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勃
想當霸主的國君,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尊重“國際慣例”,說話必須算話這一點,至少面子上是要撐起來的
春秋時代,大國要當個霸主,還是蠻辛苦。所謂霸,就是伯,也就是諸侯的大哥,要“勤而撫之,以役王命”,就是辛辛苦苦地安撫大家,帶領大家按照周禮的精神行事。所謂“王命”,其實不是天子的命令,而是諸侯國共同的意愿。
齊桓公是五霸之首,他怎么當霸主的? 各種歷史記錄最強調的一點,就是他為列國服務特別用心,非常辛苦。有時齊桓公太累了,聽說外國有了麻煩,不想管了。管仲就出來勸,說“諸夏親昵,不可棄也”,都是屬于華夏文明共同體的一家人,人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齊桓公主持諸侯盟會,一大主題就是就“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擬定盟約。內容包括邊界問題、發(fā)生饑荒后的援助問題、河流上的筑壩權問題……當然還有國君是不是太寵愛自己的小老婆的問題,因為這可能涉廢嫡立庶廢長立幼的問題。這林林總總,讀下來不免讓人一會兒覺得古人和今人關注的問題也差不多,一會兒又感嘆古人畢竟是古人。
當然,定了盟約,守信用就是格外重要的事。一次盟會上,魯國的勇士曹沬(極可能就是那位論戰(zhàn)的曹劌)突然挾持了齊桓公,要求齊桓公把齊魯邊境上的爭議領土歸還給魯國。齊桓公當時答應,脫身后想反悔,但是管仲說,身為霸主最重要的就是守信用,這比土地重要,就給魯國吧。
被挾持而答應人家的條件,古代叫“要盟”。按照孔子的說法,上天是不承認要盟的,所以反悔也沒關系,他老人家自己不遵守。但齊桓公還是聽了管仲的。難怪孔子要感嘆:“齊桓公正而不譎?!饼R桓公真是正直而不狡猾。
不過據(jù)《史記》說,齊桓公選擇了守信用,效果很好,“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
之后想當霸主的國君,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尊重“國際慣例”,說話必須算話這一點,至少面子上是要撐起來的。宋襄公不肯乘楚國過河過了一半去打它,因為當時的戰(zhàn)爭規(guī)則,就是要排開陣勢公平對決;晉文公在“國際間”流亡的時候,答應以后如果晉楚兩國開戰(zhàn),晉軍一定退讓九十里,后來就真的退避三舍;秦穆公和晉國打交道的時候,跟個冤大頭似的,老是被騙但自己總是按照約定行事……這里面當然有史家粉飾的成分,但講規(guī)則,守誠信,確實是春秋大國經營自己的形象時,必須要做的事。
反例也有很多。公元前611年,宋國有位長得“美而艷”的公子鮑,和現(xiàn)任國君宋昭公的奶奶私通。于是,做奶奶的為了自己的小情人,派人殺死了孫子,把公子鮑送上了國君的寶座。
這種弒君作亂的事,違背了“國際社會”共同遵守的價值觀,霸主是必須要管的。于是晉國出兵討伐宋國。但是,當時晉靈公是個頑劣的少年,公子鮑卻是個很有情調的帥哥,知道怎么滿足頑童的需求,他送給晉靈公一份厚禮,晉靈公就開心地回去了。
這之后,首先是宋國身邊的鄭國反應激烈。鄭穆公說了一句話:“晉不足與也。”晉國是不值得交往,于是就轉身投靠晉國的頭號勁敵楚國去了。沒過幾年,晉國執(zhí)政卿趙盾把晉靈公殺死了,另立了新國君。晉國的貴族對趙盾的行為,普遍沒怎么反對。除了趙盾權勢太大之外,還有個重要原因,由著晉靈公這么胡鬧下去,晉國幾代霸主積攢下的“國際聲望”,就要被這熊孩子敗光了。
也就是說,當霸主是一件收益很大付出也很多的事。收益是同盟國家要向霸主繳納貢賦,付出是各國有了鬧心的事,霸主都要出手。這事不像商品交易那么明碼標價,所以當霸主到底是賠了還是賺了,不同的人理解可能完全不同。
就這樣又過了半個多世紀到了公元前546年,晉楚兩大國在宋國結盟,約定原來尊晉國做霸主的國家,從此也尊楚國是霸主;原來尊楚國是霸主的國家,從此也尊晉國是霸主,史稱“晉楚之從交相見”。
這件事,后世的歷史學家往往認為晉國吃了虧,因為尊晉國做霸主的國家多而強,尊楚國做霸主的國家少而弱。而當時的大國博弈中,本來晉國明明各方面都占著優(yōu)勢,為什么突然甘愿對楚國作出如此重大的讓步。
結合之前幾年的歷史記錄看,晉國大概是認為,向楚國讓步固然吃虧,但是當霸主更吃虧。當時各盟國都在要求減少交給霸主的貢賦,晉國覺得,你要少交保護費,我就撂挑子算了。
(作者系大學教師、歷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