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斌
兩千多年前的漢代,中國人偶然發(fā)現(xiàn)了石膏的特殊功效,接下來的時光,創(chuàng)制出一道后來風靡世界的食品。一旦去到異地他鄉(xiāng),身體不適,中國人首先認定是水土不服,這樣的時候,往往是一塊軟軟的豆腐撫慰了身心。
在閩北一個小鎮(zhèn)吃過一種豆腐,它不像北方鹽鹵點的老豆腐那樣,粗澀有嚼頭;也不像南方石膏水點的豆腐那樣,水嫩軟滑。這種豆腐兼取了兩者之長,通過陳漿結花成型,把牙齒和口舌侍候得非常舒服,叫游漿豆腐。
聽說閩北泰寧上清溪開辦豆腐宴,就起了尋去解決一下口腹之欲的念頭。知情者告訴我,閩西北的邵武、泰寧、寧化、建寧這幾個縣彼此交界的一些鄉(xiāng)鎮(zhèn),和客家人有或多或少的關系,均保留有這種罕見的豆腐制作技藝。當年,這些地方都屬于交通不便之地,鹽鹵、石膏稀缺,才另辟蹊徑的。游漿豆腐味道鮮美,制作起來工作量大,出品率低,產量也大不起來。
4月初的一天下午,我們直奔上清鎮(zhèn)崇際村,入住預定好的鄉(xiāng)間民宿。凌晨3時30分,店家把我從睡夢里拽醒。到了村尾的豆腐作坊里,一位中年男子已經把泡好的黃豆打成漿,正在用布袋過濾甩漿,等到直徑約一米多點的大木桶八成滿時,置入蒸汽棒,煮熟豆?jié){的同時,一瓢瓢把面上生成的浮沫撇干凈。
師傅出現(xiàn)了,卻是一位中年婦女。此前,我在當?shù)氐穆糜涡麄饕曨l上看到過她的形象,戴著頭巾,身穿藍底白花的棉布衣服,一副舊時客家婦女的裝束。
她把一個厚重的松木瓢放到豆?jié){上,從邊上一個小木桶里舀來一勺水,倒?jié)M松木瓢。那個木桶里的水,清清的,呈淡黃色的樣子,應該就是發(fā)酵變酸的母漿了。只見師傅俯身,用三只手指鉗住木瓢把柄,像彈鋼琴似的,在拇指食指中指靈巧的變化中,木瓢沿著木桶周邊開始旋轉、游動。笨笨的松木瓢,只露出漿面一點點。木瓢前部呈弧形凹陷,在有條不紊的游走中,瓢內陳漿不經意被溢出。松木瓢帶動木桶里漿水流動,老漿和新漿一點點碰撞、融合。
大約一個小時后,木桶里的豆?jié){開始變深,星星點點的絮狀物凝聚成團,綻開出一朵朵乳白花絮。師傅把木桶邊緣淺淺的黃綠色清漿舀起,倒入邊上的陳漿桶。當天用去多少陳漿,就添加多少,天天用天天不減,老漿水永不枯竭。
大木桶里水落石出,花絮潔白,在中間開始簇擁下沉,形成一個邊界含糊的圓球狀物。師傅將豆腐花一瓢瓢舀起,潑上邊上一溜鋪著白棉布的??颍缓蟀衙薏汲毒o包密,再重疊上一溜???,潑一層豆腐花,最后蓋上木板,壓上石塊。壓干水分后的豆腐,被劃成均勻的四方塊。中午的豆腐宴的主要食材準備妥當。
油豆腐、農家豆腐、涼拌豆腐、豆腐燉蛋、過橋豆腐、炒豆腐干、牛肉蒸豆腐、泥鰍鉆豆腐、豆?jié){魚……菜一盤盤、一碗碗端上桌,都是地道農家菜。
第一道油豆腐先聲奪人,兩寸見方的豆腐油鍋里炸得金黃酥脆,擱瓷盤,竹箸插入撐裂,舀一調羹秘制調料澆上,一口咬下,外皮香脆,齒間有物,同時擠出的白豆腐細軟滑潤,調料里的蔥花在齒間脆響,滿嘴鮮香。
“草船借箭”也是一道值得一說的菜肴。此前看到廚房旁空地上的桶里養(yǎng)著泥鰍,便從廚師那摸到了情況。那約兩寸長短的泥鰍,已經在清水中養(yǎng)了兩天,吐盡腹中泥沙。烹飪時,把泥鰍和冷排骨湯一起倒入鍋中,放進一小塊拍松老姜,微火將湯溫熱,再放入切成對半的嫩豆腐。突然猛火燒鍋,泥鰍被熱氣所逼,下猛勁鉆進冷豆腐里躲藏。五六分鐘后揭蓋,只見泥鰍穿豆腐而出,頭尾兩頭皆露在外面,身子則在內,黑白分明,頗似一支支箭鏃釘在白墻上。這時,加入適量蔥白、胡椒粉、黃酒等佐料,裝入湯碗。此菜特點是動植物的葷香完美融合到一起,無論豆腐和泥鰍都細嫩香滑。
