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_周春倫 圖_嘉祥教育
“欲得清風傳萬古,須如明月映千家?!?0歲前夕,嘉祥實業(yè)集團董事長向克堅將友人贈予自己的一副對聯(lián)鄭重地懸掛于辦公室之中。這句話,替代30歲時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成為他新的行走坐標。
變換的背后,是向克堅對于“生命意義和財富價值”的重新思考——“我認為,這些財富并不屬于我個人,它是時代和社會賦予的,理應(yīng)屬于社會,而我僅僅是這些財富的‘代管者’,應(yīng)當用這些財富好好回報社會?!?/p>
他曾向全體教職工拋出一個問題:“有人說,中國的教育,更多是為族群、血緣負責,中國的教育,不過是在訓練與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你們同意嗎?”
帶著對這個問題的反思,向克堅選擇以“教育”作為回報社會的終身事業(yè)。20年時間,他把嘉祥外國語學校從一所持續(xù)虧損的新建民辦學校,發(fā)展成為中國民辦教育品牌學校,影響力從成都輻射至川內(nèi)其他地區(qū),乃至全國。嘉祥要培養(yǎng)的,絕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是“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和卓越領(lǐng)導力的人”。
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嘉祥也始終堅守著向克堅提出的“三個堅持”原則——堅持不從教育拿走一分錢,堅持“辦百年名校”的愿景,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社會性不改變。
向克堅推崇晏陽初,他說,晏先生給后人留下的不是資產(chǎn)和財富,而是影響千萬人的平民教育精神。在向克堅的理想中,嘉祥也要成為未來“優(yōu)質(zhì)教育的代名詞”——要留給后人“一種精神,一些品質(zhì),和一份對社會的擔當?!?/p>
2006年,嘉祥外國語學校走到了最艱難的時刻,面臨生死抉擇。
那天,向克堅正要出差,上飛機之前接到一個電話,是銀行打過來的,告訴他4000萬的貸款計劃取消。那正是學校急需資金的時候,對向克堅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6年前,向克堅帶領(lǐng)團隊投資2.2億元,創(chuàng)辦了這所大型的現(xiàn)代化學校。從2000年到2006年,學校虧損總金額達5000萬元以上。
是賣學校保土地,還是賣土地保學校?
就在這時候,前后四五批次人找到向克堅,提出要收購嘉祥外國語學校。其中一位幾次三番找到他,出價一直往上漲。最后,向克堅問他:“我如果賣給你了,你能不能幫我找塊地,我再建一個學校?”對方聽后,終于選擇放棄——“我聽懂了,你是真的不想賣。”
當年,與嘉祥同時拔地而起的民辦學校總共有8所?!睹褶k教育促進法》是在兩年之后的2002年正式出臺,也就是說,在此之前,所有學校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全家福:幼時的向克堅和父母、兄弟姊妹
嘉祥要怎樣做才能在一片“亂軍”中突出重圍?與其他學校擴大生源的方式相反,向克堅采取了“收縮規(guī)模、堅守辦學品質(zhì)”的發(fā)展戰(zhàn)略。嘉祥外國語學校從一開始便嚴格控制生源人數(shù)和質(zhì)量,第一屆招生僅389人,占學校實際可容納量的1/10。
1999年進入公司、如今是嘉祥教育集團副總經(jīng)理的蔣濤,還記得當年招生的情景:“幾乎把整個集團的資源都匯集起來了,調(diào)派出所有的車、所有人員,整個公司只留下基本行政人員,全都外出招生。一所新建的學校還沒有聲譽,為了招到好學生,就往更偏遠的地方去,很多地方?jīng)]有高速路,車一開出去就是五六個小時,或者一整天?!?/p>
投入大,招生少,學生人數(shù)不足導致學費根本無法支撐學校的運營成本,嚴重時甚至連教師的工資都發(fā)不出來。這所投入了向克堅和整個團隊極大期望和熱誠的新興學校,終于走到了十字路口。
向克堅將如何抉擇?了解向克堅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情:
當初為辦好學校,他做過一個逆市場原則的舉動:當時政府規(guī)劃學校占地面積只有80畝,而向克堅主動跑到規(guī)劃局,申請將原先計劃用于房地產(chǎn)開發(fā)的150多畝地改為學校用地。要知道,商業(yè)性用地與公益性用地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利益差別。很多人對此不理解,向克堅說:“我擔心自己有一天會因為辦學困難,抵擋不了誘惑,再打這塊地的主意?!?/p>
他解釋,欲望是人的本性,每個人都很難抵擋欲望的誘惑,所以我把自己像奧德修斯那樣綁到“桅桿”上。
既然辦學困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又是什么讓向克堅感到進退艱難?
