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茄·瓜》
《枇杷》
學者梅墨生認為,中國畫家喜愛畫蔬果的代不乏人。然而,在肯定他們各盡奇妙的同時,迄今為止,沒有人在這方面超過近代的虛谷和齊白石。
虛谷被稱為“晚清畫苑第一家”。其所畫蔬果,美在“簡凈”,這也成為他一個獨特的藝術標簽。近見,上海龍美術館所藏虛谷蔬果冊頁(十二楨),為虛谷晚年繪畫的代表作。冊頁以夏秋常見的蔬果為題材,涵蓋枇杷、桃子、百合、茄子、絲瓜、南瓜、葫蘆、蓮藕、紅菱、扁豆、葡萄等。簡筆率真,設色清雅,頗得自然真趣。
虛谷,名虛白,俗姓朱,籍新安,居廣陵?;泚y時,以參軍效力,行間,忽意有感悟,遂批緇入山。工書法,奇古絕俗,畫山水花卉、蔬果禽魚,落筆冷峻,另辟町畦。詩多奇句,任伯年、胡公壽等,皆心折焉。光緒二十二年坐化于城西關廟,年七十有二。
虛谷一生萍蹤浪跡,但主要還是以上海、蘇州和揚州為主,并以上海為其終老之地。盡管他只是晚清時期流寓滬上的文人之一,但上海作為當時中國經(jīng)濟社會文化轉(zhuǎn)型的前沿窗口,為虛谷等一批早期海派畫家藝術風格的形成和茁壯提供了沃土。虛谷一生經(jīng)歷過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也經(jīng)歷過鴉片戰(zhàn)爭、小刀會起義、太平軍起義以及中法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等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身居上海,歷經(jīng)變革,近代化商業(yè)模式日趨明顯的特征,使虛谷的繪畫風格跳脫出傳統(tǒng)繪畫的藩籬,在離經(jīng)叛道之中呈現(xiàn)于一種不同于清代主流風格的現(xiàn)代性。
虛谷的風格與同時代的另外幾位海派巨擘,如趙之謙、吳昌碩和任伯年等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故其被譽為“管弦場中一聲清磬”。藝術史家蘇立文在《中國藝術史》中談到,19世紀末,上海的新貴們期待充滿活力、色彩絢麗、易于理解的藝術,趙之謙、吳昌碩都以明快的形式、大膽的色彩和強有力的書法表達一種愉悅的效果,任伯年則再現(xiàn)了明代大師陳洪綬的古樸風格和上海西式商業(yè)藝術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陳傳席先生將趙之謙列為“前海派”,任伯年列為“中海派”,吳昌碩列為“后海派”,三派中互有聯(lián)系,卻又各自獨立,史稱“海派三大家”。其實虛谷也是一大家,而且格調(diào)更高,為什么不和趙、任、吳共稱為“海派四大家”呢?可能是虛谷的畫和這三家沒有聯(lián)系。因此,筆者認為,虛谷簡淡抽象的風格在海派畫家中更具有超前性和現(xiàn)代性,特別是體現(xiàn)于其江南蔬果題材的描繪上。
這本冊頁中的繪畫內(nèi)容多為蔬果,以取材江南百姓餐桌或田園常見之物為主,“能令人聯(lián)想到江南風物之美而動遐思”(孫杰在《古代上海藝術》一書中評價虛谷的蔬果畫)。從整體風格上看,虛谷的蔬果遠溯南宋牧溪,特別是與牧溪的《六柿圖》風格同歸。后受清初八大、漸江風格影響,八大的禪宗減筆,漸江的蕭淡意境在虛谷的畫中均可見蹤影。但與其最近親的當屬揚州畫派,揚州畫派中的畫家,一方面以孤傲的文人自居,另一方面也以市井的白丁為屬,世俗化、市民化的追求與文人生活共存而形成了一種返歸市場、迎合大眾的風格意趣。流寓晚清上海,虛谷自謂“閑來寫出三千幅,行乞人間作飯錢”,他雖寄身方外,卻混跡市井,“不能不熟悉這些平凡的什物(蔬果),也不能不面對這種市民和新興資產(chǎn)者的口味,在體驗日常生活題材的時候,他的繪畫才藝才得以被激活,這使他的蔬果畫脫穎而出,大俗大雅,飲譽一時”。
《桃》
《白菜與蘿卜》
《葫蘆》
《春意》
《瓜熟》
虛谷蔬果圖中的線條寒峭,干凈利落,勾出輪廓后,用一種單純的色調(diào)(以冷色調(diào)為主)平涂,不求立體感而立體感自生,不求形似而神采自得。陳師曾在《中國文人畫之研究》一書中談到,倪云林極不形似,他的樹何嘗不像樹,石何嘗不是石,所謂不求形似,是他的精神不必專在形似上求。他用筆的時候,另有一番意思;他作畫的時候,另有一種寄托。要不拘在形跡上刻舟求劍,自然天機流暢,才算是好。虛谷的蔬果圖隨處可見其恣意隨性之氣息,毫無板滯延宕之感,有一種一氣呵成的速度感和渾然天成的美學張力。陳小蝶在《近代六十名畫家傳》中評價道:“虛谷和尚用筆如風雨驟至,靈氣透出紙背,無一筆滯相?!?/p>
虛谷確實是造型藝術大師。梅墨生認為,他在尊重客觀物象形狀的同時,大膽地予以主觀歸納抽象,使之平面化、體量化、幾何化,使畫面頓生一種個性秩序,形成了自己的表現(xiàn)程式。冊頁中的百合、扁豆,均具有一種“硬邊藝術”,平而不板,變化在結構布局中,十分鮮明醒目。這種風格與西方現(xiàn)代藝術之父保羅·塞尚的藝術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實上,塞尚最喜歡表現(xiàn)的題材也是靜物,他的靜物畫常常是用“柱形的、球形的和角形的”方式去表現(xiàn)。他的作品大多是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xiàn),表現(xiàn)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zhì)感和造型的準確性,強調(diào)厚重沉穩(wěn)的體積感以及物體之間的整體關系,他有時為了尋求各種關系之間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所以塞尚才被認為是真正的“現(xiàn)代藝術之父,首先是野獸派,繼而是立體派的藝術之父”。塞尚從“色彩來造型”“變形”“創(chuàng)造個性鮮明的藝術程式——幾何形程式”三個方面使西方繪畫向“現(xiàn)代性”轉(zhuǎn)型,虛谷的蔬果畫似乎也是從這三個方面使晚清繪畫開啟了“現(xiàn)代性”的轉(zhuǎn)型。
虛谷敢于將蔬果密集呈現(xiàn)于畫面中央,四周則大片留白,打破了傳統(tǒng)中國繪畫的布局構思,用近似西方現(xiàn)代藝術的技法和條線,增強畫面的立體感,創(chuàng)造出一種清雅脫俗的意境。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