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聞雞起舞”的勵志故事,故事的主角分別是劉琨與祖逖。
劉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人,與劉備同宗,都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愛國將領(lǐng),著名詩人。年輕時曾與兄長劉輿(字慶孫)并稱“洛中奕奕,慶孫越石”,是著名的政治文學(xué)團(tuán)體“金谷二十四友”中的一員。這個團(tuán)體以石崇(與王愷斗富的那個)為首,包括陸機(jī)(三國時大破劉備的陸遜之孫)、左思(以《三都賦》導(dǎo)致“洛陽紙貴”)等著名文人,他們在石崇位于金谷澗的一處豪華別墅中聚會,吟詩作賦。東晉的王羲之,就是模仿“金谷集會”組織了“蘭亭聚會”。
祖逖(266—321),字士稚,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人,愛國將領(lǐng)。祖逖為人好俠尚義,慷慨有節(jié),頗受宗族看重?!巴鶃砭?,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即具有輔佐君王治理天下的才能。
劉琨青年時與好友祖逖一同擔(dān)任司州主簿,兩人“情好綢繆,共被同寢”,談?wù)摃r局時,兩人都慷慨激昂,一心報效國家,關(guān)系十分融洽。劉琨曾說:“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肿嫔任嶂??!本褪桥侣涞阶驽押竺媪?。
一天半夜,祖逖被野外傳來的雞鳴聲吵醒了,他踢醒劉琨,說:“此非惡聲也。”于是,兩個人披衣而起,一起到戶外,拔劍起舞,于是流傳下來“聞雞起舞”的佳話,后人多有因“聞雞起舞”的典故而及時奮發(fā)者。
晉懷帝永嘉元年(307),天下大亂。劉琨擔(dān)任并州刺史,率領(lǐng)自己的部曲一千余人到達(dá)歷經(jīng)戰(zhàn)亂的晉陽(今山西太原),對抗匈奴的劉淵(劉淵建立漢國,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后改為趙,史稱“漢趙”,又稱“前趙”),晉陽當(dāng)時幾乎是一座空城。
劉琨在強(qiáng)敵林立中,安撫流民,深得人心。很快,晉陽就成為“五胡亂華”時,西晉在中原少數(shù)幾個抵抗胡羯的勢力之一。
劉琨善吹胡笳。據(jù)說曾有數(shù)萬匈奴兵圍困晉陽,劉琨內(nèi)無糧草,外無救兵,“窘迫無計”。劉琨乘月登上城樓“清嘯”,“賊聞之,皆凄然長嘆”。夜半奏胡笳,哀傷凄婉,匈奴軍心騷動。拂曉“復(fù)吹之,賊并棄圍而走”。這就是“一曲胡笳救孤城”的故事。
可惜的是,劉琨“善于懷撫,而短于控御,一日之中,雖歸者數(shù)千,去者亦以相繼”。他生活豪華奢侈,喜愛美女和音樂,加之無識人之明,所以敗于劉淵之子劉聰,父母也遇害。
晉愍帝建興三年(315),劉琨為西晉司空,都督冀、幽、并三州軍事。此時,在幽州據(jù)守的是與劉琨有矛盾的王浚。原來屬于劉淵部下的石勒(后來成為后趙的開國皇帝),在晉陽東南的襄國(今河北邢臺)擁兵自重,勢力強(qiáng)盛。石勒給劉琨去信,假意投降晉朝,表示愿為晉朝征討王浚。劉琨輕信,在石勒出兵消滅王浚時作壁上觀。
雖然王浚曾有不臣之心,但劉琨既以報國為志,國家利益必應(yīng)在私人恩怨之上,且當(dāng)時晉懷帝被俘,天下大亂,每一個忠臣義士,都身懷亡國之恨。另外從戰(zhàn)略的角度,身處群狼環(huán)伺的險惡境地,他與王浚互相呼應(yīng),尚能勉強(qiáng)支持。王浚被滅,劉琨勢不能獨存。
建興四年(316),石勒出兵晉陽,劉琨不聽勸阻,出城中了埋伏而大敗,只身投奔鮮卑首領(lǐng)段匹磾,并與段匹磾結(jié)為兄弟,誓言共同輔佐晉室。
因為晉室懷帝、愍帝相繼被俘,四海無君。劉琨派溫嶠攜帶奏章和歃血結(jié)盟的誓盟,前往建康,向司馬睿勸進(jìn),就是擁護(hù)司馬睿當(dāng)皇帝。
《晉書·溫嶠傳》中說:劉琨“誠系王室”,謂嶠曰:“昔班彪識劉氏之復(fù)興,馬援知漢光之可輔。今晉祚雖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河朔,使卿延譽(yù)江南,子其行乎?”溫曰:“嶠雖無管、張之才,而明公有桓、文之志,欲建匡合之功,豈敢辭命!”
