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瑞科
(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羊川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73310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見多發(fā)的一種疾病,奶牛乳房炎發(fā)病率高,乳房炎的發(fā)生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目前,全世界約有2.2 億頭奶牛,其中1/3患各種類型的乳房炎。據國際奶牛聯(lián)合會資料統(tǒng)計,隱性乳房炎在產乳奶牛中的患病率達50%。西歐部分經濟發(fā)達國家奶牛隱性乳房炎發(fā)病率也高達25%。畜群調查表明,美國30%到70%的母牛至少有一個被感染的乳區(qū)。我國奶牛乳房炎的發(fā)生更高,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蘭州中獸醫(yī)研究所1980~1989 年對我國西北、華北、東北、中南、西南地區(qū)22 個城市32 個奶牛場的10371 頭成年泌乳牛進行了調查,臨床型乳房炎平均發(fā)病率為33.41%(9.7%~55.6%);并對其中 5 個地區(qū) 20 個奶牛場的3384 頭泌乳期奶牛進行了隱性乳房炎檢查。結果表明隱性乳房炎頭平均陽性檢出率73.91%(62.07%~93.95%),乳區(qū)平均陽性檢出率為44.74%(35.29%~72.81%),兩類乳房炎的發(fā)病率均高于國外報道。嚴重危害了奶牛業(yè)的發(fā)展。
甘肅省古浪縣黃羊川一奶牛養(yǎng)殖戶,現(xiàn)存欄5 頭奶牛,2019年11 月,有一頭 3 歲中國荷斯坦奶牛,產犢半月后出現(xiàn)食欲減退,體溫升高,擠奶時有抗拒反應,產奶量下降,乳汁稀薄,有凝塊,患病一側乳房上淋巴結腫大。另外,該場有3 頭奶牛產奶量下降,且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經檢察后未見其他疾病,調整飼料仍未見產奶量有所好轉。
乳房發(fā)紅,觸診質硬、發(fā)熱、疼痛,乳房內可摸到硬塊。乳汁稀薄如水,乳汁中含有絮狀物、乳凝塊,房淋巴結腫脹,食欲減退,體溫升高。
2.2.1 pH 測定
用溴麝香草酚藍試驗,主要試劑為47%酒精500mL,溴麝香草酚藍 1.0g,5%氫氧化鈉溶液1.3~1.5mL,攪拌混勻,呈綠色,pH 為 7.0。取被檢乳樣5mL,加試劑1mL,混合,觀察顏色反應。若呈黃綠色(pH6.5 以下)為正常乳,綠色(pH6.6)為可疑,藍色至青綠色(pH>6.6)為陽性。結果呈綠色,診斷為可疑。
2.2.2 氫氧化鈉凝乳檢驗法
4%苛性鈉溶液作為試劑,將載玻片置于黑色襯墊物上。先加被檢乳5 滴,再加試劑2 滴。用載玻片或火柴桿迅速將其擴展呈直徑2.5cm 的圓形,病繼續(xù)攪20s,觀察。乳樣事先經冷藏保存,則只加試劑1 滴[2],正常乳加藥后無變化,有乳房炎的乳汁,混合后變?yōu)檎吵砘蛐跗5贿m用于初乳及末期乳的檢驗。
判定標準
表1 4%氫氧化鈉反應判定標準
實驗呈陽性,初步判斷為乳房炎[3]
2.2.3 乳中體細胞檢查
用加州乳房炎試驗(CMT)法,試劑為氫氧化鈉 15g、烷基硫酸鈉(鉀)30~50g、溴甲酚紫 0.1g、蒸餾水1000mL[4],判定標準見表2。
表2 CMT 法檢驗判斷標準
實驗結果呈陽性,確診該場其余產奶量下降的奶牛患隱性乳房炎。
2.2.4 細菌學診斷
采取奶樣做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乳汁中有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桿菌、芽孢桿菌、放線菌等。
臨床型乳房炎的治療主要以抗菌消炎為主。首選抗生素,可采取局部乳房內給藥和靜脈注射等給藥方法。