十年前,向克堅從四川一家國企辭職,跟著他辭職下海的,還有十幾個伙伴。作為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引領(lǐng)者,向克堅認為自己身上肩負著責任,“我特別感激當年這些和我一起下海的伙伴,他們拋棄公職義無反顧跟隨我,完全是基于對我的信任和認同。而我,則必須對得起他們。”正是心里的這份責任,讓他不得不慎重。
向克堅說,每個人都很難抵擋欲望的誘惑,所以我把自己像奧德修斯那樣綁到桅桿上
很快,家庭給向克堅的決心增添了至關(guān)重要的一枚定海針。
向家兄弟姊妹眾多,向克堅排行第九。雖然父母親已經(jīng)去世多年,但向家的“家庭議事、共同決策”習慣還保留著。哥哥姐姐們尤其對這位“九弟”做的教育事業(yè)十分上心。
向克堅在家庭會議上將學校面臨的困難向家人們提出來:眼下的情況,學校有兩個選擇,要么降分錄取,保足夠的學生數(shù)量;要么保證生源質(zhì)量,堅持品質(zhì)辦學。選擇后者,則意味著更多資金投入,更多虧損。
問題拋出后,有些出乎向克堅意料的是,家人們沒有絲豪猶豫,反倒一再鼓勵這個幼弟要堅持初心,堅守品質(zhì),用長遠的眼光將學校繼續(xù)辦下去。
當時,房地產(chǎn)行業(yè)正處在飛速上升階段,土地是稀缺資源,而這次家庭會議的結(jié)果是,向克堅要“賣土地保學?!薄麑?000年前累積下來的以土地形式存在的大部分財富轉(zhuǎn)手他人,只零散留下一些在當時位置偏遠、不好出手的地塊。
更讓向克堅感動的是,所有嘉祥員工和他一樣選擇了堅持,管理層主動降薪30%,普通員工降薪10%,以支持學校的發(fā)展。這一降就是好幾年。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終于得以保存下來,這才有了后來的蓬勃發(fā)展。
“嘉祥,是我父親的名字?!毕蚩藞哉f。
回顧教育這條路,向克堅時常談起自 己的大家庭。他說,“我今天做的一切,都是有家庭作背景的,都有家庭的參與和支持?!?/p>
這個家庭的不同之處在于,兄弟姊妹們聚在一起,從不談?wù)摷彝ニ讋?wù),也不詢問彼此生意做得如何,反倒最關(guān)心九弟的教育辦得怎么樣。
作為嘉祥董事長,向克堅每年要面向全校教職員工作兩次報告。他笑稱,剛開始,哥哥姐姐們最擔心弟弟的報告做不好,每次聚在一起都免不了要討論——九弟最近的報告做得怎么樣?講話脫稿了嗎?有沒有磕磕巴巴?對教育的理解到位嗎,有沒有更深入?
