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麗
不停地整容,以達到自己心中“完美”的樣子;感覺身材總是不完美,看到肚子上的肉感覺無法見人,從而過度節(jié)食或運動;一句話理解不了,就感覺自己學得不夠好,對自己失去信心;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便無法開始進行某項工作……這一切都和完美主義有關。
加拿大心理學家戈登·弗萊特和保羅·休伊特提出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完美主義:“自我導向型”“他人導向型”和“社會期許型”。
“自我導向型”完美主義者往往在工作中對自己有過高的標準,因此往往也會有較大的壓力和焦慮情緒,對自己的錯誤、缺陷和局限性較難以忍受,當此類型的個體面對失敗或生活打擊時,有時候會陷入抑郁之中。
“他人導向型”完美主義者對他人有較高的要求、標準和評判,容易導致在社交過程中被拒絕。
“社會期許型”完美主義者認為環(huán)境和他人對自己有較高的要求, 他們獲得價值感的方式來源于對社會評價和期許的滿足。
巴斯大學的托馬斯·柯倫和約克圣約翰大學的安德魯·希爾分析了4.1萬名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學生在1989—2016年完成的多維完美主義量表的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三種類型的完美主義都在上升,其中“社會期許型”增長幅度最大。
在過去30年,完美主義變得越來越普遍,年輕人對自己和他人有著更高的要求,這和逐漸增加的社會壓力和社交媒體的壓力有關。在各種社交媒體中,人們傾向于去展示社會贊許和美好的一面,從而獲得社會和他人的贊揚與認可。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卡琳娜·林伯格和他的同事們分析了284項研究,發(fā)現(xiàn)飲食失調(diào)、焦慮、強迫癥和抑郁癥患者的完美主義程度高于其他人,那些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更有可能被診斷為患有各種心理疾病,同時完美主義也與自殺有一定相關性。
英國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以賽亞·伯林在1979年出版的《我生活的三個組成部分》一書中寫道:最古老、最令人著迷的愿景,也許是世界上存在一個完美社會——全然正義、全然快樂、完全理性,人類所有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都唾手可得。
在心理咨詢的臨床工作中發(fā)現(xiàn),完美主義者追求十全十美,希望行為結(jié)果都是好的,他們對自己或他人有著過高的期待。
這種過高的標準與人在幼年時期心中“理想化”的、完美的父母有關。在幼年時期,孩子認為父母“無所不能”,什么都可以做到。隨著年齡增長和身體心理發(fā)育,兒童越來越可以接受父母并不是神,而他們自己也不是“世界的中心”這一觀點。適度的挫折可以幫助兒童區(qū)分想象和現(xiàn)實,通過忍受挫折實現(xiàn)成長。隨著面對和處理越來越多的挫折,孩子們可以接受自己和父母及他人都是有局限性的。這一個過程也是一個“去理想化”的過程,意味著個體可以忍受一定的缺陷、失誤和挫折,可以不必事事完美、盡如人意。
但不論是“自我導向型”“他人導向型”還是“社會期許型”完美主義者,都很難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局限性,他們的“去理想化”過程似乎沒有發(fā)揮出作用。成年后的他們還跟孩童時一樣,不接受犯錯和瑕疵,一旦出現(xiàn)差錯,便會產(chǎn)生強烈的羞恥感、無力感和脆弱感。
除了“理想化”之外,完美主義的另一個成因是對“不夠好”這一焦慮的防御。從嬰兒期開始,人們不斷接受父母和外界環(huán)境的要求和評價,這些生命早期的評價和養(yǎng)育,促進了自戀的發(fā)展和成熟,同時也帶來了被評價、被比較的焦慮。“不夠好”意味著自戀受損,意味著有可能不被喜歡,意味著有一定的危險。不論有多成功,都不能充分自我肯定,于是陷入一輪又一輪的焦慮中。只有達成及其嚴苛的標準,才算成功,才肯定自我。他們往往內(nèi)心充滿了沖突,一方面渴望被肯定,另一方面渴求活出自我。于是在這樣的沖突中,無法著手做事。
我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朋友,事事力求做到完美。他確實很成功,但他不快樂,而且最近身體上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他說自己“從小事事就力求完美”,每次見到他,都感覺他處在焦慮和壓迫中,無法放松地享受當下、自由地生活。
越完美就越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越需要完美。在這個循環(huán)中,腳步變得越來越快,人也越來越累,越來越多地透支著健康和生命的活力。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蘭克說:“生的恐懼是向前發(fā)展成為個體的焦慮,而死的恐懼則是向后退化失去個體性的焦慮,困在這兩種恐懼中,個體終其一生在其間來回搖晃。”
人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每個人在身體、智力、家庭教育、自我能力或后天環(huán)境等方面都是不完美的。許多孩子感到不論自己取得多好的成績,他們的父母都不滿意,覺得還“不夠好”;孩子們希望自己是好的,但怎么好法,到達什么程度,連他們自己也不清楚。
人無完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警惕自己的完美主義傾向。無論“完美的母親”還是“完美的孩子”都是可怕的?!白銐蚝玫哪赣H”一定是可以犯錯的母親,絕不是一個完美的母親。孩子可以敢愛敢恨,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也能寬容地接受自己的不足。美國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認為,“足夠好的母親”能夠滿足嬰兒的全能感和自戀的需要,可以幫助嬰兒看到真實的自己,慢慢幫助弱小的自我獲得力量、自我體驗的真實感、內(nèi)在現(xiàn)實感和意義感,這樣生命才得以展開,可以去創(chuàng)造、去愛。
如果你的完美主義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生活,那么無須改變;但如果它讓你裹足不前,達不到某個標準就不斷自責的話,就需要給自己“無條件的愛”和關照,尊重自己的內(nèi)心和節(jié)奏,不要被焦慮追趕著前行。失控也可以讓人生充滿驚喜,錯誤也可以幫助人成長。
每個人都值得被愛,不是因其多么偉大,而是作為人的存在就值得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