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名士凋零:晚清譴責小說中的儒者形象

2020-07-04 03:03:12陳思丞楊治宇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20年6期
關鍵詞:儒林外史

陳思丞 楊治宇

摘要:晚清譴責小說歷來被視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縮影,作為小說點睛之筆的儒者形象生動再現(xiàn)了晚清時局變遷中的名士凋零。本文通過對《官場現(xiàn)形記》和《儒林外史》兩部小說的文本細讀,揭示真儒、假儒、迂儒與俠儒等四類儒者在社會情境中的地位異變,力爭發(fā)掘晚清小說作家群體借用“實用主義”儒者形象所建構的時代隱喻。

關鍵詞:晚清譴責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儒林外史》;儒者形象

學界一般認為以官場為譴責對象的晚清小說雖然繁雜,卻難得一兩個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形象”。[1]陳平原教授暗示這或許是“清官—貪官對立”模式的消解所帶來的尷尬局面,胡適也認為其妙肖官僚頗不自然。[2]而當我們以主體性視角重新檢索以《官場現(xiàn)形記》與《儒林外史》為代表的譴責小說時,會發(fā)現(xiàn)正是單個人物的碎片化形象共同建構了“官場”與“儒林”整體形象的立體與飽滿,整體場域造就了假名士與真污吏光環(huán)。本文嘗試以類型學的視角論述晚清譴責小說中儒者群體形象的流變,以揭示封建社會末期“學優(yōu)而仕”者的群體心態(tài)與社會地位,窺探山雨欲來的時代變局。

一、真儒的退隱與假儒的盛行

“儒林”是儒者的世界,他們構成了極具特色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度辶滞馐贰分械恼嫒暹t衡山、莊紹光及虞育德雖深陷困頓,也立德立言、文行出處,成為古老烏托邦的最后繼承者。從虞育德完全拒絕學生尤資深的建議(第三十六回,本文所引《儒林外史》皆據(jù)同一版本,下文相關引文后只注章回,版本信息詳見參考文獻)[3],即借康大人的推介提高名望,我們除了可以肯定虞之高節(jié),子代學人攀附高位的小心思同樣令人畏懼:從醇儒處學成歸來的弟子,焉知不是另一個翟耐庵?

即便世道澆漓,吳敬梓作為書寫主體,對往昔真至圣賢的理念社會仍舊隱含一絲希冀,或者一種暢想情緒,因此也在書末做了一個“活扣”,市井四奇人應運而生。在這一回,吳氏呼應所謂“社會心理的養(yǎng)成”,描寫:一會寫字的季遐年高潔傲岸,不為權貴題壁;一賣火紙筒的王太善下圍棋也只求“事了拂衣去”;一開茶館的蓋寬家財散盡,倍嘗人情冷暖后仍能勤耕雨讀,賞雨花臺絕頂?shù)牧療熕畾?謀劃全篇卒章時亦選擇尤為恬淡的荊元,以“賤行”自稱而不以雅人自詡,彪炳著文行出處。這四人暗示了蘭桂齊芳之景仍會再次顯現(xiàn)。當然,這些人也許會在時代的推演流變中喪失本心,最終成為官場里沽名釣譽的風雅之士。

如果說真儒只是晚晴譴責小說中作為點綴的配角,那么假儒才是李伯元與吳敬梓津津刻畫的形象。在《儒林外史》中,丁憂的范進去湯知縣處打秋風,面對銀鑲杯箸退前縮后,換了瓷杯象牙筷也畏不肯舉,極盡忸怩作態(tài)之相。這似乎是腐儒之大承,誰料吳氏調轉筆鋒,借知縣之眼看其在“燕窩碗里揀了個大蝦丸子”。無一貶詞而又情偽畢露,妙選微辭,辣手狙擊。而副欽差傅署院假托廉正之名行受賄之實,宣揚估衣之高潔,打著禁煙的幌子食用嗎啡藥丸。他秉持先君遺風(其父據(jù)說生子之后一直服用“獨睡丸”,獨居書房,從不敢正眼看婢女),自詡不教“人欲之私奪天理之正”。傅署院夸張自得的偽飾最后也惹禍招愆,成為桃色丑聞家庭糾紛的臺風眼;在借求官者的錢財打發(fā)舊相好離浙時仍不忘理學教誨,闡明自己在此事中并未克扣。買辦官吏陶子堯不懂知識產(chǎn)權保護,將《整頓商務策》挪為己用,謀得機器置辦的肥差。李伯元與吳敬梓當然意在批駁當時儒士道德敗壞、吏治荒唐不堪,在塑造假儒形象時采用同一套寫作公式,觀看傳統(tǒng)儒者如何孜孜不倦于爭名逐利,浮沉于榮辱之中。

