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科考試命題中,完形填空將英語知識和英語運用能力有機結(jié)合,綜合短文填空和選擇填空題的考法,以“完形”的方式考查考生的英語知識應用能力,注重考查考生在閱讀理解基礎上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包括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詞語辨析能力、推理判斷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等。
1. 試題出處
2019年的全國II卷的英語完形填空文章來自The Readers Digest 《讀者文摘》第144卷,第861-866期。The Readers Digest是當今世界上最暢銷的雜志之一,是一本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月刊。該刊從美國各著名報刊中選擇文章加以縮編,使其通俗流暢,其內(nèi)容廣泛,涉及政治、社會、科學、醫(yī)學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或社會關(guān)心的話題。
2. 試題題材
回顧本年度全國II卷完形填空,與往年相比,難度基本持平,題材與前兩年一樣,是“好人好事”,圍繞“好心人撿到小狗—不辭辛苦、幾經(jīng)周折—將小狗歸還主人”展開。
3. 試題體裁
同兩年前一樣,體裁依舊是全國卷??嫉挠洈⑽摹S洈⑽耐詴r間順序或事情發(fā)展順序展開,條理清晰,邏輯簡單,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語言知識、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zhì)。
4. 試題題型命制
完形填空這一題型有著極為深遠的理論背景。在19世紀物理學重大發(fā)現(xiàn)“場理論”的啟發(fā)下,德國心理學家苛勒等人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學”,該理論認為,整體不是部分的簡單相加,而整體的各個部分則是由這個整體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所決定的。苛勒認為學習不是盲目的嘗試,而是對情境認知后的頓悟,這種頓悟不是對個別刺激產(chǎn)生反應,而是對整個情景,對對象間整體關(guān)系理解的結(jié)果。在1953年,Wilson Taylor最先依據(jù)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創(chuàng)設了完形填空這一試題形式。
5. 試題解題原則
5.1思維意識
“外語學習本質(zhì)決定‘學思必須并行”(黃振遠等,2014:64)。文本信息加工,從字面信息的捕捉,到深層含義的推斷,再到評判性思維,這是一個逐步進階的過程。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尋求關(guān)鍵信息、推知交際意圖,關(guān)注三種線索:語言的、信息鏈的、邏輯的。
例如:本文是以主人公Ehlers輾轉(zhuǎn)奔波多地的路線為故事主線,Ehlers home in Minnesota (明尼蘇達州,位于美國北部)→去Iowa (愛荷華州,位于美國中西部,距離明尼蘇達州大約250英里,約400公里) 打獵一周→回Minnesota路上遇到小狗Rosie哄其跟隨,未果→日思夜想,四天之后,再次回到Iowa,找到小狗→回到Minnesota→驅(qū)車約100英里(約160公里) 到達Minneapolis (明尼阿波利斯,美國明尼蘇達州最大城市) 將小狗送上飛機,飛往其主人位于Michigan(密歇根)的家。如果學生抓住了這條線,那么第56-58題皆可以迎刃而解?!癐ts good to know theres still someone out there who? ? 56? ? enough to go to that kind of? ? 57? ?,” says Lisa of Ehlers rescue? ? 58? ??
56. A. cares B. sees C. suffers D. learns
57. A. place B. trouble C. waste D. extreme
58. A. service B. plan C. effort D. team
尤其是58題,學生多數(shù)錯誤地選擇了team,誤以為“Ehlers和朋友兩個人組成了救助小狗的小組”。而這種想法沒有在上下文中有任何的提示和支持,另外Ehlers的朋友不是這篇文章中重點描述的對象,而是Ehlers在這整個過程中的辛苦努力 “effort”和付出,這才是作者重點講述和通過Lisa (小狗主人) 受到感動之后所講的話作為做Ehlers這樣熱心的行為的評價。
5.2語言意識
《英語課標(2017年版)》指出,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語言能力是基礎要素,即英語語言能力是學生形成和發(fā)展文化意識、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的重要依托。學生需要通過已有的語言知識運用能力去理解和分析完形填空文本中的內(nèi)容。其語言意識是建立在已有語言能力的基礎上,逐漸潛移默化形成的一種意識。
以短語in vain為例。這個短語的漢語意思是“枉費心機、白費力氣、徒勞無益”。在漢語的語境下,我們多放在句尾,表示“做了某事,但卻沒有結(jié)果”。但是在英語語境下則完全不同,該短語可以位于句首、句中和句尾。對意思的表達也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很多學生按照“順句驅(qū)動”的翻譯方法,就容易把第55題這一句翻譯成“Jeff徒勞無功地尋找Rosie四天”他們認為,在中文語境下,這是個錯誤表達。因此很多考生誤選了A選項“on purpose”。
5.3文本意識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學習大量的語篇(包括口語語篇和書面語篇、文本語篇和多模態(tài)語篇)。在學習這些語篇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同一類型文體的積累和總結(jié)。
完形填空不僅是知識能力的比拼,更是文化素養(yǎng)和思維方式的比拼。學生在課堂內(nèi)外,都要勤于學習英語、發(fā)展心智。所以重視基礎,提高思辨能力,才能有望幫助考生在考試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作者簡介:
吳春麗(1982--),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英語口譯碩士。長春吉大附中實驗學校英語組教師。中教一級。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吉大附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