“教育”,仿佛是刻在這個大家庭血脈里的東西,被所有成員視為最最重要的事情。即便到現(xiàn)在,二哥已經(jīng)年滿八十,還時常在微信上給向克堅分享教育文章,就當下的教育話題與向克堅進行討論。
向克堅認為,其根源在父母。
國民政府時期,向克堅的父親做過軍官、當過校長,滿腹才華,寫得一手好字好文章,稱儒將不為過。母親14歲就加入了川東地下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與朱德的女兒共同發(fā)起了四川保路運動集會。后來又做教員,在那個時代算知識女性了。
向克堅從小被哥哥姐姐輪流帶大,與父母生活的時間并不多,未過而立之年,父母親又相繼離世。盡管如此,這對教育夫妻留給這個大家庭的氛圍和品質(zhì),早已經(jīng)成為家族基因,潛移默化在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中。
那是一種“樂觀、和諧、民主、自主;重視知識,重視教育,重視個性發(fā)展”的品質(zhì)。
向家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大起大落。解放之時,向克堅父親的身份是成都軍分區(qū)后勤部部長,解放之后,被安排進革命大學學習,后又參加勞動改造,在離家很遠的川藏線上修公路。從川藏線上回來之后,又到成都汽車總站做搬運工。
在向克堅的印象中,父親并沒有因為現(xiàn)實際遇的落差而心生沮喪。無論條件怎么艱苦,他依然愛聽京劇,閑下來的時候愛喝點小酒。修公路那些年,他結(jié)識了不少大山里的朋友。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時代,逢年過節(jié),這些朋友們只要上成都,總要給向克堅家里帶點山里的好東西,山珍、牛肉,甚至還有相當稀罕的蜂蜜、蔗糖。
當年成都新南門河灣附近有一個大院子,住著38家人。離大院子不遠是一個小院子。唯一的差別是大院子里是草房,小院子里有瓦房。向家就和其他四家人一起擠在這個小院子里。向家人口最多,在幼年向克堅的記憶里,家里常常缺衣少食,但從來沒有缺過歡歌笑語。
出生在前面的幾個哥哥姐姐,都接受過非常良好的教育,能歌善舞。向克堅印象最深的是,每年過年,兄弟姊妹們都在院子里載歌載舞。其他幾家子女少、糧食更充足,便把家中吃的端出來,整個小院就一起歡歡喜喜地過年。所以直到今天,向克堅依然對音樂和藝術(shù)保有一份熱誠和喜愛。
往事重提,向克堅眼中流露出對父母親深刻的懷念與敬意。解放時,父親舍不得這片生他養(yǎng)他的故土,堅持要留下。
解放之后,家里清洗一空,向克堅曾經(jīng)想尋找一張父親年輕時的照片,一無所獲。但父母親的為人處世,父母親對真理的堅持,對公正公平、世界大同的追求,都成為向克堅心中的高點。
向家的大起大落,沒有讓向家的家風丟失。而向克堅也曾經(jīng)歷過幾起幾落。這些跌宕一次又一次讓向克堅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直至徹底醒悟。
向克堅小時候是出了名的“霸王”。他攤開一只手掌,指著自己一根伸不直的手指:這是當年玩火藥炸的。再換過另一只手,指著上面的一條陳年老疤:這是玩匕首扎的。小時候,向克堅學過一段時間武術(shù),仗著自己會點功夫,天不怕地不怕。在成都龍江路小學,他是公認的“費頭子”(成都方言),后來轉(zhuǎn)學到金沙寺小學,又當起新學校的小霸王。最后的結(jié)果是,向克堅同學直到小學五年級也沒能戴上紅領(lǐng)巾。
四川嘉祥實業(yè)集團創(chuàng)業(yè)團隊
對這樣一個堪稱“頑劣”的孩子,父母親和哥哥姐姐更多時候以批評引導為主。直到五年級的一天,向克堅和同學逃課玩小孩子的賭博游戲被父親撞見。與賭博沾邊,事情鬧大了。向父把兒子帶回家,全家上陣狠狠“修理”了一頓。那是向克堅最后一次挨打,他記得很清楚。
母親問向克堅:你好好想清楚,是真的不想讀書了?