《儒林外史》中儒家價值雖已大廈將傾仍能負隅頑抗,而李伯元則對思想建制全面反轉,無論是社會規(guī)章還是道德標尺皆視若無睹,發(fā)展出別具一格的混世哲學。告老還鄉(xiāng)的儒士王玉輝暗示新寡的女兒殉夫,在得知女兒自戕后先“仰天大笑”,當入祠建坊之際又“轉覺心傷,辭了不肯來”;為避老妻悲慟心中不忍又“出門作游”;見到畫舫流鶯先拿理學眼光作鄙夷相,而又想起節(jié)烈的女兒,“心中哽咽,熱淚直滾”;而不久又便“餓了”,置身虎邱商業(yè)步行街中,拿貞潔之事?lián)Q取附庸風雅湊泰伯祭熱鬧的入場券。[4](四十八回,本文所引《官場現(xiàn)形記》皆據(jù)同一版本,下文相關引文后只注章回,版本信息詳見參考文獻)我們震撼于王玉輝的理學入髓與真情流露之間的可怕張力,而這部小說描寫的良心與禮教的沖突又殊極深刻??吹贸鰠鞘显跀⑹鲞^程中也頗為猶疑,或許因為作者亦出身名教而心有依違,故能有此慧心。

二、迂儒的墮落與俠儒的失節(jié)

繼續(xù)下探,我們也可發(fā)現(xiàn)晚清小說主體人物的迂儒本色?!度辶帧分械鸟R二先生是實用主義八股文選家,西湖游歷中全無會心,頗煞風景,“茫茫然大嚼而歸”;為科舉取士而大習八股,導致文學素養(yǎng)陡然下沉。馬二先生們不以為然,又將此金科玉律傳授晚生,助推匡超人走向榮身之路與葬身之途?!豆賵霈F(xiàn)形記》中唯一閉門苦讀的甄學忠卻未能如愿終了??婆e路斷的甄大哥纏綿病榻之時也用夢囈之言點出全書要旨,而這警示后人的做官歷險雖有傳承之態(tài)勢卻無傳承之功效。最終甄學忠夢醒病愈而甄閣學弄官謀缺步履不停。

吳敬梓給迂儒們賦予傳統(tǒng)小說善惡終有報的結局,筆下的文人志士仍尊崇禮樂制度,奉之以感化眾生。以上我所舉的兩例更確切地驗證了書寫主體對人物形象傳承性處理的思考與探索。李伯元對儒家教義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雖意在復興,卻增加了儒學下沉。三綱五常的倫理道德培育了中國人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民族歷史使命感。而上烝下報,同人道于禽獸則是亂世的符號,此說在以《官》與《儒》為首的諷刺譴責小說中得到不可思議的詮釋。同寅故舊的瀆用、父母長輩的精神鴉片、子女身份的挪用,共同暴露了時代整體生態(tài)下的社會倫理危機。

行至晚清,李伯元們將理智與情感、父親子女的對立熔鑄成一出丑怪鬧劇?!豆賵霈F(xiàn)形記》著重筆墨描寫冒得官別有一手的升遷記。當冒得官得知好色的羊統(tǒng)領手中有其假官之事泄露的權柄,便待時而動,心生修全之計。他決定獻上即將出閣的女兒給上司做偏房,先是裝作萬念俱灰,耍橫尋死,旋即又嫁禍羊統(tǒng)領借銷贓為由索要女兒,又誣賴女兒喜好“站門子”而失掉清譽。一折三嘆,直至女兒委曲求全無奈答應。得逞后又“心上暗暗欣喜”,命人立馬為女兒梳洗打扮,自己揚長而去,轉復游說羊統(tǒng)領接盤。(三十回)

