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曉紅
當全國上下英勇戰(zhàn)“疫”之時,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巴Un”,停什么課?“不停學”學什么內容?這是我們需要不斷思考并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所在的徐州市鼓樓區(qū)基于防疫這一大背景,從區(qū)域層面統(tǒng)籌規(guī)劃,圍繞兒童完整的生活,實現(xiàn)以學校為主體的居家學習課程重構,創(chuàng)造性地落實育人理念,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居家學習對學校教學的挑戰(zhàn)
多爾在《后現(xiàn)代課程觀》中指出,“課程不只是傳遞知識的工具,也是創(chuàng)造和重新創(chuàng)造我們和我們的文化的工具”。居家學習不是將線下課程直接搬到線上,而應基于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結合當下疫情,重新建構適宜學生的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應具有豐富的多樣性特征,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合作性對話和探索提供多重領域,使得課程不再是“跑道”,而成為“跑"的過程本身。
面對居家學習教學場域的改變,教師不可能再單打獨斗。我們需要技術平臺的支持,需要團隊合作開發(fā)課程資源,需要教師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提升,需要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情感。這些都是為學生學習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必備條件。
杜威將教學視為交互作用的過程,而學習則是這一過程的產物。高質量的居家學習,不應該只有輸入而沒有輸出。因此,調整線上學習時間,樹立“學為中心”的理念,設計“線上+線下”的混合式學習活動,以“微課+學習單”為支架,增強學習的自主性、互動性、探究性,實現(xiàn)有意義的學習,這應是必要條件。因此,我們提出“四不”原則:不直接教授教材內容,不增加學生和家長負擔,不完全依賴微課資源,不過長時間線上教學。
二、居家學習區(qū)域課程的重構與實施1.以“自主”為目標。
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目標是:以身心健康為核心,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科學教育、健康教育、藝術教育等,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自主鍛煉、自主勞動、自主探究,幫助學生實現(xiàn)更有價值的自主成長,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居家學習課程。2.以“整合”為路徑。
生活是最好的課程。此次疫情,正是一堂最值得學生用心學習的大課。一則新聞報道,一日疫情統(tǒng)計,一次專家訪談,都是珍貴的課程資源。
基于疫情防控這一重大事件,我們要以整合的理念進行課程建構,讓學生開展研究性、項目式學習,強調整合性、情境化,設計有挑戰(zhàn)性的現(xiàn)實任務,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強調對某個主題研究的深度而非廣度。我們要幫助教師樹立課程意識,思考從“小活動”走向“大任務”,從“一節(jié)課"走向“一門課程”。
3.內容求豐富。
(1)防疫:學生真實的生活情境。
“防疫”是當下的高頻詞,也是學生真實的生活情境。各校聚焦“防疫”專題,幫助學生了解防疫知識,引導學生客觀認識疫情,培養(yǎng)自我防護意識,讓學生從“旁觀者”成為“親歷者”,從“參與者”成為“理性的思考者”。
(2)健康:學生美好的生命狀態(tài)。
疫情期間,健康知識的學習不容忽視。學校將五禽操、擊劍操、啦啦操、平板撐等運動項目納入課程計劃。體育教師積極行動起來,引導學生科學健身,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學校通過每日推送健康知識系列微課,開設健康知識大講堂等課程,引導學生提高健康意識,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學生從“靜下來”到“動起來”,身心健康成為美好的生命狀態(tài)。
(3)閱讀:學生日常的生活方式。
整本書閱讀、全科閱讀、親子共讀,成為居家學習課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學校統(tǒng)籌設計閱讀課程,圍繞主題開展“全科閱讀”“親子共讀”“小小朗讀者”“每日誦讀”等活動,讓閱讀成為學生日常的生活方式??紤]到部分學生家中沒有課外書,特殊時期無法購書,學校向家長推薦聽書軟件,指導學生自主閱讀。教師通過閱讀打一卡、繪本聽讀、講演故事等形式,引導學生從“讀進去”到“講出來”,從“朗讀者到“悅讀者”。
(4)研究:兒童最好的學習方式。
研究是學生最好的學習方式。在綜合性學習、STEM項目、創(chuàng)意數(shù)學等領域,教師引領學生圍繞“小口罩,大探究”“你會洗手嗎”等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在有情境有任務、有挑戰(zhàn)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從“被動”到“主動”,從“研究”到“創(chuàng)造”,家庭成為兒童研究中學習的樂園,生活成為兒童研究中學習的“綠洲”。
4.助學:課程實施中的教師角色定位。
我們提出“三助”:助在“學”前,上課前溫馨提示;助在“問”中,線上學習指導;助在“學”后,線上評價反饋。老師們充分利用“樂教樂學”等平臺,對學生答疑解惑;運用激勵性評價,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由“教學”走向“助學”,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激勵者”。
三、居家學習課程實踐的經驗與反思
1.有道:區(qū)域頂層設計,建立三級教學服務體系。
“形而上者謂之道”。這里的“道”,就是區(qū)域范圍內整體推進居家學習的策略。徐州市鼓樓區(qū)從全局的高度統(tǒng)籌規(guī)劃,在頂層設計中尋求解決之道,建立三級線上教學服務體系。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組織名師團隊研制課程學習指南,建立優(yōu)質學習資源庫,并做好過程性指導和督查;教育集團由總校組織骨干教師完善本集團學習計劃和資源;各學校自主選擇、完善各年級學習方案和資源,并通過線上資源平臺提供教學服務。
2.有料:發(fā)揮教研引領,打造區(qū)域優(yōu)質課程資源。
優(yōu)質課程資源是保障課程實施的關鍵。在課程資源建設中,教研員發(fā)揮專業(yè)引領作用,分學科成立名師團隊。名師團隊充分考慮隔空學習及學科特點,設計《學科周課程學習指南》,精心制作“微課+學習單”,推出“鼓樓名師e學堂”課程表,為學校提供課程設置的基礎性資源。各校在統(tǒng)籌制訂課程方案的基礎上,合理安排課程內容,落實每日運動計劃,控制線上學習時間,統(tǒng)籌各科作業(yè)布置,確保居家學習課程有序推進。
3.有人:關愛每一個,力爭在線答疑與輔導全覆蓋。
班主任每天線上指導,其他學科教師分時段進入班級群,保障每一名學生的學習困惑都能得到回應和解決。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以及家長在抗疫一線的學生,教師給予充分關懷與特別關注,提供個性化教學服務。同時,我們以班級為單位,建立育人共同體。家長自愿報名加入,為學生居家學習獻計獻策。家校合力,實現(xiàn)對每一個學生的生命觀照。
我們堅持一手抓教學,一手抓教研,將華東師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防疫系列課程”作為研修課程資源,幫助教師形成課程意識,思考教學方式的改變。我們堅持“巡校+巡班”制度,堅持“周調研+周會議"制度,基于數(shù)據(jù)分析,提出《鼓樓區(qū)居家學習指導意見》,幫助各校及時調整、不斷完善課程方案,展現(xiàn)出“一校一策”“一師一案”的居家學習課程實施新樣態(tài)。
(作者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徐州市鼓樓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研訓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