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超
秧歌是北方民間小戲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張紫晨編著的《中國民間小戲》一書中將中國民間小戲分為六大系統(tǒng):花燈戲、花鼓戲、采茶戲、秧歌戲、道情戲以及其他戲曲。秧歌是六大系統(tǒng)之一。在最新的劇種普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中顯示,山西坐擁38個戲曲劇種,秧歌戲占9個,是眾多劇種樣式中占比最多的小劇種。其中,上黨地區(qū)的秧歌戲就有4個:壺關秧歌、沁源秧歌、襄武秧歌和澤州秧歌。
尤其是沁源秧歌,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起到了“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鼓舞廣大人民群眾斗志的作用。同時,沁源秧歌帶著社會發(fā)展不同階段的烙印,保留了各個歷史階段積存下來的東西,是歷史的一面鏡子,充分反映了各個時代的人文社會風貌、人民思想、感情、愿望和審美情趣。
地方民間藝術的產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經過長期的發(fā)展和復雜的演變而形成的。其中主要包括歷史、地理、人文、語言等諸多方面。秧歌由于自身的藝術特性,從產生到發(fā)展都具有很強的地域特征。它是地地道道起源于民間、發(fā)展于民間、升華于百姓舞臺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因地域不同,所以一般都以當?shù)氐孛蛱貏e的表演樣式命名,以此來區(qū)分秧歌戲之間的差別。山西秧歌戲目前有9種,它們形式各異,內容豐富,依照各地風俗不同,表演形式也各具特色。沁源秧歌正是沁源人民在日常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產生并逐步發(fā)展形成的。
上黨地區(qū)因地高勢險,自古為戰(zhàn)略要地,兵家必爭?!秶叩孛肌分羞@樣描述這片區(qū)域:“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所以古人稱這里為上黨。位于山西省東南部的沁源縣就隸屬于上黨地區(qū)長治市境內,與晉中、晉南、晉東南三地區(qū)的平遙、介休、靈石、霍州、古縣、安澤、屯留、沁縣等8縣(市)毗鄰。沁域之山峰合拱,林木參天,河流縱橫,溝深山高,從毗鄰縣看可說是鶴立雞群,因而鄉(xiāng)民無論到周邊何地都稱“下”,周邊縣人來沁皆稱“上”。
沁源全縣總面積2594平方公里,轄9鄉(xiāng)5鎮(zhèn),254個行政村,1224個自然村,近16萬人口,居住有漢、蒙、回、苗、白等6個民族,以漢族居多。沁源縣為黃土高原區(qū),受到長期以來的地殼運動,全縣劃分有河谷階地、丘陵、低山、中山等四個地貌區(qū)。地處沁河之畔的沁源縣溝淵地肥土沃,山嶺崖峻林綠,地上自然景觀迤邐秀美,地下礦產豐盛,自然資源豐富,可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為當?shù)厝嗣裉峁┝私^好的生活生產環(huán)境。淳樸率直的人民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繁衍于此,他們足不涉外,不事商賈,只是在此地帶放牧、狩獵、躬耕。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沁源北面鄰近晉中,南面挨著晉南,東面連接上黨,三處的地域文化都影響著沁源當?shù)鼐用竦奈幕顒樱炀土水數(shù)厝罕娢幕顒有问蕉鄻?,獨具特色。當?shù)刂饕顒佑校翰雀哕E、斗龍燈、耍獅子、跑旱船、打霸王鞭、扮社火、晉劇、秧歌、沁縣鼓書、打花鼓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縣里每逢廟會和節(jié)日,都有鄉(xiāng)村自樂班演出助興。到民國中期,縣內很多大村鎮(zhèn)都成立了自樂班。這些班社的成立為沁源秧歌的形成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作為一種廣泛流傳的民間藝術,沁源秧歌普及面大、形式多樣,它可獨唱、對唱、合唱、表演唱以及演出大、中、小型舞臺劇。演出場所多樣,室內庭院、街道廣場、草臺劇場、田間鄉(xiāng)野等無處不是演出場所,其內容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對比其他秧歌來看,仍然可以清晰地發(fā)掘出沁源秧歌的一些典型特征和本質屬性,以及生成、發(fā)展、流傳的規(guī)律。