先擠凈患區(qū)乳汁,將患區(qū)乳頭常規(guī)消毒后,在乳頭下端2cm 處系上一皮筋,而后將已消毒好并在末端連有新輸水器的透奶針緩緩插入系有皮筋的乳頭,然后從已吸入空氣的注射器的另一端將空氣注入患區(qū),注入后,用手捏住輸水器的末端,使已注入患區(qū)的空氣溢出,由助手將注射器重新吸入空氣后,再從輸水器的另一端接好注射器將空氣注入。如此往復,直至患區(qū)與腹底壁有清楚的界限,叩擊呈鼓音為止。如果沒有輸水器可用打氣筒代替。并與乳池抗生素法結合治療,先將乳池內注入抗生素,再用乳房送風法使其抗菌素均勻的擴散,又可通過送風法加大乳腺泡內的氣壓,壓迫腺泡內的毛細血管而起到止血作用。此法療效非常顯著[2]。用此療法治療3 天,奶牛病情得以控制,10 天后痊愈。
隱性乳房炎治療: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瘀為治則,方取消黃散加減:黃藥子30g、白藥子30g、知母 30g、黃芩 30g 、貝母 30g、枙子 30g 、連翹30g、金銀花40g 防風30g、蟬蛻20g、黃芪30 g、甘草15g,水煎取液,灌服。方中:黃藥子、知母、黃芩、枙子清熱瀉火為主藥,連翹、金銀花清熱散結為輔藥;貝母、防風、蟬蛻涼血散瘀,疏風消腫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并且,每天2~3 次,由下向上輕柔的按摩乳房,每次10~15 分鐘,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炎癥消散,但對于出血性的乳房炎和急性乳房炎發(fā)作期應禁止按摩。乳房高度腫脹,熱痛明顯時可用冷敷,冰敷和冷淋浴,以緩解局部癥狀。也可患部涂敷魚石脂軟膏,樟腦軟膏等,以減輕乳房腫脹。連續(xù)用藥4 天,5 頭患病奶牛全部治愈,治療效果明顯。
造成奶牛乳房炎的原因很多,有機械損傷、其他疾病誘發(fā)、病菌感染等。其中以病菌感染最為常見。由于每次擠完奶15s 后乳頭括約肌才能恢復收縮功能,關閉乳頭:在這15s 內,張開的乳頭孔極易受到環(huán)境中病原菌的侵襲.這是奶牛易患乳房炎的主要原因,該奶牛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有:不良的飼養(yǎng),產后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通過乳汁、血液和淋巴液侵入乳腺組織而引起;擠奶技術不當,機械擠奶時,負壓過高或抽動過速使乳頭黏膜及上皮發(fā)生損傷,乳房、乳頭消毒不嚴,未擠盡乳汁而使其在乳房內蓄積,給細菌侵入乳房創(chuàng)造條件。根據以上臨床診斷確診該3 歲荷斯坦奶?;寂R床性乳房炎。
在臨床上還有很多類型的乳房炎如(1)出血性乳房炎:在奶牛的發(fā)病初期,看到乳房發(fā)病區(qū)有紅腫現(xiàn)象。擠出的乳中有血液,有的呈粉紅色血樣或已凝結成血塊、血絲等。如果在初發(fā)期可以通過觸診診斷,即感覺乳房的彈性、軟硬及淋巴結大小的變化。特別是在擠奶時,病牛有抗拒擠奶的表現(xiàn),當擠凈乳后,觸診乳房有硬塊。還可以通過對乳中的成分化驗診斷是否由病菌所引起的出血性乳房[5](2)漿液性乳房炎:乳房感染源一乳區(qū)發(fā)病,偶見2 個乳區(qū)。病區(qū)乳房急劇發(fā)紅、腫大、硬結,但多與臨近分娩時乳房腫大相混,因此常不被注意。產犢后擠乳時即發(fā)現(xiàn)癥狀,患乳區(qū)皮膚紅色、紫紅色、堅硬如石、皮膚龜裂。視珍乳房浮腫波及下腹部及后肢,乳房疼痛,步行強拘,跛行,乳汁呈灰白色或黃色,呈濃汁樣,具腐臭味。出現(xiàn)全身癥狀者,體溫升高至40℃以上,食欲減退,精神沉郁。隨病程延長,患乳區(qū)膿汁狀乳汁逐漸減少,腫脹消退而萎縮,最后喪失泌乳能力[6](3)壞疽性乳房炎:在奶牛的發(fā)病初期,先可以靠視診觀察奶牛乳房的情況,隨著發(fā)病時間的延長,能看到乳房發(fā)病區(qū)有紅腫現(xiàn)象。嚴重出現(xiàn)下痢和脫水,出現(xiàn)全身癥狀。如果在初發(fā)期可以通過觸診診斷,即感覺乳房的彈性、軟硬及淋巴結大小的變化,特別是在擠奶時,病牛有抗拒擠奶的表現(xiàn),而所擠出的乳中有血液,有的呈粉紅色血樣。當擠凈乳后,觸診乳房有無硬塊。還可以通過對乳中的成分化驗診斷是否由病菌所引起的。(4)纖維素性卡他乳房炎:特急性的病歷奶牛突然食欲不振或廢絕,體溫升至41℃以上,弓腰努背,起立困難,呼吸急促,脈搏數(shù)增加;全身被毛逆立,肌肉震顫,反芻停止;下痢脫水;乳房全部腫脹,往往從腹下部腫脹至后肢;在乳房皮膚上形成紫紅色或蒼白色的不規(guī)則的變色部分,病變部位有涼感,其他部位出現(xiàn)發(fā)紅和熱感;被厭氧菌感染時,乳房皮下有氣腫,擠奶時可擠出氣體,被感染的乳房疼痛劇烈,乳量迅速減少,乳汁病初成水樣,以后呈血樣,有強烈的腐敗臭味[7]