劉琨主要的意思是:晉室的政權(quán)雖然衰落,可上天的恩寵還沒有改變。我在河朔建立功業(yè),而使你在江南傳播美好名聲。溫嶠則將劉琨比作春秋五霸中的齊桓公、晉文公。
段匹磾?shù)牡艿芏文┎ò抵信c石勒勾結(jié),抓住了劉琨的兒子,并逼迫他寫信約劉琨為政變內(nèi)應(yīng)。事情泄露,劉琨被段匹磾派人用繩索縊死,年四十八歲。劉琨的死,標(biāo)志著北方最后一個忠于晉室的勢力陷落,神州陸沉。
知道祖逖“擊楫中流”事跡的人較多,相比之下劉琨有些默默無聞。即使劉琨有很多缺點,但在西晉滅亡后,他一片丹心,矢志報國,孤軍奮戰(zhàn)于北方,最終雖壯志未酬身先死,千載之下仍令人肅然起敬!
劉琨被段匹磾所拘后,有詩《重贈盧諶》,抒發(fā)自己為國報效的心愿和屢屢受挫的痛苦,詩中有云: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
誰云圣達(dá)節(jié),知命故無憂。
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
功業(yè)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時哉不我與,去矣如云浮。
朱實隕勁風(fēng),繁英落素秋。
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辀。
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悲壯蒼涼!讀罷生出“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之感,英雄末路、志士受困的悲憤之情,躍然紙上!
晉室因為段匹磾勢力強(qiáng)大,仍盼望他平定河朔,所以不給劉琨舉行喪葬祭悼儀式。溫嶠上書力爭:“琨盡忠帝室,家破身亡,宜在褒恤。”盧諶等也上書為劉琨申冤。過了幾年,晉室才追封劉琨為太尉。
“聞雞起舞”的另一主角祖逖,大亂之時,“率親黨數(shù)百家避地淮泗”。漢末以來避難的人無論是集體的或是個別的,大都以“家”為單位,即家族。祖逖也是這樣。他們行達(dá)泗口,當(dāng)時還是瑯琊王的司馬睿“逆用”他為徐州刺史。后來祖逖率部眾過江,居于京口,招募壯士,積極準(zhǔn)備北伐。
但立足未久,建興元年(313),祖逖被任命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實際司馬睿無心北伐,只給祖逖一千人的糧食和三千匹布作為北伐物資,不發(fā)鎧甲和武器。祖逖帶著隨他南下的部曲北渡長江,行至中流,祖逖擊楫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jì)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祖逖抵達(dá)淮陰后,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冶煉兵器,招募流民,隊伍從無到有,不斷壯大。一年后,攻占譙城,且戰(zhàn)且耕,逐步擴(kuò)大戰(zhàn)果,屢屢收復(fù)黃河以南失地,功勛卓著。
陳川是流民集團(tuán)“乞活”的首領(lǐng),在與祖逖聯(lián)兵攻打譙城時,他的部將李頭立功,祖逖待之甚厚。正好祖逖得到一匹好馬,李頭很想要又不敢說。祖逖知道后,就將馬送給李頭。李頭感激:“若得此人為主,吾死無恨?!标惔労蟠笈?,殺李頭,投降石勒。
祖逖出兵攻擊石勒,屢戰(zhàn)屢勝。
