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光
(山東省濰坊市水利建筑設計研究院,261205,濰坊)
位于山東半島中部的彌河流域,水系復雜,支流眾多。 流域內(nèi)建有大型水庫1 座(冶源水庫)、中型水庫5座、小型水庫157 座,大中型攔河閘壩12 座。 冶源水庫位于彌河干流上游,其控泄方案與彌河防洪安全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應綜合考慮彌河上下游、左右岸的關系,從全局高度研究制定冶源水庫控泄方案,構筑起綜合防洪減災體系。
彌河流域面積4 008 km2,其中干流長度193 km, 流域面積3 319 km2。彌河流域南高北低, 地形較為復雜,膠濟鐵路以南多為山丘區(qū), 坡度較大;以北為平原洼地,坡度較緩。
冶源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養(yǎng)殖、發(fā)電、旅游等綜合功能的大(2)型水庫。 水庫現(xiàn)狀防洪標準按百年一遇設計, 五千年一遇校核。水庫控制流域面積786 km2,設計總庫容16 863 萬m3, 死庫容1 270 萬m3,防洪庫容7 185 萬m3,興利庫容8 408萬m3。 水庫校核洪水位141.95 m,設計洪水位138.76m,興利水位137.72 m,死水位128.40 m。水庫樞紐由主壩、副壩、溢洪道(閘)、東西放水洞及東西水電站等建筑物組成。溢洪道為開敞式,設7.1 m 弧形鋼閘門10 扇,閘底高程131 m,為寬頂堰。 東西放水洞均為鋼筋混凝土方涵,進口底高程均為126 m,出口處各建有壩后式水電站。
冶源水庫洪水調(diào)節(jié)計算有兩種調(diào)算方案, 一種為一級控泄方案,另一種為二級控泄方案。
起調(diào)水位取興利水位137.72 m,調(diào)節(jié)計算中不考慮輸水洞的泄量。 當水庫水位低于20 年一遇防洪高水位時,控制下泄流量為1 200 m3/s;當水庫水位高于20 年一遇防洪高水位時,按自由出流敞開閘門泄洪,以確保大壩安全。 《山東省臨朐縣冶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2008 年)、《山東省臨朐縣冶源水庫2014 年汛期調(diào)度運用計劃》(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2014 年)采用此方案。
起調(diào)水位取興利水位137.72 m,調(diào)節(jié)計算不考慮輸水洞的泄量。 當水庫水位低于20 年一遇防洪高水位時,控制下泄流量為1 200 m3/s;當庫水位高于20 年一遇防洪高水位時,且低于50 年一遇防洪高水位時,按二級泄流控制泄量為2 000 m3/s;當水庫水位高于50 年一遇防洪高水位時,按自由出流敞開閘門泄洪,以確保大壩安全。 《濰坊市流域綜合規(guī)劃設計洪水復核分析計算報告》(濰坊市水文局,2008 年)、《濰坊市彌河流域防洪規(guī)劃(修編)》(濰坊市水利局,2019 年)采用此方案。
水庫控泄方案關系水庫特征水位及下游河道洪峰流量。 為體現(xiàn)兩種控泄方案成果的可比性,我們采用確定現(xiàn)狀水庫特性的同一組水文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對比。 根據(jù)《山東省臨朐縣冶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的相關成果,采用實測流量法分析計算水庫洪水,設計標準采用百年一遇, 校核標準采用五千年一遇,洪水最大時段長取72 小時,洪峰流量及最大6、24、72小時洪量采用年最大選樣方法經(jīng)還原計算和一致性修正后得到,系列時間為1962—2005 年共計44 年, 按兩種控泄方案分別計算。一級控泄方案設計水位為138.76 m, 二級控泄方案設計水位為139.45 m,高于一級控泄方案0.69 m;一級控泄方案校核水位為141.95 m, 二級控泄校核水位為142.34 m, 高于一級控泄方案0.39 m;兩種控泄方案下,冶源水庫壩頂高程均滿足工程要求。 二級控泄方案比一級控泄方案50 年一遇水庫最大泄量削減1 366 m3/s。