向克堅回答:不想讀書。
母親說:既然你不想讀書,你嫂子剛剛生了孩子,那就留在家里帶孩子吧。
這是向克堅的第一個人生低谷。
那之后,向克堅就真的留在家里全心全意帶孩子。這樣過了大半個學期,母親再次問他同樣的問題:你還想讀書嗎?這一次,洗了三個月尿布的向克堅終于收斂起頑劣的性子,告訴母親:我想讀書了。
再進學校,向克堅開始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教書的姐夫把他托給了一位同樣循循善誘的班主任。一個學期之后,他的成績從剛?cè)雽W時的班級最后一名上升至前20名,兩年之后以班級第7名的成績考上了成都樹德中學,走出了第一個低谷。
2020年,記者陪同向克堅回樹德中學,看望母校的老師。作完演講,他下臺握著已經(jīng)滿頭白發(fā)班主任的手說,我當年犯了錯,你把我班長的帽子摘了,我好失落,但是你為了鼓勵我又給我安排了其他職務(wù),還在接任我班長的人選問題上征求了我的意見,給我心里面很多溫暖。向克堅對記者說,班主任對待學生和管理班級的方式也影響了我日后企業(yè)管理的風格。
向克堅的第二個人生低谷是1981年,高考失利,向克堅的分數(shù)只夠讀中專。
是復讀一年還是接受現(xiàn)實?向家教育子女的方式從來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自己負責。想到可以減輕家里的負擔,向克堅決定去讀中專。姐夫陪向克堅去填志愿。他坐在姐夫自行車的后座上,從金沙寺往樹德中學,一路上,姐夫都游說向克堅,現(xiàn)身說法告訴他知識的重要性、文憑的重要性。騎到天府廣場毛主席像前時,向克堅一下子想通了:回去!再讀一年!姐夫把車頭一轉(zhuǎn)就回去了。
回去之后,哥哥姐姐們給向克堅湊齊了學費和生活費。復讀的這一年,真的就是“頭懸梁針刺股”,向克堅說,“亡命地讀書?!?/p>
向克堅40歲之后的人生格言
第二年,向克堅考上了重慶大學,又一次走出人生低谷。重慶沙坪壩、兩路口、朝天門、南溫泉留下了向克堅的腳印。向克堅回憶大學生活時說,當時領(lǐng)帶很時髦,他便利用課余做領(lǐng)帶生意,但是最后發(fā)現(xiàn)領(lǐng)帶夾的投資回報最高……向克堅的商業(yè)天賦在那個時候初現(xiàn)端倪。
向克堅第三次人生低谷是在多年以后。那時的向克堅已是嘉祥集團的董事長,年近四十,坐擁幾億資產(chǎn),人生好不得意。但就在那年,向克堅意外卷進一場漩渦,不得不與外界斷絕了一切來往。在孤獨與迷茫中,向克堅得以轉(zhuǎn)向內(nèi)心與自己對話——我是誰?我將向何處去?人的價值在哪里?怎樣讓自己活得真正有意義?