當(dāng)時北方人民為了自保,都修建塢壁(陳寅恪先生認(rèn)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實際就是塢壁),一般都是糾結(jié)宗族鄉(xiāng)黨屯聚堡塢,據(jù)險自守,以避戎狄之亂。這些塢壁夾在南北兩大陣營之間,不免首鼠兩端。祖逖假裝時時攻擊這些塢壁,做出一副這些塢壁尚未歸附的姿態(tài),塢主皆感恩。因此,后趙有什么舉動,他們及時通知祖逖。“由是多所克獲,自河以南,多叛后趙歸于晉?!?/p>
縱橫天下的石勒為了和祖逖修好,“乃下幽州為逖修祖、父墓”,“使成皋縣修逖母墓”,并“置守吏”。
石勒又與祖逖書,求通互市?!板巡粓髸?,而聽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豐贍,士馬日滋?!弊允潜鴱?qiáng)馬壯。
東晉大將軍王敦不可一世,有謀反之心,但他最忌憚的人就是祖逖,“畏逖不敢發(fā)”?!妒勒f新語》中說:“王大將軍始欲下都,處分樹置。先遣參軍告朝廷,諷旨時賢。祖車騎尚未鎮(zhèn)壽春,嗔目厲聲語使人曰:‘卿語阿黑,何敢不遜!催攝面去,須臾不爾,我將三千兵槊腳令上!王聞之而止?!?/p>
王敦起初想領(lǐng)兵沿江東下到京都建康,對朝政之事作安排處置,便先派參軍去報告朝廷,并向當(dāng)時的名流暗示自己的意圖。祖逖當(dāng)時還沒有鎮(zhèn)守壽春,他瞪大眼睛聲色俱厲地對使者說:“你去告訴阿黑(王敦小名),他怎么敢如此傲慢無禮!叫他速速回去,如果稍有耽擱不照辦,我就要率領(lǐng)三千兵馬用槊戳他的腳,趕他回去?!蓖醵芈犝f后,就打消了東下建康的念頭。
祖逖有胡奴王安,待之甚厚,及在雍秋,告之曰:“石勒是汝種類(石勒是羯族),吾亦不在爾一人?!焙褓Y送之。這是祖逖依據(jù)家庭倫理推己及人。王安因為自己的勇武和才干,在石勒的后趙政權(quán)成為將軍。
正當(dāng)祖逖準(zhǔn)備渡河北進(jìn)、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時,司馬睿深恐祖逖不可控制,就派心腹戴淵為征西將軍,牽制祖逖。
祖逖知道北伐無望,最終赍志以沒,年五十六歲?!霸ブ菔颗魡矢改?,譙、梁間皆為立祠?!?/p>
西晉滅亡,原來在北方的流民南來,情況各異。有的是分散行動,有的是由大族率領(lǐng);有的零星過長江,有的大股滯留江北。但他們在東晉門閥政治中無所依傍,一般都是力圖站穩(wěn)腳跟,再者志在立功,以求發(fā)展。他們多數(shù)曾在北方有抗擊胡羯的歷史,戰(zhàn)斗力極強(qiáng),同仇敵愾,有抗胡的熱情。這只武裝力量長期跟隨,有私兵的性質(zhì)。東晉政權(quán)對他們既不得不重視,又不敢大膽放心使用,一貫是防制的。即使祖逖矢志北伐,義無反顧,對東晉無絲毫不臣之跡,也是不見容于晉室。
祖逖死后,部眾由弟弟祖約率領(lǐng)。祖約“無綏御之才,不為士卒所附”,所以在淮南無法立足,返回江南。祖逖的功業(yè)心血,盡成流水。
后來祖約參與蘇峻之亂,失敗后逃往后趙,投降石勒,為石勒所誅,宗族被滅。
原是祖逖胡奴的王安說:“豈可使祖士稚(祖逖)無后乎?”就前往觀刑。祖逖兒子祖道重,年方十歲,王安竊祖道重以歸,“匿之,變服為沙門”,后遣歸江南。
王敦聽到祖逖死訊,“益無所憚”,后舉兵攻入建康,大殺群臣。司馬睿大為恐懼,請求回瑯琊“以避賢路”。不知那時司馬睿是否會想起祖逖?
李白《南奔書懷》詩云: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p>
文天祥《正氣歌》贊道: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p>
(選自《歷史的現(xiàn)場》,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