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權堅
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經常遇到班上的作文學困生在寫作時有“抗旨”、“罷工”等的現(xiàn)象。教師問其原因,他們坦然地道出其中的一些原因:“不愿寫”、“不會寫”、“懼怕寫”等困惑。教師要幫助學困生解惑,確實是要多花一些心思、多想一些辦法。通過多次的作文課堂寫作輔導和練習,發(fā)現(xiàn)利用“多說多仿多改的方法”可以幫助作文學困生脫離“不愿寫”、“不會寫”、“懼怕寫”等的困惑,很好地幫助作文學困生脫困。
一、用“多說(交流)”的方法來脫離“不愿寫”的困惑
作文指導訓練課,教師應多培養(yǎng)學困生養(yǎng)成多說話(交流)的習慣,想辦法讓他們打開話匣子。
首先,加強口語訓練,培養(yǎng)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例如:利用作文訓練課的訓練學生的口語,練習一分鐘講述見聞,是要求學生代表在一分鐘內講述見聞,把見聞的時間、地點、人、事(起因結果)等作簡單的表述。通過這些的口語訓練,培養(yǎng)學生大膽進行口語交流,提高表達的能力,豐富寫作的題材,讓學生知道,自已有東西說話(交流)就有東西(材料)寫文章。
其次,加強寫語段(小短文)的訓練,夯實寫作的基礎。例如: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寫作實踐的片段作文:“以《我的好朋友》為題,寫一個200字左右的片段。”如果限定時間寫作,作文學困生肯定是寫不出像樣的片段。因為他們不知從何處下手,無從談起,無從下筆。這時,老師如果作適當?shù)囊龑?,如:向他們提問:?.你的朋友好在哪里?(關鍵詞提示:“好、有什么好”);2.你的朋友長得怎樣?(關鍵詞提示:俊俏丑樣、高矮肥瘦等);3.你的朋友的喜好是什么?(關鍵詞提示:喜歡什么、討厭什么等);4.你的朋友待你如何?(關鍵詞提示:怎樣對待你)”。通過這樣的提問,指引他們回答、說話,只要他們肯說話,嘰嘰喳喳地說,就打開了他們的話匣子,然后指導他們一邊說一邊寫,就是把自已說的寫下來。教師再引導他們組織好文字,理順語句,一篇小短文就這樣成了。所以用“多說”的方法會讓作文學困生動起他們的筆頭,脫離“不愿寫”的困惑,變“不愿寫”為“樂意寫”。
二、用“多仿”的方法來脫離“不會寫”的困惑
茅盾先生說過:“模仿可以說是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7掠质菍W習的最初形式?!狈聦懢毩暿翘岣邔W生作文能力的一條捷徑,也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所以說:作文訓練課就要做好語句和語段的仿寫練習。
首先,訓練句子的仿寫。作文練習仿寫句子的要點:模仿原句子的句型、字數(shù)、結構。要學會仿寫,就要學會替換,就是按照原句的語境替換一些詞語,原句子的句型、字數(shù)、結構等不變。
其次,訓練語段的仿寫。要精心指導學生學習、分析范文,找準和把握仿寫之“點”。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的第二自然段“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就有無限的趣味。”這段的仿寫要求:1.模仿全段的結構;2.模仿時文段必須出現(xiàn)“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3.用結構相同的新的短語或句子替換原文里面的短語或句子。(1)中層生和優(yōu)生可能這樣仿寫:“不必說藍藍的天空,青青的草地,高大的大榕樹,粉紅的玫瑰;也不必說小鳥在枝頭歌唱,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靈動的燕子在空中自由地飛翔。單是學校運動場的一角,有無比的快樂。”;(2)有一學困生是這樣仿寫的,印象較為深刻,我至今沒有忘記,他的仿寫是:“不必說苦惱的數(shù)學課,厭煩的英語課,枯燥的歷史課,嘮叨的政治課;也不必說班主任在周會課訓話,聽話的同學們伏在書桌上,苦等的下課鈴聲忽然從學校廣播站的喇叭里傳了出來。單是周會課的各學科的作業(yè)任務一項,就有無限的煩惱”。這個學困生根據自已的實情寫出了自已的心聲,而且仿寫得很好,教師當場給這個學困生仿寫的肯定和滿分的成績。
作文教學的實例證明,用“多仿”的方法是可以幫助作文學困生脫離“不會寫”的心理困惑,變“不會寫”為“也會寫”。
三、用“多改”的方法來脫離“懼怕寫”的困惑
教育家葉圣陶說:“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yōu)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改的能力”;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未成書之前,作者曹雪芹曾“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可見,作文的修改是至關重要的。怎樣指導學生開展自我修改作文呢?經過多次的作文評講課的實踐,通過運用“同桌互改——小組互改——教師點評”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習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首先,同桌互改。這是學生開展自我修改作文的“初改”。初改時,教師降低要求,指導和要求學生(同桌之間)先完成這“三部曲”:1.找文中的錯別字;2.找文中的病句;3.找出使用不正確的標點符號。
其次,小組互改。這是學生開展自我修改作文的“二改”。二改時,教師提高一些要求,同樣是要求學生(小組之間,6人合一小組)先完成這“三部曲”:1.繼續(xù)找出文中的錯別字、病句、使用不正確的標點符號;2.看文章的選材是否符合文章的中心;3.看文章的結構或表達方式是否合理,語句是否通順和準確。
第三,教師點評。這是學生開展自我修改作文的“三改”。教師點評時,教師也要先完成這“三部曲”:1.教師肯定“同桌互改”和“小組互改”的成績,并給與鼓勵;2.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同桌互改”和“小組互改”的習作(每個小組選幾篇有代表的習作),教師一邊展示一邊點評,指出“同桌互改”和“小組互改”時不夠完善的地方;3.多給作文學困生一些鼓勵,盡量在他們的習作找出亮點,加以肯定,讓他們感受到有一些成功感,增加寫作的信心,這樣是可以讓作文學困生脫離“懼怕寫”的心理困惑,變“怕寫”為“喜寫”。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實實在在地開展好學生互改互評的作文訓練,會有效的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讓學生喜歡上寫作,更是讓作文學困生將“苦寫”變成“樂寫”,徹底“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