,不僅能鼓勵圈員自發(fā)參與圈會,紛紛開動腦筋,運用頭腦風暴,提出術中低體溫防護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改進,而且還能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既完成了既定目標值,又提高了護士的安全意識,提高了患者圍手術期安全,推動了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獲得了患者的好評,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庭芳,劉勇.中國醫(yī)院品管圈操縱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2.
[2] ?中國加速康復外科專家組.中國加速康復外科圍手術期管理專家共識(2016)[J].中華外科雜志,2016,54(6):413-416.
[3] ?董妞,商臨萍,付秀榮.神經外科全麻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分析[ J ]. 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16,01(02):88—89.
[4] ?黃霞萍,姬文,殷世萍.調控室溫預防經尿道等離子體前列腺電切術中體溫下降的研究[J].進修護士雜志,2008,23(17):1543-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