幾個月之后,向克堅把自己前半身的座右銘——“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從辦公室取下來,換上了一副朋友送的對聯(lián):“欲得清風傳萬古,須如明月映千家。”
對聯(lián)的更換,實際也是心境的轉(zhuǎn)換,這時的向克堅決心做一輪映照千家的明月,將對功名的追求上升到對精神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很快他“相遇”晏陽初,并把晏陽初作為自己人生的坐標。
經(jīng)歷半生跌宕,起起伏伏,向克堅說,“人生的挫折是難得的收獲,是我的財富?!毙疫\的是,向克堅終得嘉祥,父輩的精神母體孕育出的精神種子在向克堅身上開始生長。
他說,做教育是向家所有兒女對父親母親的深切緬懷——“這種緬懷,不是簡單的兒女情長,而是延續(xù)父母親的意志,站在一個同樣的高點上向他們致敬?!?/p>
“嘉祥人”向克堅的身上有一些典型特征,這些特征直接影響到整個嘉祥集團的文化風格。
集團副總經(jīng)理蔣濤將向克堅視為自己的“引路人”,他用四個詞形容他眼中的向克堅——
他“激情”,為了做好教育這件事情,總是保持著充沛的精力、馬不停蹄;
他“通透”,有什么問題都擺到臺面上講,簡簡單單,這也成為嘉祥員工的處事風格;
他在教育方面充滿“創(chuàng)想力”,這源于他對教育的透徹思考,讓嘉祥外國語學校在很多方面走在教育領(lǐng)域的前端,比如,嘉祥曾經(jīng)最具特色的銜接課程(包括幼小銜接、小初銜接、初高銜接、高大銜接)、中學生導師制、精英人才計劃;
晏陽初先生的思想和為人深刻影響著向克堅。圖左二:愛因斯坦,右一:晏陽初
第四個,是“整合力”。他身上兼具教育性與社會性特征,非常善于整合不同領(lǐng)域的力量,包括放低心態(tài)去吸納各方意見,這讓他“高屋建瓴”的同時,拋出的每一個決策都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落地的可能性。
蔣濤坦言,最初吸引他放棄當時國企“金飯碗”跳槽到嘉祥的,是嘉祥的企業(yè)文化。當時嘉祥提出了三個關(guān)鍵詞:軍隊、學校、家庭。
當他進入到嘉祥團隊,他首先感受到的是高效率,這個團隊有像軍隊一樣嚴謹高效的運行機制,有“堅韌不拔、創(chuàng)造第一”的激情。同時,它又是一個人人求上進的“學?!薄6麻L向克堅十分看重員工的“學習力”,他自己就是一個典型的“善學者”,他以自己的經(jīng)驗告誡員工,“在生活中,一次危機、困難,一個十字路口,一次偶遇,一個交集,都能夠給你帶去養(yǎng)分,你要能夠?qū)W會去吸收。這就是善學。”
向克堅將蔣濤從服務(wù)業(yè)引入地產(chǎn)業(yè),再引入教育行業(yè),他要求他成為一個“講邏輯的思考者”。他常常對員工、尤其管理者說,“事事要講邏輯,不能隨性”,“我可以隨性,因為我更多代表的是公司的人文層面,但是你們作為公司的中堅力量,做基礎(chǔ)管理,你們一定不能隨性?!?/p>
向克堅有一句話,叫做“沒有不好的部下,只有不善用才的領(lǐng)導?!?/p>
推動嘉祥外國語學校發(fā)展的各個階段的中堅力量,很多是向克堅請來或者發(fā)掘出來的,他識人用人的能力讓很多人服氣。比如,第一任校長郭燮南,是向克堅專門聘請來的,他的行事作風為嘉祥外國語學校奠定了最初的底色。再比如,一手將成華校區(qū)團隊帶出來的余軍校長,是向克堅發(fā)掘的。
余軍形容自己是“草根干部”,在嘉祥,這種接地氣“草根干部”是最受歡迎、支持率最高、最得“民心”的。