在奶牛生產中乳房炎很容易發(fā)生,如不及早地預防,診斷,治療。就會導致產奶量下降,嚴重著甚至喪失泌乳能力。因此,對于奶牛乳房炎要及早地進行診斷治療。
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牛舍的設計要合理,保證陽光充足,牛床保持干燥,滲水性要好;排便盡量落入尿糞溝,減少糞便污染牛床。牛舍冬春季應注意保溫,夏季防暑降溫,注意通風,防止水氣過大。保持舍內的清潔并定期消毒,牛舍每天應清掃1-3 次,保證牛床干凈,冬天牛床和運動場最好鋪消毒后的麥秸、稻殼或鋸末等鋪墊物,地面、墻壁、欄桿、飼槽至少10d 應消毒1 次。飼料做到精粗青合理搭配,全面供應。建立青綠多汁飼料輪供體系,增加青綠、青貯料的飼喂量,以奶定料,按牛給料。每個季度普查1 次,對每頭成年母牛進行奶牛隱性乳房炎檢測,了解防治效果,及時制訂防治措施。對病情嚴重而療效不明顯的病牛要及時淘汰。這些牛經濟利用價值低,而且從乳中不斷排出病原微生物,成為感染源。
另外應該注意干奶期預防,奶牛干奶期向乳房內注入抗菌藥物的油混懸液可預防干奶期乳房炎。病牛單獨飼養(yǎng)擠乳應嚴格按衛(wèi)生要求,病乳集中處理,所用工具及環(huán)境要定期消毒。因乳房炎而失去泌乳者,必要時可以淘汰[8]。
擠奶前的乳頭藥?。呵逑慈榉繒r應用管道流水,且一牛一巾清洗,洗液內可加碘25-75mg/L,并在清洗不同牛之前洗手。藥浴的藥物種類要根據該牛群環(huán)境中常見的病原菌、擠奶程序、衛(wèi)生條件以及對正在流行的乳房炎的類型有透徹的了解。藥液可選用3%次氯酸鈉;0.5%的洗必泰;0.1%雷夫奴爾;0.1%新潔爾滅等[9]。擠奶前用藥液浸泡乳頭,然后停留3s 再用毛巾擦干。藥浴用于第一個和第二個泌乳期的乳牛最有效,注意經常更換消毒液,以免菌株產生耐藥性而影響消毒效果。
擠奶后的乳頭藥?。簲D完奶15s 后乳頭括約肌才能恢復收縮功能,關閉乳頭:在這15s 內,張開的乳頭孔極易受到環(huán)境性病原菌的侵襲.故擠奶后乳頭應立即消毒,使消毒液附著在乳頭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可大大降低乳房炎的發(fā)病率。選擇合適的擠奶機器設備,不合理的擠奶設備,可造成乳頭損傷或乳頭末端奶倒流,因而可誘發(fā)乳房炎。因而要選用合適的擠奶設備,可降低乳房炎的發(fā)病率。
研究表明奶牛產前21 天肌注1000IU 維生素E 和50mg 硒,產后乳房炎的發(fā)病數(shù)明顯減少;日糧中添加生化黃腐酸(BFA 粉),隱性乳房炎的檢出率下降5%,臨床乳房炎發(fā)病下降1.5%;日糧中添加銅、鋅能降低乳房炎的發(fā)病率;日糧中單獨添加或共同使用B- 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E、硒、鋅、銅等可增強機體對乳房炎的抗病力。
利用疫苗防治奶牛乳房炎有很多優(yōu)點:首先沒有藥物殘留問題;其次疫苗有助于降低乳腺感染的嚴重程度,控制亞臨床型乳房炎。目前研究較多的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大腸桿菌J5 疫苗等,蘭州獸研所研制出的乳牛乳腺炎多聯(lián)苗(A)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無乳鏈球菌、停乳鏈球菌有很好的免疫效果。
奶牛乳房炎是一種奶牛經常發(fā)生的疾病,是威脅奶牛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重要疾病。乳房炎的發(fā)生不僅與病原的侵入繁殖有關,而且與奶牛的生存的環(huán)境、飼養(yǎng)管理的方式方法、擠奶設備的正確使用保養(yǎng)、擠奶操作程序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要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保持牛體清潔;要加強管理,減少應激因素:加強擠奶衛(wèi)生,嚴格操作程序,其次還要做好干奶期的預防工作,及時治療和淘汰病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