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
【摘要】目的:探討闌尾炎手術患兒清醒與全麻下胃管置入的臨床效果觀察。方法:闌尾切除術患兒52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6例,觀察組在麻醉下氣管插管后置入胃管,對照組在清醒狀態(tài)下置入胃管。將兩組患兒各項指標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置管過程中心率、血壓的變化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對照組,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人均插管時間較對照組短;術后痛苦感受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全麻下胃管置入不僅可減輕痛苦,而且血流動力學影響小,并一次置管成功率高。
【關鍵詞】胃管置入術;闌尾切除術;全麻;護理
經鼻置入胃管是外科基礎護理中最常用的技術操作之一,也是闌尾炎切除術患兒術前準備的重要內容,一般情況下多于病房內進行,而當對象是小兒的時候,這一操作會給護理人員帶來一定的難度。胃管置入對鼻咽、食道、胃的刺激較強,對病人心理、生理影響較大[1]。又受到疾病影響以及對胃管置入操作的恐懼等因素影響,患者往往對胃管置入術相關操作的配合度較差,依從性不高,導致臨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偏低[2-4]?;純旱慕桓猩窠浀呐d奮性也會增加,致使患兒的心率增加,心肌收縮力也增加,提升患兒的血壓水平等,因此,為了緩解患兒對置胃管的緊張和縮短置胃管的時間,提高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本文探討對急診手術的闌尾炎患兒采取在麻醉后置入胃管,為臨床應用提供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取本院2019 年1 月~2019年12月收治52 例行急診手術的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患兒,術前無嚴重肺部疾患和心血管病史,年齡8~12 歲,平均年齡(10.00±1.41) 歲。男29 例,女23 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6 例,兩組性別、年齡、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材料 選用北京紅祥聚科貿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硅膠胃管,并根據(jù)患者個體差異個性化選擇胃管型號。
1.2.2 置管前準備 置胃管前向患兒及家屬做好宣教活動,向患兒及家屬說明置胃管的目的,并告知操作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語言和藹,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取得患者配合。納入標準:①無意識障礙;②無重要功能以及器官障礙患兒;③無感覺障礙及精神疾病史;③無置胃管史。排除標準:①資料不全患者;②伴有精神障礙病史以及感覺障礙患者;③存在張口困難,鼻中隔偏曲等呼吸道及上消化道畸形。
1.2.3 置管方法 所有置管均由同1名工作2 年以上經驗豐富的護士完成,操作前均行七步洗手法,洗手、戴無菌手套。對照組:患兒去枕平臥位,行心電監(jiān)護,評估鼻腔粘膜有無腫脹、炎癥。清潔鼻腔,測量發(fā)跡正中至劍突下緣的距離,其長度作為胃管插入長度,作標記后予以石蠟油涂抹胃管前端并檢查是否通暢,以達到潤滑目的,減輕插管不適。操作者左手按患兒前額,右手持鑷子夾住胃管前段沿一側鼻腔緩緩插入,插入到咽喉部時囑患兒做吞咽動作配合,同時將胃管送至所需長度。插管中若患兒出現(xiàn)惡心,應暫停片刻,囑其做深呼吸或吞咽動作,隨后迅速將胃管插入,以減輕不適。驗證胃管在位通暢后予以妥善固定。觀察組:麻醉前由同一麻醉醫(yī)師檢查患兒鼻腔通氣情況,清潔鼻腔。常規(guī)術前用藥,患兒仰臥,全身麻醉氣管插管成功后,測量胃管插入所需長度,作標記后用石蠟油潤滑胃管前端并檢查是否通暢。胃管前段沿一側鼻腔緩緩插入至所需長度,驗證胃管在位通暢后予以妥善固定。
1.2.4 驗證在胃方法 ①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②用注射器從胃管快速注入10ml 氣體,置聽診器于胃部,能聽到氣過水聲;③將胃管開口端置入盛水的治療碗中,應無氣體逸出即可確認胃管在胃內,如有大量氣體逸出,表明誤入氣管。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置管過程中患兒有無惡心、嘔吐等反應。無惡心、嘔吐反應即表示胃管順利進入胃內,操作過程中無不適,一次成功;②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順利,插管過程中無反復操作為一次置管成功,反之則為置管失敗。③記錄兩組患者的平均胃管置入時間進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置胃管前后HR、SBP、DBP 的變化情況比較,見表1。