也許期望值過高,品罷滿桌的豆腐菜肴,我感覺從形色到文化韻味都不夠震撼,無法如實代表客家人的豆腐宴,這讓我回想起少年時的一些事情。時間撥回到20世紀70年代初,在客家祖地寧化,記得當年讀初一,那是一個寒假的冬天,父母親被臨時抽調下鄉(xiāng)做中心工作,一人在家,饑餓難當時,在廚房里四下翻搜,發(fā)現(xiàn)兩塊豆腐,喜不自禁。模仿母親的做法,抓一把香菇泡水里,然后起灶火,在鍋里倒一大碗水。忙完這些,把發(fā)開的香菇剪蒂切成丁狀,倒入面盆,還有蔥花、蝦米和鹽巴等調料,再加進豆腐和輾碎的番薯粉,手抓爛成稠泥漿狀,此刻,鍋里的水已開,抓把“泥漿”一捏,虎口處擠出個丸子,另一手的調羹一接浸入沸水里,等這些都忙完,熄灶火,下豬油、胡椒粉調好味,那可不是清湯寡水,濃稠滑潤的熱湯暖人心腹。
很多年以后才知道,這道叫“松丸子”的美食居然是客家名菜,如今已被評上“中華名小吃”。所不同的是,色香味諸方面都更為考究。瘦肉、冬筍、紅菇、馬蹄和水發(fā)魷魚干等配料切成丁狀,將蔥頭、魷魚干在油鍋里煸炒起香,倒入其他輔料一起炒至半熟,調好味起鍋,再拌入豆腐、番薯粉,抓勻后放高湯里,中火把丸子煮熟,最后撒上蔥花。青蔥黃筍褐肉白馬蹄,加上紅菇暈化出來的淡紫色濃稠湯汁,讓人食欲倍增。豆腐的松,馬蹄的脆,番薯粉的滑,組成松脆香軟、滑溜而有彈牙感的特點。按客家人習俗,松丸子取“松脆”之意,每年立春吃了它,預示一年到頭你的日子會過得輕輕松松,諸事痛快。
還有一種福建名小吃,叫寧化釀豆腐,“釀”在客家話里是一個動詞,表示“植入餡料”之意,就是有肉餡的豆腐。把瘦肉、香菇、鮮筍、蔥白剁爛成泥,加鹽巴、醬油、豬油,用番薯粉抓透,然后,在對切成三角形的豆腐中心掏個洞,嵌入一團已經抓黏的肉泥,放油鍋里小火慢煎,等到豆腐略顯焦黃、香氣飄起時,舀入高湯,文火燜五分鐘左右,撒胡椒粉,加醬油,再煮數(shù)分鐘收汁,點綴上蔥花便成。釀豆腐香濃爽口,非常下飯。一口咬下,先韌后軟,植物蛋白的清香和動物蛋白的濃香糾纏在一起,勾人食欲。
客家煎豆腐也讓我印象深刻,它也是福建名小吃。煎,在客家話里就是油炸之意。假期期間,曾寄居在朋友家,和她老公去郊區(qū)侍弄菜園子,帶去的飯菜里就有從甕壇里夾出的煎豆腐。中午餓了,坐樹蔭處,扒一口撈飯,叼上煎豆腐撕下一塊,煎炸成金黃的豆腐像放氣的皮球,癟癟的就剩一張皮囊,上面除了沒化完的粗鹽,還有米糠的熏香和紅艷的辣椒末,很勁道很有嚼頭,和著米粒于齒間研磨起來,口舌生津,越嚼越香。
過節(jié)時,我看過朋友做煎豆腐,她把豆腐切成一寸見方的塊狀,放簸箕里瀝干水,再入油鍋煎炸,待到外皮焦黃,豆腐中空,紛紛鼓脹著浮上油面,撈起瀝干余油,然后架到米糠上熏,冷卻后,夾入甕壇,撒一層粗鹽和辣椒末腌漬,再夾進一層再撒,最后封壇保存。地里青菜接不上茬的時候,隨時開封,夾幾塊出來,切絲和芹菜、蒜炒后上桌。
古代的醫(yī)家秘籍上講,凡人初到一個新地方,先吃豆腐,就能逐漸適應當?shù)厮?。豆腐不趨炎附勢,是尋常百姓家的???,就像我們的親人,雖平實無華卻歷久彌新。猶如清人所詠: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屬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