她還記得自己當時剛辭去高校教職來到嘉祥,向克堅第一次找她談話,有一句讓她至今記憶深刻,他說——這個學校的未來是屬于你們。第二次談話,向克堅邀請她嘗試做管理。就這樣,余軍在嘉祥一路從基層教師、班主任、教研組長、主任助理、招辦主任、辦公室主任,到校長助理、小學校長,然后以校長身份籌建成華校區(qū),帶出一支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讓成華校區(qū)成為嘉祥本部之外第二座“高峰”。
還有嘉祥派駐小金縣的支教團隊領(lǐng)隊杜愛虎老師。向克堅第一次見到他時,他正在甘孜藏區(qū)支教。了解了這位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卻關(guān)心偏遠藏區(qū)教育的小伙子之后,向克堅力邀他加入嘉祥,他對杜愛虎說,“你可以加入嘉祥,培養(yǎng)更多的‘愛虎’,這樣就可以造福更多的貧困學生,而不是把自己的精力陷在一所學校,幫扶每屆十多個學生。”
在學校時,向克堅常邀請老師們共進午餐,一起暢談,地點就在學校旁邊向克堅的家中,被稱為“向老師午餐”,或“向老師會客廳”。這樣的談話,可能會觸及教育非常深的領(lǐng)域,也可能只是解決當前工作中某些具體問題。大家暢所欲言,熱烈的氣氛能持續(xù)四五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向克堅在老師們眼中的形象從來不是一個正襟危坐的領(lǐng)導者,余軍校長形容他,“儒雅,你很難看到他發(fā)脾氣”。更多時候,他是活躍、幽默的,因為愛唱歌跳舞,聚餐的時候,你能看到向董事長直接到臺前跳起來了。受他帶動,嘉祥團隊始終像一個活潑潑的青年,老師們都很放得開,舒展且開放。
很多教師在嘉祥一呆就是十幾年,這在民辦學校很少見。被問及原因,“歸宿感”是老師們最常說的一個詞。
2017年11月23日,在嘉祥工作了17年的吳麗校長退休。這一天正好是感恩節(jié),當吳麗從嘉祥錦江校區(qū)中學部實驗樓走過的時候,她驚詫地看見紅色綢布被迎風扯下,大樓上醒目地書寫著三個大字:“吳麗樓”,還有一句所有嘉祥人都知道的、吳麗常說的一句話: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吳麗的淚水奪眶而出。
被感動的,不只是吳麗,還有把嘉祥當做“家”的每一位成員。有人說,自己因為這一幕而獲得了“長久的力量”,因為每一個將青春獻給嘉祥,為嘉祥而奮斗過的人,他們都被銘記。
十年來,嘉祥公司每年投入800萬元,嚴格兌現(xiàn)教師的福利待遇。除了各類保險、公積金、住房補貼,嘉祥還成立了“嘉祥教師退休養(yǎng)老(補差)基金”,嘉祥公司首期捐款1000萬元,并將嘉祥教育所屬學校每年凈利潤的10%注入基金,以保證嘉祥教師退休后的待遇不低于同級公辦學校教師的退休金標準。這在國內(nèi)民辦教育體系中,尚屬首創(chuàng)。
向克堅常對老師們說的一句話是,“你們安心教書,錢的事,交給我?!?/p>
早在向克堅23歲時,他剛參加工作,有幸入選第二批中央講師團(時任總書記的胡耀邦倡導的),到湖北孝感地區(qū)南部的漢川支教。
他被安排為其中一個培訓班的班主任,教英語和計算機。學生都是比他大三五歲的鄉(xiāng)長鎮(zhèn)長。向克堅不是師范出身,更沒有執(zhí)教經(jīng)歷,所以教育教學和班級管理的工作基本在摸索中進行。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教育情懷也逐漸萌芽了。
那時,每天早上,向克堅看著鄉(xiāng)村老師劃著小船去接漁民的孩子,傍晚時分再把孩子一個一個地送回去。如果漁民當天收成不錯,就會贈給老師幾條魚,收成不好就只能報以歉意的苦笑。學校的老師就靠著家長送的水產(chǎn)糊口養(yǎng)家。他們?nèi)諒鸵蝗?,心甘情愿地撐著船,往返于“學?!焙蜐O家之間,為孩子們搭起了通向未來的橋梁。