為保證二級控泄方案計算成果的合理性,將冶源水庫歷年洪峰流量資料系列延長至2019 年,按二級控泄方案重新進行調(diào)算。根據(jù)《濰坊市彌河流域防洪規(guī)劃(修編)》的相關成果,水庫特征水位變化在0.08 m 以內(nèi),水庫泄量變化在1.5%以內(nèi),可以認為二級控泄方案計算成果是合理的。
三次洪水調(diào)洪計算成果見表1。
冶源水庫下游彌河干流沿線有臨朐、青州、壽光、濱海4 個縣(市、區(qū))的幾十個鄉(xiāng)鎮(zhèn),120 多萬居民,受影響面積1 100 km2。 彌河干流穿越臨朐、壽光、濱海城區(qū),濟青高鐵、膠濟、益羊、青臨4 條鐵路和濟青、榮烏、長深3 條高速公路及國道309 等十幾條公路干線與彌河交匯,東黃輸油管線、引黃濟青輸水干渠也跨越彌河。 彌河兩岸現(xiàn)建有青州卷煙廠、清河油田、濰坊純堿廠等重要企業(yè)。 特別是處于彌河下游的壽光市是全國最大的蔬菜基地,關系全國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屬于山東省經(jīng)濟較發(fā)達地區(qū)。 彌河行洪安全關系到兩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防洪任務艱巨。
彌河流域地處半島地區(qū),瀕臨渤海,受太平洋副高壓位置的多變及臺風雙重影響,加上特殊的地形、地貌條件,造成降水量變率大,時空分布不均; 彌河為山區(qū)性獨流入海河道,中上游多山區(qū)丘陵,河道陡峭,洪水暴漲暴落,峰高量大,持續(xù)時間短。 而下游多為平原,河道坡度較緩,洪水急流而下,河槽宣泄不及,極易造成堤防決口,形成洪澇災害;每年洪水發(fā)生的時間也是風暴潮頻繁發(fā)生的時間,由于洪水與風暴潮遭遇,海水上侵,頂托河道洪水排泄不暢,更加劇了洪澇災害;因此洪、澇、潮災害成為彌河流域主要自然災害。
彌河上游為山丘區(qū), 河谷窄深、坡度較陡;下游演變?yōu)榈厣虾?,河道堤防遠高于地面,洪水發(fā)生時下游河道主要宣泄上游來水。 冶源水庫的防洪作用就是攔蓄上游洪水、削減洪峰流量,是減少下游洪澇災害的有效措施。1959 年冶源水庫建成后蓄滯河道洪水,大大減輕了彌河下游的洪澇災害。 由表1 可以看出,冶源水庫削減洪峰明顯。
表1 冶源水庫三次洪水調(diào)洪計算成果對比表
分析表1 數(shù)據(jù),冶源水庫對校核洪水和控泄洪水削減洪峰比例在50%左右, 而對百年一遇、50 年一遇洪水削減洪峰比例僅在20%左右。 根據(jù) 《山東省洪水調(diào)查資料》, 自1568年以來450 余年間河道洪峰流量大多在設計百年一遇洪峰之下,有效攔蓄百年一遇以下洪水應作為重點考慮。 通過兩種控泄方案成果對比,二級控泄方案50 年一遇洪水削減洪峰比例達51%,水庫最大泄量削減1 366 m3/s;同時,二級控泄方案比一級控泄方案多攔蓄洪水1 170 萬m3。
按二級控泄方案調(diào)度洪水,提高水庫校核水位0.39 m、設計水位0.69 m、50 年一遇洪水位0.75 m,水庫校核洪水淹沒面積增加0.526 km2、控泄50 年一遇洪水位淹沒面積增加0.959 km2,影響水庫上游淹沒范圍和移民搬遷范圍。 按一級控泄方案調(diào)度洪水,水庫下游河道平均壅高水位0.55 m,河道治理工程增加工程占地1.22 km2,增大下游河道行洪風險。
冶源水庫原設計庫容2.03 億m3,2013 年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后,水庫設計總庫容16 863 萬m3,水庫校核洪水位141.95 m,壩頂高程144.3 m,防浪墻頂高程145.3 m(副壩為145.1 m)。從壩頂高程和庫容看還有擴容空間,改變控泄方案會增加水庫淹沒范圍,但也減少了下游行洪壓力, 降低了河堤高程,減少了工程占地。
根據(jù)洪水調(diào)查資料, 彌河流域大的洪水基本是由臺風過境引起, 臺風預報已經(jīng)通過衛(wèi)星云圖擴展到三維空間, 尤其是過境山東的臺風往往是長途奔襲,有較長的準備時間,對水庫調(diào)度較為有利, 為充分發(fā)揮水庫的調(diào)蓄作用,建議采用二級控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