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榮
蓖麻這個蓖字是獨一的。
蓖麻葉子闊而大,像巨型巴掌,荷葉一樣用帶孔的莖稈頂著,不似一般花草的草香味,有股子難聞的氣息,蔭下沒有草。它的綠,是一種獨特的白綠,它的稈,帶著節(jié),竹子一般,還敷著一層白粉,像一個高高大大的外籍女子。
爹說,上世紀50年代,剛修的潴龍河堤坡上,邊邊角角,烏泱泱的都是蓖麻。邊說邊伸手比畫著,兩人多高,蓖麻籽一嘟嚕一嘟嚕的。這些蓖麻是護堤人種的,誰種歸誰。青年團的小青年,要求進步又喜歡玩,想買樂器,沒錢。淘換來了蠶籽,利用別人家的蓖麻葉養(yǎng)蠶。姑娘們走到蓖麻地里,摘下頭巾,掐些葉子喂蠶,蓖麻葉接濟不上了,就捋榆樹葉。蓖麻蠶刷啦刷啦地吃,身子小手指一般粗。那年的蠶繭結了幾笸籮,賣了80多塊錢呢,花12塊錢置辦了一個說西河大鼓的鼓,又買了金色的半月一樣的說書板。
我第一次聽說蓖麻蠶。記憶里,北院種過半院子蓖麻。
下雨的時候,鉆到傘一樣的蓖麻葉下面,聽雨“嗶嗶叭叭”地打在葉子上。五六歲的小人兒,尚不知道雨打芭蕉雨打荷葉的意境,調皮地折下葉子接雨,在地上劃溝,引導水流向低處。蓖麻花有紅的有黃的,花蕾小包子一樣,蓖麻子長著刺,像刺猬。起初,包裹蓖麻子的刺軟乎乎的,等變了顏色,就有點扎手了。
總盼著下暴雨。大雨突然來了,爹娘就扛著鋤頭跑回來。娘閑不住,趁下雨縫縫補補。從地里回來的街坊小姨姐姐們,嘰喳喳地一塊兒來我家,嚷嚷著學說書。爹放下手里的活計,打起說書板,筷子敲著躺柜,唱起西河大鼓:
“玲瓏塔,塔玲瓏/玲瓏寶塔第一層/一張高桌四條腿/一個和尚一本經/一個鐃鈸一口磬/一個木魚一盞燈……”
每當這時候,娘手里的針線活也會不由自主地停下來。屋外雨打蓖麻葉的聲音聽不到了。
每年這個小院種蓖麻或者莧莧谷的收入,夠半年花銷,有二三十塊。
我記得,爹把蓖麻稈砍下來,我們找分叉的,兩手捉著當小車,拉著弟弟玩。
蓖麻有與眾不同的氣質。它的種子也別致,帶花紋,黑白相間或灰白相間,像極了戲劇臉譜,尤其像老調《呼家將》里哇呀呀的銀袍小將呼延慶。蓖麻子在笸籮里,像一窩正在睡覺的小東西,摸上去,光滑可愛。邢臺的恒坤兄小時候玩過蓖麻子“火把”,用鐵絲把去殼的大麻子串起來,點燃,白白的蓖麻子冒著黑煙,豆大的火花,像螢火蟲。
按照傳統(tǒng)醫(yī)學上是藥三分毒的理論,蓖麻是入藥的,作為瀉藥進入藥典和藥房,它的泄下作用比巴豆柔和,算是君子藥。木集兄說,他舅媽用蓖麻子油線納鞋底,用錐子在蓖麻子上戳,順便把麻線也在上面濾一下。有了蓖麻子油,麻線穿過小孔滑爽多了。木集兄老家山東。我小時候,老家沒有用麻繩納鞋底的習慣,用自家紡的棉線,娘每扎一針,都在頭發(fā)上劃一下,也是為了潤滑。
小學時,新莊稼院的邊角,干涸的水坑,還滿是蓖麻。在蓖麻叢林下追逐,是每個孩子都不愿拋掉的夢。畢竟都是十多歲的孩子,玩耍之余,短不了掐一串花,摘幾個蓖麻籽,劈幾片葉子玩,被老鄉(xiāng)告到學校。
小學班主任張老師沉著臉,白癜風的白斑扭曲著,訓斥的聲音能傳到別的教室,蓖麻也是莊稼……蓖麻也是老百姓的“糧食”……“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怎么學的?講臺上的張老師不停地用板擦拍桌子,顯然很氣憤,這節(jié)課成了植物課,蓖麻專場。擦擦嘴角,他語氣緩下來,給我們講蓖麻籽的好處,說可以點燈,可以做潤滑油,專供飛機用。
學校有一塊新校址,沒有種蓖麻。張老師當時是校長,帶領著師生們栽種了菊花,干菊花是藥材,在一個肚子里沒多大油水的年代,還沒有人奢侈的喝菊花茶。深秋,雪白的菊花經霜像涂了淡淡的胭脂,葉子變成墨綠色。張老師借來小拉車,帶著我們收菊花。那段日子,學校的前房根像貼上了一幅畫,下面是蒼綠,上面黃白色,滿院子都是菊花香,張老師講課都帶著菊花味。陽光明媚,秋風和煦,菊花在教室外排列得整整齊齊,仿佛也在聽課。張老師的臉也和菊花一樣,柔和,淡然。
菊花豐收了,學生們不用交學費了。
就在這個夏天,張老師突然遇車禍過世了。那個周六我剛從老家回來,聽到這個消息,急急乘高鐵、汽車往回趕,精心挑選了花籃,與在保定工作的同學一起給他送行。這個說話就瞪眼的人,也長著蓖麻子一樣的臉,也有著蓖麻一樣的怪脾氣,他的白癜風和演員化了妝一樣。他還沒太老,就突然去了。沒有孩子,沒有老婆,靈前幾個侄子侄女守著。他的床頭,有兩個相冊,珍藏著我們小學時的照片,我翻開相冊就開始流淚,我們一個班級二十多個人,出了四個大學生。
他的日記本,薄薄的,有的就是廢紙裝訂在一起,里面有天氣預報,按年月日排列著,風霜雨雪,陰晴霧霾。一個橫格本上,里面依次是:入團、入黨、獲獎時間、地點、證明人。張老師是個老實人,薄薄三頁,就是他的一輩子。這個倔老頭,我的眼淚止不住。
張老師的窗臺上,鳳仙花開得正旺,院子里種著串紅和雞冠花。沒有潑辣的蓖麻。村里也早沒有人家再種蓖麻。
選自《文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