向克堅說,嘉祥要培養(yǎng)的“好學生”,絕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是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和卓越領(lǐng)導力的人。圖為考上哈佛的學生顧灝洲與向克堅董事長合影
向克堅和學生社團成員在一起
向克堅那時便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倘若有朝一日涉足教育,一定不讓我們的老師為生計而奔波。
對于錢的事情,嘉祥從來沒有讓老師們失望。不止如此,向克堅還兌現(xiàn)了他曾對余軍說過的那句話——“這個學校的未來是屬于你們”——2015年,在向克堅的主導下,嘉祥教育啟動股權(quán)改革,推行“合伙人制”,讓老師們真正成為嘉祥的主人。
向克堅這樣總結(jié)嘉祥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個人的嘉祥,第二個階段是管理團隊的嘉祥,第三個階段是嘉祥人的嘉祥。最終,向克堅要辦百年嘉祥,一個屬于全社會的嘉祥。
從2006年到2016年,十年大浪淘沙,一大批民辦學校銷聲匿跡,包括當年與嘉祥同時興辦的多所學校。嘉祥活下來了,不但活下來,這十年還是飛速發(fā)展的十年。
2009年,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建立了第一所分校,成華校區(qū)。截至目前,嘉祥布局遍及川內(nèi)4市9區(qū),共計運行幼兒園6所、小學7所、初中6所、高中6所、國際高中1所,在校學生20000人。如今,嘉祥已成為集K12基礎(chǔ)教育、課外培訓、國際教育、教育服務(wù)為一體的大型民辦教育集團。
2016年,國家出臺《關(guān)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有關(guān)民辦學校營利與非營利的問題引人關(guān)注。十多年前,嘉祥剛成立時候,民辦教育還是新鮮事物,如今,資本市場的更進一步介入,讓民辦教育的體系越來越龐大的同時,也亂象叢生。
對于“嘉祥是否上市”,很多人在觀望,其中包括嘉祥的教師和家長群體。向克堅因時而動,給所有人吃了一顆定心丸:嘉祥教育主體永遠不上市——“我不希望將一個塑造下一代思想和靈魂的事業(yè)輕易交給一切以利潤為導向的資本市場手中?!?/p>
從最初的“賣土地保學校”至今,嘉祥充分詮釋了什么是對“教育初心、教育品質(zhì)”的堅守。多年來,嘉祥從未將房地產(chǎn)業(yè)、服務(wù)業(yè)與學位捆綁;學校辦學結(jié)余全部用于教育,向克堅提出“不從教育拿走一分錢”;為保證教育主體不受影響、不冒風險,整個集團公司的運營以穩(wěn)健為策略;在穩(wěn)健的基礎(chǔ)上探索多樣化經(jīng)營,以此收益來補貼學歷教育的高品質(zhì)運營,形成良性循環(huán)……
2018年,嘉祥提出了“打造嘉祥好教育”概念。從“大教育”走向“好教育”,是嘉祥對“不忘優(yōu)質(zhì)教育初心”的進一步回應(yīng)。
所謂“好教育”,即好校長、好學校、好教師、好學生。什么樣的學生是“好學生”?在一次職工大會上,向克堅曾向全體教職工提問:“有人說,中國的教育,更多是為族群、血緣負責,中國的教育,不過是在訓練與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你們同意嗎?”