若說吳敬梓以微妙諷刺承載對王玉輝的批評,李伯元則毫不掩飾對冒得官無恥之尤的蔑視:控制家庭成員,視之為官場棋盤上驅遣無顧忌的小卒,自己是否自卑自慚已然無關痛癢。吳敬梓似乎看出這些小丑身上洪水猛獸般的鬧劇潛能,面對價值系統(tǒng)的荒蕪陳雜,他尚能保持穩(wěn)定的判斷力;而李伯元已在高蹈與低鄙之間找到了詭異的平衡點。八股舉業(yè)導致道德腐化,昏聵吏治流露魑魅魍魎之相,小說中人為做官而習八股,為利益而棄孝道,對五倫八德中的“父為子綱”做了時代性的流變詮釋。

先看兩例《儒林外史》中奉行的準則。馬純上曾力勸匡超人“奉事父母,總以文章舉業(yè)為主……‘顯親揚名才是大孝”。(十五回)馬純上主張曾子式的養(yǎng)志,認為只要大誦文章,害病的父親便可“心花怒放”,這是以己度人且洋洋自得為天下第一大孝。而匡父臨終前的寄語則又是別樣風景:“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最要緊的。我看你在孝悌上用心,極是難得,卻又不可因后來的日子略過得順利些就添出一肚子勢利見識來,改變小時心事”。(十七回)

全文引述的目的,一是為了凸顯匡父遺言之至真至愛,也是為了與馬氏奇談怪論相對照。悲哀的是,匡超人并未走父親所指的正道,反而一心鉆營升官牟利的歪門,做出斯文掃地與道德淪喪之事??锍吮畴x父訓卻自覺光耀門楣,賈臬臺常得老母親勖,卻為何被相士嘲諷作“絕子絕孫的假孝子”呢?賈臬臺是前文道貌岸然的傅署院危機公關的頭號功臣,初次露面便背著為虎作倀的臭名。在上司保舉下任河南按察使,打尖路上,每天幾次跪迎老母,聽其教訓。排場之大,行為刻意,孝廉方正出身的情由不言自明。賈筱芝因母親所謂“人命關天不可草率”而束手束腳,斷案效率低下;在提審女犯時又與其暗送秋波,借母親慈悲之手圓自己憐香惜玉的昏聵私欲。

賈筱芝視孝道為徇私手段,匡超人讓孝道為牟利鋪路,這兩人對綱常倫理的反噬引領我們走向譴責小說的孝道辯證——如何在恪盡職守與惟父母命是從之間找尋為官為子的平衡點。倫理天平的兩端不分善惡,遣散各種禮法判斷,共同形成一種奇觀,暗示消極的道德修辭術,旨在煽動起更多社會關注。這成為吳李們內(nèi)心憤世嫉俗傾向的最后信號。我們被這個信號指向一個異性婚姻、孝悌忠信、家庭網(wǎng)絡種種價值消長合縱的世界,見證了書寫主體一套奇詭的敘事美學。

1902年羅普在《新小說》上翻譯《東歐女豪杰》,虛無黨小說自此在中國流行。晚清小說家玩弄舶來與本土的資源,將虛無價值論本土化,創(chuàng)造“俠儒”形象。蘇菲亞的俠義慷慨與浮夸的理想主義令人想起《儒林外史》中出身世家、特立獨行的俠儒杜少卿。夏志清贊其身體力行“慷慨的揮霍”[5]。杜少卿田廬盡賣,大耗資財,來者不拒,有求必應。吳敬梓以杜氏自況,認為其是小說中少數(shù)真心踐行儒家風范的人物。杜少卿重修了傾頹的儒家圣祠與儒道思想,錢財散盡是因為相信朋友、家庭、學問、風骨重于利益。正本清源,還是由于創(chuàng)作主體以儒家倫理作為解讀世界的坐標系。

與這位杜少卿相對的“俠友”,則是20世紀初的朱禮齋與笪玄洞。笪玄洞背倚不義之財,雍容揮霍卻自有一套齷齪鬼魅的法則?!澳闶菚缘梦业钠獾?,無論什么好朋友,就是親戚本家,他老子娘死了沒有棺材睡,跪在地上求我告幫,我也向來不借,倘然有人家要討小,或是賭錢輸了,這個錢我是最肯幫忙的”,(三十九回)用簡單的發(fā)展觀來看,這種有選擇性的扶危助困是紈绔子弟風骨的異化,笪玄洞們早已對任何神圣的規(guī)則缺乏信心,活在“價值無窮”的虛無里。朱禮齋的“仗義疏財”則是以儒家美德范式為官場置換的籌碼。