2.2 兩組置胃管過程中惡心嘔吐發(fā)生率的比較,見表2。
2.3 兩組置胃管過程中一次置管成功率的比較,見表3。
3 討論
3.1 急性闌尾炎是普外科常見的急腹癥類型,各個年齡段均有發(fā)生,小兒急性闌尾炎在診療中較為常見,本病具有突發(fā)起病,患兒以劇烈腹部疼痛不適為主要表現(xiàn),病情進展較快,須在早期明確診斷的基礎上,給予有效治療[5-6]。留置胃管是臨床治療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闌尾炎手術患兒術前常規(guī)準備工作之一。傳統(tǒng)胃管置人是術前在病房內患兒處于清醒狀態(tài)下進行。清醒狀態(tài)下置入胃管,由于人的大腦意識對吞入的非食物有排異心理,又由于咽內黏膜神經分布豐富的特點,對異物極為敏感[7] 。采用常規(guī)胃管置入術刺激鼻咽喉部位的神經末梢產生一系列的反應,引起患者惡心、嘔吐、咳嗽、心率增快、血壓增高等一系列反應。使胃管盤曲在口腔和咽喉部或將胃管咳出,甚至誤入氣管。反復的置入,易造成鼻咽喉部的充血、血腫、出血等風險[8]。
3.2 全身麻醉下,患者意識消失,鎮(zhèn)痛完善,肌肉松弛,應激反應處于最低的狀態(tài)[9],對各種反應遲鈍。并在監(jiān)護儀及麻醉機的情況下,整個過程安全性能較高。同時避免了因胃管置入給患兒帶來的各種不適,讓患者在無痛苦、無不適狀態(tài)下進行治療,這也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護理觀念[10]。所以,觀察組置入胃管前與置入胃管后心率、血壓的變化較小,幾乎未發(fā)生惡心嘔吐,且一次胃管置入的成功率高。
4 小結
通過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全麻后置入胃管的效果及安全性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這樣不僅避免黏膜損傷,還可以減輕患兒痛苦,并對心率,血壓影響小,且一次插胃管成功率較高,能夠明顯改善患兒手術后舒適度,有利于術后快速康復,是一種簡便、安全、有效和人性化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胡菊芳。劉風偉刑多卡因凝膠在腦卒中患者胃管插入中的巧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q3A):25.
[2] 薛鳳娟.視可尼喉鏡輔助胃管置入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8):765-766.
[3] 郭瓊英.兩種胃管置入法在腦外傷昏迷氣管插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8):116-117.
[4] 劉富梅.共情護理對提高急診服毒患者胃管置入配合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09(18):6-8.
[5] 楊以恒,武愛英.腹腔鏡臍孔拖出術與開腹手術治療小兒闌尾炎的對比評價[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2018,5(1):50-51,54.
[6] 薛兆強,唐文東,劉濤,等.腹腔鏡和開腹手術治療小兒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外科雜志,2017,25(9):676-677.
[7] 韓群霞.不同時機插胃管在胃癌患者的臨床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4):140-141.
[8] 項彩萍.術前置胃管時機及方式的臨床對比研究[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8(5):63-64.
[9] 劉閃閃,舒惠萍.1 例85歲老人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麻醉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4:149-150.
[10] 楊寧,左明章,石妤,等.喉罩用于術前置人鼻胃管的腹腔鏡手術患者氣道管理的效果[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1,31(6):72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