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麗
(河南省蘭考縣中心醫(yī)院內(nèi)三科,河南 蘭考 475300)
冠心病心絞痛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心源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前期發(fā)展階段,發(fā)生主要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關(guān),導(dǎo)致血管腔狹窄、阻塞、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還可能引發(fā)心肌缺血缺氧[1-2]。本研究中西藥合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痰濁阻痹證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16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8例。試驗組男32例,女26例;年齡51~78歲,平均(65.26±5.79)歲;病程1~13年,平均(6.73±2.49)年;心絞痛分型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33例,穩(wěn)定型心絞痛25例。對照組男30例,女28例;年齡52~79歲,平均(65.52±5.46)歲;病程1~14年,平均(6.65±2.81)年;心絞痛分型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34例,穩(wěn)定型心絞痛2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jīng)心電圖等臨床檢查確診為冠心病心絞痛,且符合《冠心病心絞痛主要證型的辨證診斷標準》中痰濁阻痹辨證分型[3];②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合并主動脈狹窄、重度高血壓;②嚴重肝、腎功能障礙;③嚴重精神障礙;④對研究相關(guān)藥物成分過敏;⑤臨床資料不全。
兩組均予鈣通道阻滯劑、他汀類藥物、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常規(guī)治療。另予以硝酸異山梨酯(三才石岐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40205)10mg,口服,日3次。
試驗組加用豁痰化瘀湯治療。藥用九香蟲7g,瓜蔞皮10g,川芎10g,甘草5g,丹參10g,桃仁7g,半夏15g,赤芍10g,牛膝10g,薤白15g,紅花7g,當歸10g,柴胡10g,枳殼10g。日1劑,水煎至400mL,1次200mL,早晚溫服。
兩組均持續(xù)用藥28天。
顯效:心絞痛癥狀消失,心電圖顯示R波為主的導(dǎo)聯(lián)ST-T改變均恢復(fù)正常。有效:心絞痛癥狀較治療前顯著改善,心電圖顯示R波為主的導(dǎo)聯(lián)ST段壓低或T波倒置恢復(fù)正常。無效:未達“有效”標準。
治療前后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心絞痛持續(xù)發(fā)作時間、硝酸甘油用量。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
用SPSS23.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顯效31例,有效23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3.10%;對照組顯效19例,有效24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74.14%。總有效率試驗組高于對照組(χ2=7.616,P<0.05)。
兩組治療前后心絞痛癥狀及消酸甘油用量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絞痛癥狀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絞痛癥狀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較 (±s)
組別 例 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次) 心絞痛持續(xù)時間(min/次) 硝酸甘油用量(mg/周)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58 7.39±1.54 2.94±0.97 6.15±1.14 1.96±0.58 7.12±1.26 3.15±0.86對照組 58 7.25±1.68 5.72±1.26 6.33±1.08 3.42±0.97 7.05±1.43 5.02±1.04 t 0.468 13.315 0.873 9.838 0.280 10.553 P 0.641 <0.001 0.385 <0.001 0.780 <0.00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 (mmol/L,±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 (mmol/L,±s)
時間 組別 例 HDL LDL TC TG治療前 試驗組 58 1.16±0.27 3.35±0.74 6.62±2.17 3.19±1.24對照組 58 1.26±0.41 3.19±0.96 6.43±2.04 3.45±1.19 t 1.551 1.005 0.486 1.152 P 0.124 0.317 0.628 0.252治療后 試驗組 58 2.08±0.52 1.62±0.53 4.12±1.28 1.19±0.42對照組 58 1.75±0.36 2.38±0.64 5.26±1.39 2.15±0.96 t 3.974 6.965 4.595 6.977 P <0.001 <0.001 <0.001 <0.001
冠心病心絞痛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發(fā)病率高,約占全球冠心病14.4%,且病程長,病情反復(fù),病死率較高,影響患者健康生活[4-5]。硝酸異山梨酯是臨床治療心絞痛首選藥物,通過作用釋放NO,激活鳥苷酸環(huán)化酶,松弛血管平滑肌,引起冠狀動脈擴張,緩解心肌缺血癥狀,且能擴張靜脈,降低心臟收縮前負荷,從而使心肌耗氧量降低,緩解心絞痛癥狀。但是,其不良反應(yīng)較多,長期大量使用,易出現(xiàn)反射性脈搏加快、血壓降低、心動過緩等。
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yī)“心痛”、“胸痹”等范疇。《金匱要略》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心痛者其陰弦故也”,可見冠心病基本病機為陰弦陽微,上焦陽虛,陰邪上乘,胸陽閉塞,不通則痛,加之飲食不節(jié),脾胃受損,痰濁內(nèi)生,脈道阻滯,故致痰濁阻痹[6]?;硖祷鰷珵橹委熖禎嶙璞宰C代表方。方中丹參活血祛瘀、止痛,紅花散瘀止痛、活血通經(jīng),當歸活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瓜蔞皮利氣寬胸、清肺化痰、散結(jié)消腫,赤芍活血化瘀、清熱涼血、止痛,九香蟲理氣止痛,薤白行氣導(dǎo)滯、通陽散結(jié),川芎行氣祛瘀、活血止痛,半夏化痰消痞,桃仁活血祛痰,枳殼、柴胡疏肝理氣,甘草清熱祛痰、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理氣止痛、溫陽散寒、化瘀消痰之功?,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瓜蔞能降低血脂水平、保護血管內(nèi)皮功能,抑制脂質(zhì)沉積,預(yù)防動脈粥樣硬化;丹參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預(yù)防血栓形成,改善心絞痛癥狀;桃仁具有抗凝血、抗直栓、改善血流、抗炎、鎮(zhèn)痛作用;紅花具有興奮心臟、降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降血脂、抗凝血作用,能改善外周微循環(huán)障礙,提高耐缺氧能力;川芎能抑制血管收縮,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血氧供應(yīng),降低心肌耗氧量,且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預(yù)防血栓形成,緩解心絞痛[7]。
綜上可知,中西藥合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痰濁阻痹證效果較好,能緩解心絞痛,改善血脂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