四、“實用主義”儒者的建構

面對真儒的消逝和假儒的方興未艾,迂儒的流變與假儒的異化,李伯元冷眼旁觀、嬉笑怒罵,吳敬梓悲天憫人、書寫名士凋零?!皩嵱弥髁x”儒者的形象建構,正是兩位晚清譴責小說家代表在批判社會轉型時所精心選擇的敘事策略。

李伯元自然清楚無法借金錢的引誘、欲望的迸發(fā)汰除舊秩序,開拓新生活。實用主義的大旗不是社會復蘇力量的源泉而是消耗品。因此他舉梅飏仁為政績粉飾,大搞形式主義,聯(lián)絡商人捐款,操辦有利于維新名譽之事。同樣令讀者啼笑皆非的是另一位實用主義官吏:宴賓番菜館的撫院大人。這位大人自己不對科舉下功夫卻深諳深度學習、即時知識獲取的門道,在與外商餐桌交手的前夜?jié)撔木毩暋啊笕俗蛱焱砩辖辛肆掷蠋熒先柫撕冒胩斓脑?。林老爺比給大人看,大人又親自操習演半夜。我們包大爺也在旁邊幫著學上菜,整整鬧到四更多天,才下來打了個盹。天底下那有不學就會的事情?”(第七回)

我們亦可將這兩本小說中的個案對照比較,探尋實用主義價值取向的時代流變。范進在被欽點為山東學道后邀同僚吃宴,席間有人以某四川學道不識宋明文豪引為笑談。范進卻老實地說:“蘇軾既文章不好,查不著也是了?!薄豆賵霈F(xiàn)形記》中的白字先生施藩臺是保舉出身,文理不通而又極愛掉文,鬧出“游戈游戈”、“茶毒生靈”、“量人為出”、“馬革裏尸”的文盲笑料。笑后深思,謀缺對知識的肢解,舉業(yè)對儒生的毒害,前者是文學的缺失,后者是使知識定格而導致思維僵化。傳統(tǒng)話語體系里,“舉業(yè)”是儒士傳統(tǒng),“謀缺”是市井偏門,而在官場與儒林的主體中,舉業(yè)與謀缺都是加入官場游戲的兌換籌碼,是平步青云的不二法門。胡適評價吳敬梓時提出,專制君主扼制人才的唯一妙法是集中地方治理權,封閉士人進階的通道。而抵制此毒計的唯一方法便是重塑一種新式社會心理,“叫人知道舉業(yè)的丑態(tài),官的丑態(tài),覺得人貴于官,人格高于富貴”。

這種實用主義儒者形象在民初的改革家身上仍能找到相似所在。在施展雄才大略的年代,維新志士以政治活動為中心,“詞章乃娛魂調性之具,偶一為之可也;若以為業(yè),則玩物喪志,與聲色之羅無異?!弊T嗣同則表示“為此無用之呻吟抑何靡與?!?[6]詩文名家為政治動機自覺拋棄文學詞章,而后期大搞理論宣傳,將視角轉為以小說啟發(fā)民眾的覺悟,也只是由于戊戌變法的失敗截斷了自上而下從事社會改革的道路,實用文學的理論主張仍然一以貫之?!度辶滞馐贰分?,匡超人與魯編修等人同樣為舉業(yè)濫用詞學文章,甚至儒家倫理。吳敬梓對此不吝諷刺之筆。政治改良、文學詞賦同為救國救民之手段,本出一母,奈何二分?維新志士擁戴小說改良吏治的同時,卻兀自踏進李伯元與吳敬梓有心無意設下的“舉業(yè)—謀缺—改良”的怪圈泥淖中。