向克堅不同意!他說,嘉祥要培養(yǎng)的“好學生”,絕不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我一直認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和卓越領(lǐng)導力的人,才是真正的社會精英?!?/p>
當下人人都提“全人教育”,向克堅認為,真正的“全”,是“全人類”的“全”——“每一代人都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長,在一個文明的基礎(chǔ)上追求更高層次的文明。”而真正的“全人教育”,是“自然、完整、社會”的教育——一個人,首先應(yīng)該自然地生長,自己去面對挫折和磨難,去經(jīng)歷屬于自己的完整人生階段,“一步一步地朝高處走,最終這個高處應(yīng)該落腳到對社會的擔當和價值體現(xiàn)?!?/p>
嘉祥首先用自己的行動做出了示范。
2018年6月,嘉祥教育集團和小金縣政府簽訂了教育精準扶貧協(xié)議。嘉祥在小金中學開辦“嘉祥理科實驗班”,派出了以杜愛虎老師為領(lǐng)隊的優(yōu)秀教師共10人,長期駐扎小金(至少3年),在當?shù)嘏嘤齼?yōu)質(zhì)“樣本”,推動當?shù)亟逃l(fā)展。
向克堅堅持不以單純捐款方式做公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意味著資金、時間、精力的更大投入。他自己每年都會親自去小金,每次去不是走馬觀花,他跟老師們座談,跟同學們座談,也到學生家里做家訪。疫情期間,學校都通過在線課程的方式復課,向克堅又打電話關(guān)心小金學生的復課情況,家里是否有手機、電腦等。
有企業(yè)家問向克堅,你每年花這么多錢、時間和精力在這件事情上,全天下需要幫助和支持的人何其多,為什么要選擇小金?向克堅的回答很簡單:“是緣分,我接觸了小金的學生,有這份緣分,就有了責任。更何況,于小金的學生而言,我花1500萬幫他們四年,可能就改變了他們的一生。只要嘉祥還存在,就有這份責任?!?/p>
嘉祥外國語學校還以教師學生為主導,成立了“環(huán)衛(wèi)子女支持基金”,引導學生關(guān)心關(guān)注身邊的弱勢群體,并由此衍生出全員參與的“環(huán)保志愿者行動”,讓每一個學生走上街道,走進社區(qū),宣傳環(huán)保。蔣濤說,“我們每做一件事情,要把它做透、做寬,如果只是捐點錢,那能起多大作用?要讓我們的學生、我們的老師全員參與,讓大家通過實際行動對這件事情、對責任和擔當有深入的理解,這才是我們的目的?!?/p>
“為生活美好、社會吉祥而努力”,多年來,嘉祥公司的理念從不曾改變。
向克堅又講起奶奶的故事。老人家是災(zāi)荒年去世的,去世之前,哪怕家里只剩下一碗飯,她遇見乞討者昏厥在自己家門口,也會把飯端給乞討者吃。
向克堅沒有和奶奶一起生活過,老人家這種“待人以善、真誠幫助他人”的精神卻傳遞下來,深刻地影響著他。
向克堅曾與企業(yè)家朋友們討論“傳承問題”,有人說想留給每個子女5-10億元作為發(fā)展基礎(chǔ)。向克堅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說,“我們傳承給后代的不應(yīng)該是金錢,或者‘一臺印鈔機’”,而應(yīng)該是自己經(jīng)年沉淀下來的思想,對生命意義的理解,一種精神,一些品質(zhì)和一份對社會的擔當?!?/p>
2015年在加拿大,向克堅與太太、女兒商量,是否在滿足一家人生活基本品質(zhì)、孫兒學業(yè)經(jīng)費的情況下,把其他財富都用于教育,向家不求回報。當時女兒向薇薇說了一句關(guān)鍵性的話:“爸,跟著你的內(nèi)心走,做你想做的事情!”向太太也附議。這一對話堅定了向克堅發(fā)起嘉祥股份制改革的決心。
向克堅最崇敬的教育家是晏陽初先生,正如晏先生所做的那樣,在向克堅心中,嘉祥的成功,是要給社會留下一種精神。嘉祥,要成為“優(yōu)質(zhì)教育的代名詞”。
什么是“嘉祥精神”?向克堅說,“二十年前確定的‘為生活美好、社會吉祥而努力’的理念,是同學們在離開嘉祥后,把母校對你們的教育、影響轉(zhuǎn)化為對這個社會各行各業(yè)的影響,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人類的發(fā)展和進步所做的貢獻。嘉祥精神的塑造,應(yīng)該在你、在我,在每一位嘉祥學子的踐行中?!?/p>
臨走,記者問向克堅,教育使人向真向善向美,如果一定要從“真善美”中選一個,您覺得哪個更重要?
向克堅絲毫沒有猶豫,說,真!善也好,美也好,如果沒有真作為底色和基礎(chǔ),善不可長久,美更不可持續(xù)。只有保持了本真,堅守了本真,才會支撐起后面的美和善。只有真實的,才可能永駐。比如人與人之間交往,不管這個人有多善良多美麗,但是他不真實,你會跟他交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