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婷
摘? 要:高質量的課堂教學一直是教師不斷努力的方向。因此,為了實現課堂高效教學。在物理學習中,需要教師改進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重難點,通過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精選設計問題、開展趣味實驗、注重課堂評價以及課后分層教學等方式,為學生開展教學。能讓學生擺脫原有低效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出學習物理的樂趣,學生也愿意加入到學習活動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知識探究、實驗操作、創(chuàng)新想象等能力,實現學生物理綜合素質的提升。下面,本文就對初中物理有效的教學方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研究策略
物理教學需要學生背誦大量的物理原理、熟練操作物理實驗以及其他的文化常識。隨著學生年紀的不斷提升,需要背誦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這會給學生造成不小的學習壓力。與此同時,部分教師依然保留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為了讓學生考取優(yōu)異的成績,會讓學生反復地背誦課堂的重點和難點,學生沒有機會培養(yǎng)知識探究、實驗操作、創(chuàng)新想象等能力,在低效的學習方法的束縛下難以提高學習效率。這樣容易降低教學質量,無法完成教學目標。因此,改進初中物理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進一步發(fā)展的關鍵措施。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能夠主動學習都是基于學生的興趣使然,只有讓學生激發(fā)出學習的樂趣,學生才會自愿加入到學習活動中,實現學習效果的提高,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實際的學習中,物理教學需要學生背誦大量的物理原理。由于學生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會直接從文本的表面進行記憶。這樣的學習方式容易讓學生出現知識以往、遺漏和混淆,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樂趣。而情境創(chuàng)設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能把不易理解的知識轉化為易于學生掌握的動畫,并貯存在學生的記憶中。學生可以在課后經常進行回想和記憶,實現對物理知識的重復記憶。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重難點,為學生開展物理情境教學活動,讓學生培養(yǎng)出學習物理的樂趣,學生也會自愿加入到學習活動中,為有效教學打造基礎。
例如,我們以《電生磁》這部分物理內容的教學為例。在物理學習之前,教師先從互聯網搜集和本節(jié)課有關的教學內容。如,視頻《磁懸浮列車》等。在物理學習中,教師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想一下,在你們的印象中,列車是靠什么產生動力的呢?煤炭?汽油?你們回答的都對。但是,你們有沒有見過靠電產生動力的列車呢?現在我們就看看磁懸浮列車的奇妙之處。”接著教師將視頻播放給學生。學生看完磁懸浮列車之后,會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樂趣,都想知道其中的工作原理。這個時候,教師就為學生開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掌握。運用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培養(yǎng)出學習物理的樂趣,學生也會自愿加入到學習活動中。這樣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生記憶知識也高效起來了。
二、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問題設計是實現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學生的自主思考、思維拓展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好奇心強是一大特點,在面對未知問題的時候,都想了解其中的原因,也會有問不完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有效利用這種特點。在物理學習中,為學生設計物理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讓學生在問題中找到答案,增強學習效果。
例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快的掌握本文中的教學知識點,教師就為學生設計相關的物理問題。我們以《能量的轉化和守恒》這部分物理內容的教學為例。在物理學習中,教師提出物理問題讓學生回答:“同學們,想一想。冬天天冷了,人們?yōu)槭裁匆Σ岭p手?會給人產生什么樣的感覺?可能會有永動機嗎?給出你的理解和建議?!碧岢鑫锢韱栴}之后,可以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讓學生結合教學器材進行小組實驗。當然,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讓學生正確使用教學器材來找到問題的答案。運用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有助于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整體提升,進而掌握教學重難點,實現教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開展趣味實驗,快速掌握知識要點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實驗探究,能強化學生物理原理的掌握能力。但是,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開展物理實驗的時候,通常是由教師先展示相應的物理過程,然后讓學生進行操作和總結。這樣的實驗方式,學生缺乏對實驗環(huán)節(jié)的理解,不利于教學重難點的掌握。因此,在物理實驗學習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趣味實驗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親自體驗實驗的樂趣性,進而有效掌握教學重難點。
例如,為了讓學生有效掌握相應的教學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實驗動手操作中,掌握知識。我們以《串聯和并聯》這部分物理內容的教學為例。在物理實驗學習之前,教師還是向學生提出物理問題:“現在我們需要設計兩個開關都能控制燈的開關,但是這兩個開關的位置不能在一起,請同學們積極思考,如何設計?”當學習聽到問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畫出設計圖,再進行實驗。然后,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發(fā)現,只要將開關放到并聯電路上,燈泡放在串聯電路上,無論開合哪個開關,都可以讓燈泡亮起來。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操作物理實驗,可以讓學生快速并有效的理解、掌握其中的物理知識,還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四、注重課堂評價,樹立學生學習自信
樹立學生自信也是實現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學生自信感需要教師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要及時鼓勵學生。才能讓學生獲得精神上的喜悅,也會增強學習物理的動力,讓自己自愿加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從而實現自信感的提升。因此,需要教師注重評價的過程,通過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及提升了學生學習自信感,還讓學生自己從不足中找到解決方法,從而有效改正。如,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一兩次成績的失利,出現不自信、學習動力不足等情況。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找到學生的進步點進行表揚,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的努力還是有效果的。這樣有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蛘撸處熢谠u價的時候,可以通過物理知識技能、物理問題解決、上課態(tài)度等多種方面進行評價,而不是從一方面評價。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從而樹立自信心,最終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五、課后分層教學,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
課堂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無法讓學生全面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并且學生的學習程度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會出現不同層次的學習效果。因此,在物理學習中,需要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分層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課后學習任務。
例如,我們以《歐姆定律》這部分物理內容的教學為例。在設計課后作業(yè)的時候,結合分層教學來為學生設計不同程度的作業(yè)難度。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就可以為學生設計基礎性的物理內容,以便讓學生有效掌握;對于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來說,在設計物理問題的時候,除了完成基礎性練習,還可以設計一些靈活性、生活性的問題,讓學生繼續(xù)提高。通過運用這樣的方式,這樣能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掌握符合自身發(fā)展需求的教學內容,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物理教學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教師既要讓學生學習豐富的知識,還要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通過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精選設計問題、開展趣味實驗、注重課堂評價以及課后分層教學等多種方法,學生能夠擺脫應試教育過于單一與固化的教學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生動的記憶和深刻的理解,并且在不斷的運用中保持物理學習的動力,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霜爽.新課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初探[J].新課程(上),2012(2):177-178.
[2] 葉文光.對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4):69-70.
[3] 吳麗.淺談初中物理有效教學[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6):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