五、名士凋零的時代隱喻

晚清譴責小說家消解高蹈與低鄙的差異、人與非人的界限,米列娜因此給出了“惡必勝正”,“大邪必勝小惡”的解讀公式。[7]《官場現(xiàn)形記》以“富貴者必淫”為宏旨,采用并列式描繪人物,林立的形象間相互輔弼具有橫向化的普遍性,充斥著自吹自擂、冒名頂替、錢可通神的真小人與道貌岸然、附庸風雅的偽君子。堅硬圓滑的“水晶蛋”徐中堂,通西黨陶子堯在置辦機器時一樣追腥逐臭,而改革者章子良根本就是草菅人命的說謊家與墮落者。(二十六回、十一回)這些角色寄寓在乾坤顛倒的世界里,行為可笑、淺薄溢惡與昏聵顢頇。而《儒林外史》雖也將炮火對準跳梁小丑的隱士、江湖騙子與市井佐雜,其書寫核心仍是各色儒士,且具有縱深遞進的傳承性。周進多年不第,一朝得中后也同樣挖掘出與其遭際相同的老秀才范進。而后者,在做山東學道后亦有心偏私老師所托的考生;而魯編修對八股的癡迷也熏染了其女魯小姐,使之喪失愛情的初判與純真母性;對于丈夫蘧公孫吟哦詩詞心焦不已,又過早地將小兒子的雙眼鎖進八股之學萎縮的暗格里。

李伯元態(tài)度曖昧,跨越實用文學的晉升之階另造一套流通貨幣;吳敬梓提倡心無掛礙;康粱守“批發(fā)性的智識主義”進行小說界革命——對于吳李打造的荒唐天地,后世或許有誤讀之疑。舊有的批評家與現(xiàn)世的追隨者究竟將其視同馬戲而作壁上觀,還是當成一塊風月寶鑒?正如本文的觀點,李伯元無休無止描摹官場歪風邪氣是因對舊有體制與前路迷途的無望,吳敬梓則在全書收尾澄明主張。楔子中隱士不慕虛名;收煞處滿腹經(jīng)綸者而又大隱隱于市。頌揚隱逸作為批判社會黑暗的代稱,吳氏此舉也證實了其對非功利、虞舜義行的向往和對實用功利的回絕。這兩位小說家在作品中賦予儒者地位與心態(tài)世變的深層隱喻,與他們筆下的儒者形象相比,更具進入文學史經(jīng)典的理由。

[參考文獻]

[1] 小說小話[J]. 小說林, 1907 (1).

[2] 胡適.《官場現(xiàn)形記》序[A].胡適文存三集[C]. 上海:上海亞東圖書館,1930.

[3] 吳敬梓.儒林外史[M].昆明:云南出版社,2011.

[4]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3.

[5] Hsia C T. 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6] 譚嗣同.莽蒼齋詩補遺[A]. 譚嗣同全集[C]. 北京:中華書局, 1980.

[7] 米列娜·多萊熱羅娃-韋村格洛娃. 伍曉明譯. 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世紀轉折期的中國小說[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1.

[責任編輯:張麗麗]

猜你喜歡
儒林外史
“淡言微中”,查無此“詞”
論《儒林外史》序跋的批評價值
名作欣賞(2020年24期)2020-07-12 11:20:49
《儒林外史》《紅樓夢》戲曲元素比較談
紅樓夢學刊(2020年1期)2020-02-06 06:08:56
《儒林外史》的吃播
莊嚴隆重的祭祀儀式與不可預知的祭祀效果*——論《紅樓夢》的除夕宗祠祭祀與《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24
《儒林外史》戲劇演出資料考辨——兼談《儒林外史》創(chuàng)作中的明清互現(xiàn)
中華戲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50
單寶塔詩
從《儒林外史》來看明清科舉制度
淺析《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形象和諷刺藝術
論《儒林外史》中母子群像的文學價值
大城县| 乐亭县| 玉屏| 绥宁县| 西藏| 田林县| 克山县| 横山县| 区。| 城口县| 仁布县| 华池县| 神池县| 合肥市| 保靖县| 珠海市| 大渡口区| 肥乡县| 东丰县| 阿拉善左旗| 兴安县| 辉县市| 奉新县| 根河市| 藁城市| 罗甸县| 太仓市| 楚雄市| 宁阳县| 新乐市| 平阴县| 佳木斯市| 黄梅县| 和顺县| 延安市| 宿迁市| 福清市| 勃利县| 友谊县| 棋牌|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