秧歌民間性的直接表征就是顯著的地域特色,尤其表現(xiàn)在表演和音樂中。沁源因地處晉中、晉南、晉東南交界,又有不少從山東、河南、河北、湖北等地來的移民,因而其方言呈現(xiàn)出多元化色彩。比如沁源方言土語中:恓惶(表示可憐);好也也(表示哎呀);拾谷石(表示倒霉鬼);球閃、球沒捻(表示沒本事);紅流什不條(表示光身);賊球了(表示不順利);草機了(表示累了);蠻幾(表示土豆);板板(表示姥姥);件爺(表示姥爺);妖妖(表示背心);倒插插(表示衣服的口袋);聊窩各老(表示灶臺下面);黑槽五爛(表示骯臟);砍滿機(表示倒霉);日球怪(表示奇怪)等等。這些方言出現(xiàn)在秧歌戲里,起到了點綴和增加藝術效果的作用,使其更加生動、有趣,獨具特色。如《外號兒喚她》(大挑菜調)這首秧歌中:
家住沁源東關內吶哼咳
奴的名兒任玉梅
奴男人 常在外
吃煙耍錢不回來
咳啦哼咳
外號兒喚他爛黃菜
東隔壁有個張二嫂吶哼咳
自幼兒我倆結拜的
她今年 三十一
奴家今年二十七
咳啦哼咳
外號兒喚她咸菜碟
西隔壁有個王二嫂吶哼咳
自幼兒我倆處得好
人又好 手又巧
她的眉眼真不賴
咳啦哼咳
外號兒喚她人人愛
“咳啦哼咳”“外號兒喚他爛黃菜”“外號兒喚她咸菜碟”“外號兒喚她人人愛”都是典型的沁源方言,是人們在勞動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活語言。
沁源秧歌在語言藝術創(chuàng)作中,以沁源方言為主,唱詞或道白都是隨口而出,自然流暢,生動親切,通俗易懂且活潑俏皮,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唱詞中凸顯出山鄉(xiāng)人粗獷豪爽、大度包容、誠信義氣的特征,富有獨特的山鄉(xiāng)土味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沁源秧歌屬于曲牌體,句式結構多為四句式,體現(xiàn)著起、承、轉、合的規(guī)律。其唱詞合轍押韻,結構形式多為五言(2+3)、七言(4+3)、十字腔(3+3+4)或(3+4+3)、長短句等。章法、句法、節(jié)奏、韻律上都各具特點,在多樣中有規(guī)律,在規(guī)律中有變化。
沁源秧歌以當?shù)胤窖哉Z音為標準,曲調各有專名。不論哪個曲調,都可依曲填詞。其調式宮、商、角、徵、羽五調俱全,以宮調式和徵調式為主。旋律變化多樣,形成了有的高昂豪放,有的優(yōu)美悠揚,有的活潑詼諧,有的纏綿婉轉等,可表達各種情感。
現(xiàn)搜集到的沁源秧歌中有的是一曲一劇,有的是數(shù)曲聯(lián)套一劇。唱段是融合人物、場景等選曲,使唱詞借著音樂得到傳誦和感情上的補充。而音樂曲調的韻律,是以當?shù)胤窖詾闃藴?,借著唱詞有了更明確的主題形象,曲詞相得益彰,從而使戲劇情節(jié)達到更加完美的藝術境界。例如《十二月花》中的唱詞:
正月里甘草花出土發(fā)芽(喲嗬)
二月里(呀),開的是迎(呀么迎)春花(呀)
三月里桃杏花一齊開放(喲嗬,哎)
四月里生成了(那)蒺藜花(呀嗬嗨)
五月里麥子黃磨成白面(喲嗬)
六月里(呀),白蓮花藕斷絲(呀么)連(呀)
每句唱詞主要以十字為主,但并非是“齊頭齊尾”式。句式內有三個頓逗,前兩逗基本是三字一組,第三逗則字數(shù)不等。在唱詞的擺字方式上,有一字一音、一字二音和一字四音。唱詞結構與唱腔結構結合緊密,保持一致。
據(jù)山西博物院《全省館藏》記載,沁源出土有新石器時期的陶隕、夏代的石磬等伴奏樂器。說明沁源秧歌不僅源遠流長,而且保持了遠古唐堯時代的風度和氣派。在唐代,沁源民歌已興盛,有詞有曲,可唱可和。大部分民歌小調詞義與曲名相吻合,顯而易見是古代詩歌早期“以樂從詩”的模式;另一部分詞義與曲名相悖,顯然是隨著樂府音樂的發(fā)展,受宋詞元曲的影響,是“以詩從樂”的模式。
沁源秧歌中有平穩(wěn)婉轉、低吟小唱的敘事曲;有上下句結構、男女對唱、高昂起伏的山歌類曲調;有節(jié)奏歡快、詼諧跳動的曲調;有低沉悠揚的詠嘆類曲調;有適宜于男聲老漢演唱的中低音區(qū)的曲調。
