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高校的大學生們,迷茫是一種普遍現(xiàn)狀,從大一至大四始終伴隨。本文通過對大學生迷茫原因的分析,幫助學生找出對應策略,明確人生努力的方向和奮斗的目標,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習和生活。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迷茫
一、 高校大學生迷茫現(xiàn)狀分析
(一)各年級迷茫表現(xiàn)不一
談到青春,就想到了迷茫,迷茫是青春的代名詞。學生經歷了高考進入大學時代,會經歷不同階段,從大一至大四,大學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煩惱和擔憂,或輕或重,或長或短,表現(xiàn)不一。
對于剛踏進大學的新生們,擺脫了高考的重壓,身心進入一個“超級放松”的狀態(tài),沒有了高中老師的督促,進入到自己管束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對高校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出現(xiàn)不適;加上一同學習可能不一個班,一個班不同學習,生活習性有差異的新同學、新室友不知如何應對等都是高校大一學生面臨的普遍狀態(tài)。
大二的部分學生會面臨“空心病”,所謂的“空心病”,也就是指他們在大學里面沒有方向感,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做什么,隨大眾,每天渾渾噩噩,知識也沒學好,學習目標不明確,不知道主動去把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就等著考試老師劃重點、給復習題,臨時抱抱佛腳,信奉的是60分萬歲,不掛科就行,感覺很迷茫。
對于大三的學子,面對身邊優(yōu)秀的同學,他們是出國的準備出國,保研考研的準備保研考研,工作的準備找實習工作,自己經常會不知道該干什么,當考慮該不該考研,會發(fā)出現(xiàn)在努力來得及嗎,如果畢業(yè)了,專業(yè)不對口,怎么找工作等等一系列問題,沒有對人生清晰的規(guī)劃和認知真的好容易迷茫。
即將步入畢業(yè)階段,開啟新的人生旅程的大四學生也有很多迷茫,面對每年成幾十萬增加趨勢的高校畢業(yè)生,再加上往屆繼續(xù)求職的大學生們,再受經濟下行的影響,就業(yè)壓力巨大,就業(yè)形勢非常嚴峻。還有些學生不知道自己的特長,最喜歡什么工作,不知道什么工作最有前景,常常這山望著那山高,不知該向哪個方向發(fā)展,陷入無比憂心的地步。
(二)當前大學生迷茫的根源
不知幸福從哪里來。當前大學生中,大部分被“00”后占據(jù),獨生子女較多,被家里人寵愛著,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服日子。他們不知道父母曾經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奮斗在改革開放的時代,不大清楚即將建成的小康社會是爺爺輩、祖輩在共產黨人的領導下拋頭顱灑熱血,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換回來的。
沒有堅定信念和長遠目標。在大學課堂上不僅要認真學習專業(yè)知識,更要有長遠的職業(yè)生涯目標。很多畢業(yè)生,沒有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意識,或是不知如何進行規(guī)劃,始終找不到自己的價值,還有學生用一個胸無大志形容一點不為過,連最接近的小目標也沒有,整天渾渾噩噩,不知道干什么。
被愛包圍著逐漸懶于成長。對于大部分的“90”后甚至“00”后,都是獨生子女,被父母、爺爺奶奶、師長呵護關愛著,什么事情都是按部就班,照常進行,學生的心理成長速度變緩,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顯現(xiàn)出幼稚、不成熟的一面,更有大學生享受父母的心理照顧與呵護,不愿成長且極其脆弱。父母分享著更多的愛給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出一點錯,將孩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續(xù),當孩子面臨各種人生選擇時,從而左右孩子的發(fā)展。
二、 大學生迷茫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引導,提高思想認識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高校教師不僅僅要教好書,更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大學生思想活躍,但缺少思考的深度,對新中國成立前的苦難史、新中國建設史、黨的奮斗歷程知之甚少,因此,高校教師要培育大學生愛國、愛黨、愛人民的信念,深刻領會“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問題,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思想認識的重要性,只有人的思想認識到位了,行動才能達到同樣的高度,最終才會從心理上客服迷茫。
(二)加強規(guī)劃設計,樹立人生目標
要加強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人生目標不同,職業(yè)選擇也不同。對大學生而言,制定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就是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從知識結構,結合社會大環(huán)境,來制定符合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了遠大的奮斗目標,才能提升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更好的服務、奉獻社會。
(三)加強學習思考,逐漸走向成熟
在大學時代,學生要把握好時間加強學習和修養(yǎng),從書中和社會實踐中來提高認識,并不是不管不問完全聽從長輩們安排,而是從家庭中獲得幫助,感受家庭溫暖港灣的大作用,當面臨迷茫時,通過自己的學習和修養(yǎng)與長輩們溝通,從“理”上來獲得家人們的支持。大學不是奮斗的終點,而是夢起飛的地方,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知“理”、懂“理”,走出迷茫,走向成熟。
高校大學生的迷茫問題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當發(fā)現(xiàn)學生產生迷茫時,應及時、有效地給予他們幫助,幫助他們走出迷茫,只有這樣,社會才能朝著更加和諧的方向發(fā)展,人民的幸福指數(shù)才會更高。
參考文獻:
[1]唐勝楠.高校大學生就業(yè)迷茫心理指導案例分析[J].考試周刊,2015(75):161-612.
[2]本書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蔡紅建.大學生何以不再迷茫[J].人民論壇,2019(16):98-99.
作者簡介:
韓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新疆大學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