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波
摘 ?要:太極拳是一項具有健身性、技擊性與對抗性等特征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是我國古代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其對于我國文化魅力的展現(xiàn)及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當今這個文化全球化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在多元文化不斷沖擊的形勢下,太極拳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zhàn),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陣地,高校在傳承太極拳文化的過程中也面臨各方面的問題。因此,本文首先對太極拳文化在我國高校傳承過程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入剖析,然后根據相關研究與實踐經驗,探討太極拳文化在我國高校傳承的對策,以為太極拳文化在我國高校的傳承與弘揚提供一定的力量參考。
關鍵詞:太極拳文化 ?高校 ?傳承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5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6(b)-0205-02
Abstract: Taijiquan is a traditional sports it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tness, fighting skill and antagonism. It is a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ancient China and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howing the charm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However, in today's era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e spread and inheritance of Taijiquan culture are also facing many challenge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continuous impact of multiple cultures. As the main position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lso facing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ing Taijiquan culture. Therefore, this paper first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heritance of Taijiquan culture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n, based on relevant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aijiquan culture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provide a certain strength referenc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Taijiquan culture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Taijiquan cultu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heritanc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1 ?太極拳文化在高校傳承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忽視太極拳理論的教授
太極拳運動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即使是太極拳的一招一式,也都蘊含著豐富文化內涵與精神要義。然而,我國高校師生對于太極拳運動缺乏足夠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只是將太極拳作為一種體育運動項目,一味地注重動作技術的教學,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卻忽略了對學生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等方面的培養(yǎng),沒有充分發(fā)揮太極拳文化的重要育人作用,這與“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不相符合,同時也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不相符合。總體來說,當前我國高校太極拳教學中,太極拳文化與相關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學比重嚴重不足,動作技術方面的教學比重過多,從而導致學生難以真正領悟到太極拳文化的深刻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太極拳文化在高校中的傳承與發(fā)展。
1.2 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在我國高校太極拳教學中,一些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比較落后陳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只是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知識灌輸與技術示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與模仿,長期使用這種陳舊單一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已經形成了一種被動思維,這種被動的思維模式大大限制了學生對于太極拳文化的思考與探索,不僅不利于大學生自主思考能力、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等的培養(yǎng),同時也不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限制了太極拳文化在高校學生主體中的傳承。
1.3 師資專業(yè)水平不足
由于我國高校開展太極拳教學的時間不是很長,大多數(shù)教授太極拳課程的教師并不是專業(yè)人士,只是由體育教師來擔任,缺乏足夠的專業(yè)技能,沒有對太極拳的相關理論知識、技術動作及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與了解,也就難以向學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學,更無法很好地向學生教授太極拳所蘊含的深刻的文化內涵與精神,甚至還有一些教師本身就對太極拳缺乏興趣,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在互聯(lián)網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一些教師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信息素養(yǎng)不夠高,難以迅速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傊瑤熧Y專業(yè)水平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太極拳文化在高校的傳承與弘揚。
2 ?太極拳文化在高校中傳承的對策分析
2.1 重視理論學習與武德教育
在高校太極拳教學中,高校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到太極拳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首先,教師應該對太極拳的產生與發(fā)展、文化內涵、主要流派、技術特征、功能價值,以及作用機理等理論內容進行講解,以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全面地認識太極拳運動深刻的文化魅力。其次,在太極拳教學中,可以加強與陰陽學、哲學、醫(yī)學、美學與音樂等學科知識的融合,從而實現(xiàn)進一步深化太極拳文化的發(fā)展。最后,太極拳是我國傳統(tǒng)武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其中也蘊含著武術運動所具有的武德精神。因此,在高校太極拳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實施武德教育,將武術禮儀文化融入到太極拳教學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尊師重道的武德精神。
2.2 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高校太極拳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選擇教學方法,以保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不應該只限于課內教學,還應該注重太極拳的課外訓練,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太極拳文化。如今我國高校太極拳教學方法仍然比較單一陳舊,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樹立新型教學理念,結合時代發(fā)展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shù)膭?chuàng)新,例如,可以采用微課的形式進行教學,通過動態(tài)的視頻影像來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為枯燥乏味的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太極拳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3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與優(yōu)化
針對當前我國高校太極拳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高校應該加強對太極拳師資隊伍的建設與優(yōu)化。首先,高校應該積極引進更多民間拳師、太極拳文化傳承人與太極拳大師等,為學生講解太極拳的相關理論與文化知識。其次,高校應該加大對太極拳教師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其專業(yè)水平與職業(yè)素養(yǎng),特別是在這個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時代,高校應該注重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使其能夠更好地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教學,從而進一步增強太極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羅麗.張曉斐,疏德明,等.長期步行和太極拳鍛煉對老年人情緒面孔識別和記憶的影響[J].體育科學,2017,37(8):37-38.
[2] 吳宣廷.社會轉型期太極拳發(fā)展路徑研究——以文化安全為視角[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6(3):136-141.
[3] 劉婷.“課內外一體化”的高校太極拳教學模式研究——以沈陽大學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2):17-18,110.
[4] 齊大路,林輝.文化傳承視角下我國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的困境與路徑[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114-1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