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莉,楊筱青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鄭州 450012
宮頸鱗狀細胞癌是女性生殖系統中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轉移和復發(fā)是導致其術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最近,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上皮-間充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是腫瘤轉移和復發(fā)的關鍵因素。E-鈣黏蛋白(E-cadherin)是一種對細胞連接非常重要的跨膜蛋白,可抑制腫瘤發(fā)生和轉移,其下調或丟失被認為是EMT的標志。上皮細胞中E-cadherin的減少或喪失導致腫瘤細胞從腫塊中脫落,這是癌癥侵襲和轉移的先決條件[1-2]。文獻報道,Bmi-1基因在人類腫瘤中表達上調,并在腫瘤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致癌作用[3]。Bmi-1可通過調控EMT,促進腫瘤細胞侵襲和轉移的能力[4]。但目前Bmi-1和E-cadherin在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關系國內外文獻尚未報道,故本研究檢測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Bmi-1、E-cadherin的表達,并探討其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的病歷資料,所有患者術前均未行放化療、生物治療,均經病理檢查確診。共收集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138例,年齡28~69歲,中位年齡48歲,≥48歲71例,<48歲67例;高中分化60例,低分化78例;浸潤深度:≤1/2 68例,>1/2 70例;無淋巴結轉移81例,有淋巴結轉移57例;臨床分期:Ⅰ期72例,Ⅱ期66例。取138例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的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另外取60例因子宮肌瘤行子宮全切術患者的正常宮頸組織。
兔抗人Bmi-1多克隆抗體、鼠抗人E-cadherin多克隆抗體均購自美國Santa Cruz Biotechnology Inc公司,SP試劑盒及二氨基聯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顯色試劑盒均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將組織石蠟塊制成4 μm厚切片,采用免疫組織化學SP法,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一抗均按1∶100稀釋。用已知陽性片作為對照,用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代替一抗作為空白對照。
采用雙盲法,由兩位資深病理科醫(yī)師同時獨立觀察每張切片后判定Bmi-1、E-cadherin的表達情況。Bmi-1主要表達于細胞核,呈棕黃色或棕褐色顆粒樣染色;E-cadherin主要定位于細胞膜和細胞質,呈棕褐色顆粒樣染色。判定標準采用半定量評分法,根據陽性細胞所占百分比(%)和染色強度進行判定。陽性細胞所占百分比:無陽性細胞為0分,<10%為1分,10%~50%為2分,51%~75%為3分,>75%為4分;染色強度:無色為0分,淡黃色為1分,棕黃色為2分,棕褐色為3分。計算陽性細胞所占百分比評分和染色強度評分的乘積,總分≥4分為陽性。
隨訪截止日期為2017年11月,生存時間為手術日期至隨訪截止日期,或手術日期至因復發(fā)、轉移而死亡的日期,截尾值指定為0。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及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兩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繪制生存曲線,Log-rank法比較生存曲線;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風險比例模型;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Bmi-1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正常宮頸組織,E-cadherin陽性表達率明顯低于正常宮頸組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圖1、表1)
圖1 正常宮頸組織、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Bmi-1、E-cadherin的表達(SP,×400)
表1 正常宮頸組織、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Bmi-1、E-cadherin陽性表達情況的比較[n(%)]
低分化、臨床分期為Ⅱ期、浸潤深度>1/2、有淋巴結轉移的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的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Bmi-1陽性表達率均高于高中分化、臨床分期為Ⅰ期、浸潤深度≤1/2、無淋巴結轉移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9.490、5.337、7.237、18.564,P<0.05);低分化、臨床分期為Ⅱ期、浸潤深度>1/2、有淋巴結轉移的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的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E-cadherin陽性表達率均低于高中分化、臨床分期為Ⅰ期、浸潤深度≤1/2、無淋巴結轉移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0.637、8.970、17.498、18.180,P<0.05);不同年齡的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的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Bmi-1、E-cadherin陽性表達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不同臨床特征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的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Bmi-1、E-cadherin陽性表達情況(n=138)