“山西話”包括中原官話汾河片與晉中晉北晉語,還有廣靈冀魯官話,并分為六個區(qū)域:中區(qū)、西區(qū)、東南區(qū)、北區(qū)、西南區(qū)、東北區(qū)。沁源方言屬于晉語東南區(qū)。沁源縣在地理位置上毗鄰晉中和臨汾兩地。因此,它的方言也融合了晉中和臨汾兩地的語言習慣。所以,沁源秧歌不同音調各個結構層次均強調下降的走勢,這種旋律的聲韻與地域方言中的抑調語音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其中語言對音調的影響是毫無疑問的。
另外,唱詞中還十分重視用附加虛詞襯字的方法來潤色,如在唱腔中尾音加“呀”“哎”“啊”以及“那個”“呀得兒”“哎咳”等,在唱腔中經常見到,受到民眾的喜愛。演唱時以真嗓為主,假聲為輔,而這種假聲又是與上下滑音同時完成的,所以聽起來不鮮明。再如《十二月花》中的唱詞:
七月里珍珠花點點落地(喲嗬,哎)
八月里雞冠花繞紅滿院(呀嗬嗨)
九月里白菊花不怕寒霜打(喲嗬)
十月里(呀)松柏樹常青冬夏(呀)
十一月雪花飄來飄去(喲嗬,哎)
十二月開的是那雪里梅花(呀嗬嗨)
(吆嗨嗨嗨喲嗨嗨嗨嗨吼奴吼咿呀嗬哎喲喲)雪里梅花(呀嗬嗨)
其中,虛詞的運用在句子中雖然沒有具體的意思,但在演唱中起到了豐富音節(jié)、加重語氣的作用。由于較多使用了生活化和口語化的陳述,因而句式中詞構變化較多,各句不都是合轍押韻的。但當曲調揉進“呀”“喲嗬”等虛詞襯字的修飾潤色并結合當?shù)胤窖匝莩獣r,便產生了極為自然的感覺。這種對非具體化詞義的聲韻展示,大大豐富了秧歌的表現(xiàn)力。
沁源秧歌是勞動群眾的口頭藝術,主要靠口耳相傳。演員們除了演唱傳統(tǒng)長篇秧歌中的選段,其余很大一部分唱詞屬于即興創(chuàng)作。唱詞中常常運用比興、夸張、象征、擬人、對比、諧音等表現(xiàn)手法,語言精練含蓄,樸實而幽默,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1.以事寓理,比喻形象
沁源秧歌大都采用比興的手法,將重點落在最后一句。這是沁源秧歌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以事寓理,借物傳情,生動形象,意味深遠。例如《送行》中妹妹送哥哥的心情用“鋼刀摘心肝”進行了形象的比喻,表達了妹妹無奈與不舍之情:
忽聽哥哥下河南,如同鋼刀摘心肝。
你在外邊盡管放心,
(哎呦)小妹妹送你離家園。
哎呀哎呀呦,哎呦小妹妹送你離家園,
知心的話兒說不完。
2.高度夸張,想像豐富
沁源秧歌常常運用夸張的手法,借助于豐富的想像來強調和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征,進行放大描寫,起到引人注目、增強藝術效果的作用。例如《窮富人相隔千里》中的唱詞:
正月里是新年慶賀(呀)元宵,有錢人大街上把燈兒來,來瞧。為什么窮富人,相隔著千呀么里迢迢。
窮苦人各個愁心里(呀)煩惱,夜沉沉坐草房實實兒難,難熬。為什么窮富人,相隔著千呀么里迢迢。
一個社會的好壞,貧富差距雖然不是衡量的唯一標準,但卻是重要標準之一。尤其是在逢年過節(jié)之際,貧富差距就會給人以非常深刻的感受。唱詞表現(xiàn)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社會現(xiàn)實,一方面寫富人住在深宅大院、衣食無憂,披紅戴綠紅紅火火地鬧元宵,逍遙享樂;一方面寫窮人的愁苦貧困,寒棚草屋,艱難度日,無奈嘆息,用千里之差的夸張手法表現(xiàn)了貧富之間的天壤之別。
3.生動擬人,形象貼切
例如《沁河小調》中的唱詞就極富代表性: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
扁擔肩上磨,擔得都是歌。
祖輩唱山歌,流成大沁河。
歌兒養(yǎng)了我,越唱越快活。
4.象征類比,含蓄雋永
沁源秧歌中常常借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用來表現(xiàn)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其特點是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某種相似性,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內容得到含蓄和形象的表現(xiàn)。如《人民最愛子弟兵》中:
馬蓮開花根連根呀,
軍隊和老百姓是一家人,
一家人,情誼深,魚兒和水不能分,
咿么呀兒吆,
人民最愛子弟兵么呀兒吆;
馬蓮開花片連片呀,
部隊出發(fā)要上前線,
手拉手,道再見,勝利以后來團圓,
咿么呀兒吆,親人送到沁河邊么呀兒吆!
