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創(chuàng)奇
(河南省平頂山市中醫(yī)醫(yī)院兒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屬于臨床兒科多發(fā)心臟疾病類型,主要是由于多種病毒引起彌漫性、局灶性心肌細胞變性或壞死,導致一系列心肌損傷、心功能障礙,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治療[1]。本研究自擬健脾寧心湯聯(lián)合1,6-二磷酸果糖治療VM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VM患兒,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女12例,男18例;年齡1~11歲,平均(7.96±1.11)歲;病程3~10天,平均(5.27±0.74)天。對照組女13例,男17例;年齡2~12歲,平均(8.23±1.02)歲;病程4~10天,平均(5.42±0.65)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臨床表現(xiàn),經(jīng)心電圖、實驗室檢查證實為VM;②伴有不同程度乏力盜汗、心悸氣短等臨床癥狀;③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診斷標準(修訂草案)》中VM西醫(yī)診斷標準[2];④符合《中醫(yī)內(nèi)科常見病診療指南(西醫(yī)疾病部分)》中VM中醫(yī)診斷標準[3];⑤臨床資料完整;⑥患兒監(jiān)護人均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因其他疾病而致心肌損傷;②合并其他心臟疾??;③存在本研究相關(guān)藥物過敏或禁忌;④參與研究前接受其他相關(guān)治療;⑤臨床資料缺失。
兩組均給予營養(yǎng)心肌,抗病毒,臥床休息等常規(guī)對癥支持治療。給予1,6-二磷酸果糖(Biomedica Foscama Industria Chimico Farmaceutica S.p.A.,批準文號H20150004)100~250mg/(kg·d),靜脈滴注,日1次。持續(xù)治療2周。
研究組加用健脾寧心湯。藥用黃芪15g,金銀花15g,柴胡10g,黨參15g,麥冬15g,茯苓9g,生地黃15g,丹參10g,柴胡10g,升麻10g,玄參10g,苦參9g,甘草10g。水煎取汁,1劑100mL,1日1劑,日3次。持續(xù)治療2周。
檢測方法:采集空腹靜脈血3mL,離心處理,離心速率為3000r/min,持續(xù)10min,取上清液,保存待檢。采用購自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心肌酶譜類測定試劑盒檢測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脫氫酶(LDH)水平,操作步驟嚴格遵循說明書。
心功能指標:治療前、治療2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GE公司,型號為LOGIQ-7)進行檢查,計算每搏輸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
心肌酶譜相關(guān)指標:兩組治療前、治療2周后血清CK、LDH、CK-MB水平。
用SPSS22.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基本治愈:乏力盜汗、心悸氣短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實驗室指標、心電圖復常。有效:臨床癥狀、實驗室指標、心電圖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實驗室指標、心電圖無改善,或加重。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SV(mL) LVEF(%)治療前 治療2周后 治療前 治療2周后研究組 30 51.73±6.29 77.56±5.13*55.10±3.19 68.72±4.02*對照組 30 52.44±7.05 64.28±4.72*55.74±3.81 61.15±3.63*t 0.412 10.434 0.705 7.655 P 0.682 <0.001 0.483 <0.001
兩組治療前后心肌酶譜相關(guān)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心肌酶譜相關(guān)指標比較 (IU/L,±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心肌酶譜相關(guān)指標比較 (IU/L,±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CK LDH CK-MB治療前 治療2周后 治療前 治療2周后 治療前 治療2周后研究組 30 380.24±25.16 142.08±17.32* 480.57±40.36 248.11±35.24* 43.09±6.10 17.85±4.69*對照組 30 375.68±22.19 216.19±20.08* 475.24±38.15 306.17±31.46* 42.15±5.77 24.38±5.04*t 0.745 15.307 0.526 6.732 0.613 5.195 P 0.460 <0.001 0.601 <0.001 0.542 <0.001
VM屬于小兒常見非特異性心肌病,通常是因心肌細胞感染埃可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種病毒引發(fā)炎癥浸潤,導致心肌缺血,從而造成心肌細胞氧化、變性、壞死,對患兒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4]。目前,臨床治療VM患兒多給予抗病毒、營養(yǎng)心肌等對癥治療方案,缺乏特效療法。1,6-二磷酸果糖屬于機體糖代謝過程中的中間產(chǎn)物,具有調(diào)節(jié)機體代謝通路作用,可作用于細胞膜,強化其穩(wěn)定性,亦可抑制鉀離子外流,降低心肌細胞興奮性,改善心肌傳導,從而達到保護心肌的目的[5]。同時,1,6-二磷酸果糖在改善心臟舒張、收縮功能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降低心肌細胞損害程度,改善心功能?;诖?,在1,6-二磷酸果糖基礎上給予健脾寧心湯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兩者聯(lián)合療效顯著。
中醫(yī)理論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一旦邪毒由表入里,內(nèi)舍于心,便可心脈痹阻,脾陽、脾氣虛損不足,久之耗氣傷陰,最終導致氣血、陰陽俱損,故當以溫脾陽、補心氣之法作為治療原則。健脾寧心湯方中黃芪、白術(shù)益氣健脾,連翹、金銀花清熱解毒,黨參益氣、生津、健脾,苦參清熱燥濕,茯苓健脾寧心,生地黃養(yǎng)陰生津、清熱涼血,玄參、麥冬養(yǎng)陰清心解毒,柴胡、升麻升舉陽氣、解毒,丹參清心安神、活血止痛,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寧心之效[6]。
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治療2周后,研究組SV、LVEF水平高于對照組,血清CK、LDH、CK-MB水平低于對照組,可見健脾寧心湯聯(lián)合1,6-二磷酸果糖可明顯提高心功能,改善心肌酶譜?,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丹參具有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作用,黃芪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茯苓具有改善心肌缺血作用[7-8]。因此,健脾寧心湯聯(lián)合1,6-二磷酸果糖治療可從不同藥理作用、不同途徑改善心功能,有利于加快心肌酶譜相關(guān)指標恢復。
綜上可知,健脾寧心湯聯(lián)合1,6-二磷酸果糖治療VM療效較好,可明顯提高心功能,改善心肌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