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Bmi-1與E-cadherin的表達呈負相關(r=-0.626,P<0.01)。
對138例患者進行隨訪,失訪率為6.5%。Bmi-1陽性表達患者生存時間明顯短于陰性表達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8.864,P<0.01)(圖 2);E-cadherin陽性表達患者生存時間明顯長于陰性表達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4.411,P<0.01)(圖3)。
圖2 Bmi-1陽性表達(n=105)與陰性表達(n=33)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的生存曲線
圖3 E-cadherin陽性表達(n=42)與陰性表達(n=96)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的生存曲線
將年齡、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Bmi-1表達及E-cadherin表達分別進行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低分化、臨床分期為Ⅱ期、有淋巴結轉移、Bmi-1陽性表達和E-cadherin陰性表達均為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表3)
表3 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預后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n=138)
人Bmi-l基因位于染色體10p13位點上,DNA 4.9 kb,mRNA 3199 bp,編碼蛋白質含有326個氨基酸,相對分子量為36.9 kD[5];作為polycomb基因家族成員,Bmi-l在細胞周期調控、細胞發(fā)生和細胞衰老中起關鍵作用,參與癌癥的發(fā)生;參與腫瘤細胞的增殖、浸潤、遠處轉移[6]。Allegra等[7]研究發(fā)現,Bmi-1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陽性表達率為84.4%,呈高表達。Li等[8]研究發(fā)現Bmi-1在結腸癌組織中的表達與腫瘤的臨床分期、浸潤深度和轉移能力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發(fā)現,Bmi-l在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的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正常宮頸組織,提示Bmi-1的高表達與宮頸鱗狀細胞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進一步分析發(fā)現,在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Bmi-1蛋白陽性表達與年齡無關;而低分化、臨床分期為Ⅱ期、浸潤深度>1/2、有淋巴結轉移的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的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Bmi-1陽性表達率均高于高中分化、臨床分期為Ⅰ期、浸潤深度≤1/2、無淋巴結轉移患者,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Bmi-l的高表達與宮頸鱗狀細胞癌的侵襲、轉移密切相關;分析其原因可能Bmi-1通過調控EMT,可促進宮頸鱗狀細胞癌細胞侵襲和轉移的能力[4]。Jiang等[9]研究了在人宮頸癌細胞系HeLa中抑制Bmi-1表達的小干擾RNA(siRNA)的生物學效應,結果發(fā)現Bmi-1siRNA可抑制HeLa細胞中Bmi-1RNA和蛋白質表達水平,顯著影響體外和體內HeLa細胞的增殖、集落形成和遷移。因此,沉默Bmi-1可以抑制宮頸癌細胞的侵襲、轉移能力,Bmi-1可El-Hadaad能是治療宮頸癌的新型治療靶點。Abd El hafez和El-Hadaad[10]研究發(fā)現卵巢癌細胞中Bmi-1的表達與患者的平均生存率存在顯著負相關,Bmi-1高表達的患者生存時間較短,預后差。本研究結果發(fā)現,Bmi-1陽性表達患者預后明顯差于陰性表達患者,宮頸癌組織中Bmi-1高表達的患者生存率顯著下降,提示Bmi-1的高表達與宮頸癌的預后密切相關。多因素Cox分析結果顯示,Bmi-1陽性可作為宮頸鱗狀細胞癌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Bmi-1可能成為預測宮頸鱗狀細胞癌轉移的分子標志物,為宮頸癌的早期診斷、治療和預后提供依據。
EMT是腫瘤轉移和復發(fā)的關鍵因素。E-cadherin是鈣黏蛋白家族的成員之一,是一種對細胞連接非常重要的跨膜蛋白,它抑制腫瘤發(fā)生和轉移,其下調或丟失被認為是EMT的標志。上皮細胞中E-cadherin的下調或喪失導致腫瘤細胞從腫塊中脫落,這是癌癥侵襲和轉移的先決條件[1-2]。本研究結果顯示,E-cadherin表達與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的分化程度、臨床分期、浸潤深度及淋巴結轉移有關,即隨著惡性腫瘤的分化程度越差、浸潤深度越深、臨床分期越晚和有淋巴結轉移,E-cadherin陽性表達率降低或缺失,因此,E-cadherin的表達降低或缺失,是宮頸鱗狀細胞癌浸潤、轉移的一個重要因素。多因素Cox分析結果顯示,E-cadherin可作為宮頸鱗狀細胞癌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
Zhang等[11]研究結果表明Bmi-1通過下調E-cadherin誘導EMT,促進結腸癌細胞的侵襲和遷移。本研究結果提示宮頸癌細胞中Bmi-1高表達,E-cadherin低表達,且二者呈負相關,因此,可以推測Bmi-1可能通過抑制E-cadherin的表達誘導EMT,促進宮頸癌細胞的侵襲和轉移,其具體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Bmi-1、E-cadherin可能成為宮頸鱗狀細胞癌的新型治療靶點和預測宮頸鱗狀細胞癌患者預后的新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