此段把子弟兵和老百姓生動地比作魚和水的關系,反映了軍民魚水情,表達了人民擁護子弟兵將抗日進行到底的決心。
沁源秧歌是沁源傳統(tǒng)文化的百科書,是研究詩詞歌謠和語言學等學科的寶貴資料,也是人民群眾長期積累的自然和社會知識總匯,具有多方面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
然而隨著新興傳媒的興起和文化多元性的影響,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生活節(jié)奏加快,審美要求發(fā)生變化,對慢節(jié)奏的傳統(tǒng)戲曲的興趣愈來愈淡漠,戲曲劇種賴以生存發(fā)展的社會基礎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一些傳統(tǒng)的民俗日益淡化,傳統(tǒng)節(jié)日特別是鄉(xiāng)村廟會逐步由現(xiàn)代節(jié)日代替,活動陣地逐漸縮小。同時,受市場經濟的沖擊,劇本逐年減少,演出場次降低,劇團經濟效益不佳,難以自給。傳統(tǒng)戲曲藝術的式微和處境艱難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一些小劇種更是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遭遇嚴重的發(fā)展困境。沁源秧歌目前也面臨著老藝人年事已高、人死歌亡、青黃不接的狀態(tài),急需搶救性的挖掘、錄制和整理文字與影像資料,急需對青少年和文藝愛好者加強宣傳教育,使更多人積極參與到沁源秧歌的傳承和保護當中。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以來,文化旅游業(yè)成為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現(xiàn)代服務業(yè),是具有巨大活力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而山西作為人文資源大省和戲曲大省,將積極促進戲曲傳承、繁榮和發(fā)展作為提升文化軟實力的一項重要工作。沁源秧歌作為山西本土一種集詩歌、音樂、舞蹈、戲劇表演等成分于一體的藝術綜合體,具有復合性和過渡性的藝術特征,也是當?shù)仫L俗性活動的一種產物。它突破了時間和場合的局限,實用性較強,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民間藝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尤其是它的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都具有很大的發(fā)展優(yōu)勢。
近些年,沁源縣在文旅產業(yè)發(fā)展上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統(tǒng)籌謀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思路,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紅色文化旅游品牌。“沁源圍困戰(zhàn)”是抗戰(zhàn)期間的著名戰(zhàn)役,歷時兩年半,英雄的沁源軍民做出巨大的犧牲,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也取得了輝煌的戰(zhàn)績。毛澤東主席曾給予沁源人民“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的高度評價。著名作家周立波在沁源任戰(zhàn)地記者時在《沁源人民》一文中也寫道:“勇敢忠貞的沁源人民,和八路軍、新四軍的一切其他根據(jù)地的英勇忠貞的軍民一樣,把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氣節(jié),高揚到霄漢,而且將要流芳于千古?!?/p>
抗戰(zhàn)時期,黨和政府克服困難,除了在山區(qū)組織群眾展開生產自救保障后方穩(wěn)定外,還將流散在山區(qū)的秧歌藝人聚集起來成立難民劇團(1943年改名為綠茵劇團)進行文藝宣傳。沁源秧歌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承擔著以文藝宣傳抗日的使命,以民歌與小戲兩棲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在民眾面前,利用民眾熟悉的曲調,通過改編歌詞傳播新的內容,成為宣傳革命的重要方式。沁源秧歌反映著民眾的生活,也記錄著社會的變遷,將是沁源人民引以為豪的寶貴精神財富。
沁源縣人民文化館自建館以來,一直非常重視沁源秧歌的保護傳承。他們積極推進文化文物單位創(chuàng)意產品開發(fā),實行了讓館藏文化資源活起來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而沁源縣的秧歌財政預算經費每年達40萬元,其中用于沁源秧歌研究、輔導、演出和保護的經費達20余萬元。同時,他們組織編印并制作保存了《沁源秧歌五十首》《民歌民樂》《沁源民間歌曲集》《沁源秧歌演出專輯》《沁源秧歌沁源人》《眾志成城》《小二黑結婚》等書籍和音像資料。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縣政府為保證沁源秧歌良好的傳承和生態(tài)發(fā)展,依托縣文化館成立了專門的培訓班招收學員,并請省級、市級傳承人親自為學員定期授課。
近幾年,沁源縣委縣政府每年還舉辦元宵節(jié)秧歌大賽、消夏秧歌演唱會,開展了沁源秧歌進校園活動,城鎮(zhèn)鄉(xiāng)村掀起了唱秧歌熱潮。按照“創(chuàng)意引領、品牌提升、節(jié)慶聚集、組群發(fā)展”的思路,沁源縣讓沁源的紅色革命文化得到積極推廣,一方面幫助了秧歌劇團順利度過當前的生存困境,同時讓更多的游客成為秧歌戲的觀眾,也通過優(yōu)勢文化品牌提高了文化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