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由于經濟的良好發(fā)展而普遍提高,居民的儲蓄與消費結構也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同時自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tài)時期以來,特別是在當前狀態(tài)下,中美貿易摩擦不斷,雙方貿易矛盾加劇升級,全球范圍之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國內受新冠肺炎影響,在全球供應鏈地位受到挑戰(zhàn)都導致我國當前經濟出現(xiàn)一定困難。而居民消費在面對此次特殊環(huán)境下,明顯出現(xiàn)低迷現(xiàn)象。因此引起了我國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居民對于儲蓄存款意識通過此次疫情有了明顯提升。因此關于正確認識我國居民儲蓄與消費在特殊時期的結構性探究,研究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演變,對于我國更好的度過這一特殊時期,更好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做好擴大內需的良性升級與保持經濟增長的相對穩(wěn)固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儲蓄意識;消費;結構性探究
中圖分類號:F126.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2096-3157(2020)11-0007-02
一、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與理念
自1978年改革開放的40多年來,我國的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從改革開放之初的223.84美元,到新千年的突破1000美元,隨后我國于2012年后進入經濟新常態(tài)時期。由此以來我國的經濟逐步從追求經濟增長模式的高速增長轉向為質量的經濟發(fā)展模式,直至2019年年末,我國的人均GDP 已經達到將近10300美元,同時也象征著我國正式進入“萬美元俱樂部”。同年,據(jù)調查顯示,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57.8%,同比要拉動經濟增長3.5個百分點,自2013年起,消費已經連續(xù)6年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顯然,消費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頭架馬車,對于我國經濟增長與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我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當中,自2017年十九大召開之后“官宣”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由原先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也因此,在我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消費結構的優(yōu)化與擴展是我國人民真正美好生活的重要體現(xiàn)。據(jù)調查顯示,自1978年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居民恩格爾系數(shù)由最初的64%,下降至2019年統(tǒng)計的近30%。幾十年間下降了一倍之多,在此期間我國的恩格爾系數(shù)年均下降一個百分點。更加可以表明,我國居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呈現(xiàn)良好的擴展態(tài)勢,消費結構處于多樣化發(fā)展趨勢。我國正逐步解決全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居民的消費格局正在逐步被打開,此外,在我國的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支出的比重正在不斷提升,于2019年達到了 45.9%,同比提高 1.7%。在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居民消費性變化突出,不再是以前的單一結構的消費,而是向多樣化與享受服務化所發(fā)展。具體如圖所示。
二、我國的居民儲蓄
在我國的居民儲蓄當中,以預防性儲蓄行為和緩沖儲備行為兩大類型為主。預防性儲蓄認為,消費者即居民,不僅是謹慎的,同時又是嚴重缺乏耐心的。當居民未來收入呈現(xiàn)不確定性或者現(xiàn)有收入水平較低且波動性較大時,居民便以預防性儲蓄行為為主;而居民在未來收入相對比較穩(wěn)定并且現(xiàn)階段收入較為可觀的條件,居民的儲蓄行為是為了后期階段的消費水平可以超過目前階段,并且受到高收入期望的驅使。因此,根據(jù)上述的情況,將會形成一個很明顯結果即為:當居民的社會實際財富要明顯低于居民自身所設定的符合自身的目標收入財富時,在存款過程中的預防性儲蓄動機就會占據(jù)主導地位,從而造成消費者減少消費、增加儲蓄的行為;反之如果居民的實際社會財富高于目標收入財富時,消費者將會減少儲蓄,從而增加消費。
自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tài)時期以后,居民的消費水平、消費追求與消費質量都在不斷提升。我國經濟形勢一片大好,居民的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致使其儲蓄目的變得多樣化起來。同時受2008年經濟危機的影響,居民心理多少還是存在相應的擔心,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居民消費者選擇購買儲蓄保險。平時雖然利率較低,但是在特殊時期內有著較高的風險收入。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說明我國目前的居民消費者對于當下收入比較滿意,而主要進行緩沖儲備。更多的則是進行自身個性需求化的消費與投資。在我國中小微企業(yè)當中此舉尤為明顯。
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自身的經濟增長正如上文所說,與國內的居民消費行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而我國居民的主要消費行為也正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三、特殊時期下的居民儲蓄與消費
