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惠忠
眾所周知,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授人以魚,更應該授人于“漁”。也就是說,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教的方法,更要重視學生學的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學法。在教學中,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或學生發(fā)現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解決問題,把課堂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盡可能還給學生,是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一種教學路徑。因此,作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就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加強學法指導,想方設法使學生想學、能學、善學, 進而實施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本文基于問題導學下的學法指導,結合數學課堂教學實踐,談幾點思考。
一、以目標定學法,鼓勵學生想學
為了讓學生能形成自覺探討學法的意識,教師應以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依托,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探討學法。在教學中,我常這樣提問學生: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打算怎樣去學?再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這一內容時,我開門見山,直接出示課題,然后追問學生:看到這個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不少學生就會很快地提出:什么叫軸對稱?什么叫軸對稱圖形?學習軸對稱圖形有什么作用?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也正是在這節(jié)課中要解決的教學目標。以此引導學生想目標、提目標,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法而努力實現學習目標。這種教學互動方式往往容易讓學生產生一種潛在的學習動力,能自覺主動地去完成本課中的教學任務??傊抡n開始階段,根據教學內容來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積極引導學生自主確定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想學的動機,這是為上好數學課打下良好的基礎和創(chuàng)設必要的前提。
二、以教法導學法,引導學生能學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許多好的學習方法都是逐步發(fā)展的,學生在學習每一新知時,都會發(fā)現許多新的方法,這些學法與前面的學法相互貫通,又是相互滲透的,它又與新知識融合在一起向更高水平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這課時,學生學到了用割補法通過剪、移、拼等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而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公式;在《三角形面積計算》中,已經學到了用拼合法把三角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行四邊形而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公式。因此,在教學《梯形面積計算》時,學生懂得將以上兩種學法分別遷移到求梯形的面積計算過程中,從而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學法和能力的訓練。
學生通過分組討論,探索如何通過剪、移、拼等方法,想出了好多種不同的方法。如,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然后求出梯形的面積;先找出一腰的中點,然后折出三角形,剪上移下,轉化成三角形求面積;先把梯形沿上下底對折找到兩腰中心點, 然后再折出直角三角形,通過剪下移上后轉化成長方形求面積;先把梯形沿上下底對折后,沿折痕剪開,通過移下補上后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求面積。通過學生自主探究,還得出了其他不同的方法。
這樣教學,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精神,又體現了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思路,符合課堂教學改革理念,目的在于讓學生自主積極地探索梯形面積的新知識,并把舊知識舊技能遷移到探求新知中,便于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知識結構,促使學生會學、能學。
三、以學法練學法,培養(yǎng)學生善學
在學習新知識前,我常利用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回顧,最近學了什么好的方法?成功運用了什么學習方法?你最喜歡最有效的是什么方法?等等。在課堂上進行學法疏導。我想,必須經過必要的反復靈活訓練,學生才能得以內化為自主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素養(yǎng)。例如,在學生探討得出好的計算四則混合運算方法后,我并不善罷甘休,接著問:計算后你又有了什么新經驗?讓學生總結出“在計算四則混合運算時,有時可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算。”“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等方法。一看:就是要把整個題目看一遍,再看運算符號和數據有什么特點;二想:就是分析運算順序和數據特點,想一想能否通過運算定律進行簡算;三算:就是要在想清楚計算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認真計算,同時注意作業(yè)書寫的規(guī)范和美觀;四查:就是要求檢查一下計算的順序或簡算的依據,以及每步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這樣既提高了計算的正確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發(fā)展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又如,在教學《解決問題策略——轉化》時,筆者設計了這樣幾個層次的導學問題。
師:以前的學習中,我們曾經在推導很多圖形的面積或體積公式時用過轉化的策略。你還記得嗎?
師:不僅在求面積、體積而且在求周長的問題上,我們也曾經運用轉化策略。比如,要求這片樹葉的周長,你有什么好辦法?師:觀察下面兩個圖形,求右邊圖形的周長,怎樣計算比較簡便?(課件出示“練一練”)
過渡:通過剛才同學們舉的許多例子可以看出,轉化的思路對我們學習空間與圖形幫助很大。實際上,在我們學習的計算中,也多次用到了轉化的思路,下面讓我們一起去回顧一下。通過學生的回顧、舉例、交流,不僅能讓學生對以往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總結,更能讓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完整。實踐證明,這樣的問題導學設計、調整和重組,有利于學生學習方法的習得,完善了學生的認知結構,優(yōu)化了學生的思維。
綜上所述,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方法多種多樣,這時,教師通過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好中選優(yōu),總結出最佳學習方法,顯得尤為重要。這類靈活的訓練,能使學生善于運用已學的方法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選擇運用方法的本領,達到善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