2020年春節(jié)以來,我國受到新冠肺炎的嚴重影響。集中表現(xiàn)在對我國國內經濟環(huán)境的沖擊。由于近8萬人員的感染與大部分居民的強制性隔離,對我國中小微企業(yè),勞動密集型企業(yè),物流配送等造成極大沖擊。因此很多中小微企業(yè)為了自身財務成本不得不進行裁員與財務縮減。而對于居民來說,由于強制性隔離的需要,此時需要購買大量的生活日用品。而口罩作為此次特殊時期的必備物品在疫情前期已經達到了“有價無市”的市場地位,而對于存款較少的居民,這絕對是一個十分難熬的時期。因此,受此次特殊事件的影響,我國居民普遍開始了“再存款”意識的覺醒。
在我國此次黑天鵝事件影響下,雖然居民在短期內對生活日用品的消費與需求達到極致,但是無法構成對社會經濟環(huán)境的刺激增長。甚至部分居民由于企業(yè)的裁員而失去了生活收入來源,若沒有足夠的應急存款,特殊時期的生活狀況無疑是令人擔憂的。而在此階段,我國的恩格爾系數(shù)將會不斷上漲。學校停課,飯店關門,景區(qū)停業(yè),諸多人流量大的第三產業(yè)都被迫停止。
因此,居民的預防性儲蓄將會占據(jù)主導地位。由于預防性儲蓄而帶來的連鎖反應即是我國社會大多數(shù)居民消費者重新重視儲蓄行為,是為對于“再存款”的意識覺醒。而在此次疫情下,也集中體現(xiàn)了擁有足夠數(shù)量的存款對于應對突發(fā)性狀況才能夠有良好的應對態(tài)勢與準備工作。不僅對于居民消費個人,同樣也對于社會的中小微企業(yè)。
然而,這種“再存款”的意識覺醒,從本質上來說是居民消費的一種習慣。一般來說,人們在進行當前消費行為的選擇時,甚至在進行消費的抉擇時,會依賴之前形成的經濟理念意識。而這種依賴心理會使居民在選擇支配收入時能夠產生一定的安全感。通過一段時間形成偏好,或者形成一定的意識,而這種偏好的形成是通過與身邊的人,以及自己過去的消費決策的比較形成的,這使得人們當期的消費水平與消費選擇,總的來說是對自己可支配收入的選擇,其選擇水平不僅依賴于當期的支出水平,而且也受制于在前期已經形成的習慣的影響。而對于大部分居民消費者來說,一旦受此次黑天鵝事件的影響而形成過度的“再存款”意識,則勢必會大大的影響今后的居民消費選擇與消費等級。對于日常性存款則會過多的選擇預防性存款。
如果居民消費者進行過度的預防性儲蓄選擇,將會對我國特殊時期乃至特殊時期過后的一段時間內,經濟增長造成深刻滯緩。由于大多數(shù)居民消費者選擇更加牢靠的儲蓄而非進行消費,我國的經濟增長勢頭將會被抑制。同時國內的儲蓄消費結構將會出現(xiàn)不定性變化。
四、結論
由于消費目前仍是我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因此我們必須穩(wěn)固好居民在此次特殊時期過后的消費意愿與進行居民消費結構性的政策調整。我們要正視此次疫情所帶來的普通居民消費的心理變化,進行及時把握。在疫情期間,由于進行感染紙幣的回收與銷毀,適當提升銀行存款匯率,進行防治工作的有效性處理。同時也要在此基礎上,牢固分析居民消費者的當前緊張心理。
進行預防性儲蓄固然重要,但是消費是促進居民個人生活水平提升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驅動力。中國居民的高儲蓄現(xiàn)象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是居民的就業(yè)率下降,例如此次疫情的裁員處理,大大增加了居民日常社會收入的不確定性;其次是當前經濟環(huán)境下,我國的基礎教育成本(甚至中、高級教育)、醫(yī)院醫(yī)療價格,以及各項生活成本的過快上漲導致許多家庭的預期支出增長率遠遠超過了預期收入的增長速度,但是這些預期支出卻是生活條件所必需的;最后是整體的社會收入差距擴大,造成社會貧富擴大的極端現(xiàn)象,抑制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費需求。導致社會出現(xiàn)高儲蓄現(xiàn)象的原因,要究其根本。社會的高儲蓄現(xiàn)象必然是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建設的。尤其在疫情過后的一段時期。正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恢復時期。不能光靠中小微企業(yè)的努力,同時也得依靠于我國居民的積極性消費,在內需擴大的刺激之下,疫情之后的經濟才能得以良好的恢復與發(fā)展。
因此,在此次黑天鵝事件過后。居民存在的儲蓄潛意識會對社會經濟增長形成一定的壓力。但是國家同時也要進行良好的應對,而從現(xiàn)階段的教育部門對研究生的擴招與專升本規(guī)模的擴大,也是實在促進居民的個人就業(yè)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居民持久收入,塑造良好的國家與社會經濟形象,避免消費居民陷入盲目儲蓄,惡性儲蓄的黑洞,為居民消費的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也要牢固樹立消費作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出發(fā)點,進行政策性引導與完善。在將居民的儲蓄水平放在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考慮范圍內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其他更多因素。真真正正保障居民消費,促進全面小康社會下我國經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龍少波,丁露,裴紅霞.開放條件下中國式技術變遷對居民消費的影響研究[J].改革,2020,(2):57~70.
[2]唐夢雪.財政社會保障支出對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基于省際面板數(shù)據(jù)模型分析[J].中國商論,2020,(04):81~82.
[3]王軍,何富彩.居民情緒變化與經濟波動關系研究——來自我國40個城市居民儲蓄狀況調查的證據(jù)[J].中國物價,2020,(02):29~32.
[4]楊天宇.破解2008年以來中國國民儲蓄率下降之謎[J].社會科學文摘,2020,(01):42~44.
[5]秦雪陽.我國高儲蓄率影響因素探析[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0,(01):85~87.
作者簡介:
黃皓澤,西安財經大學商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