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同新
摘 要:作文在語文科目考試中所占的分數(shù)比例是最多的,因此,語文寫作在考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語文教學訓練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是引導學生、熏陶學生的重要途徑。作文寫作訓練是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最直接、最集中的具體體現(xiàn),因此,作文教學是諸多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傾注心血最多、辦法措施運用最多、但往往結(jié)果往往并不能令人滿意的教學過程之一。那么,作文教學有沒有最優(yōu)的教學方式,有沒有使學生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訓練方法呢?下面筆者針對初中生寫作意識的培養(yǎng)進行簡述。
關(guān)鍵詞:初中生;寫作;意識;培養(yǎng)
通過三十余年的語文教學實踐,我認為提高作文教學質(zhì)量的方式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捷徑,只能從根本上尋找解決這一問題的“靈丹妙藥”,那就是多角度多層面啟發(fā)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作文寫作訓練意識,積極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濃厚興趣,變“寫不了”為“讓我試試”,變“不想寫”為“我愿寫”,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作文難的問題。為化解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的“老頑疾”,我愿與諸位同仁一道,共同去探尋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在初中作文訓練中,學生缺乏作文寫作意識的幾種常見現(xiàn)象及原因剖析
1.學生害怕寫作文,這主要是作文寫作的恐懼心理所造成的。一是由于學生語文基礎(chǔ)不扎實,功底不厚,表達能力欠缺,總感到寫作文無話可說,或者是無從表達,無從寫起,也就是對“寫什么”“從哪寫”“怎么寫”這三個問題所產(chǎn)生的畏懼心理。二是由于學生在作文寫作訓練過程當中,或因為作文水平不高,質(zhì)量不佳,還沒有從同學和老師處得到自我心理上所期盼的嘉獎與褒揚,還沒有體驗到作文寫作的快感,自然就沒有積極參與作文訓練的主動性,在作文寫作的意識上,就已經(jīng)敬而遠之了。
2.學生不愿寫作文,由于作文寫作要有豐富的素材,要進行作文主題的初步確立,還要根據(jù)新學的知識進行作文構(gòu)思,謀劃詳寫的重點,首尾的照應(yīng)等要求,一些學生一聽到作文寫作,腦袋馬上就大了、就炸了。因此,畏懼心理自然就產(chǎn)生了,興趣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二、培養(yǎng)學生寫作意識的幾點嘗試
(一)引導教育學生明確作文寫作的目的,解答學生“為什么寫”的疑問
語文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讀、寫、聽、說、記等綜合能力的教學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重要教育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首先要讓學生在思想上明白作文寫作的目的是什么,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那么,如何引導學生理解作文寫作的目的呢?
我的方法首先是以身示范,熏陶感染。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親自動手寫作,將現(xiàn)實的生活變成文字,可以是班內(nèi)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將作品拿到班內(nèi)與學生分享。學生一聽,班內(nèi)學生活動的一舉一動都在老師的作品中得到了描寫,自然十分高興喜悅。也許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學生的心目中,你會變得很偉大、很神奇,學生會自然而然地喜歡甚至是崇拜你,也許會因喜歡自己的語文老師而喜歡上了作文。除了教師的榜樣引導以外,還可以利用學生中現(xiàn)成的實例來引導。這樣通過師生理論和實踐上的互動,學生在思想意識上,就會日漸重視作文寫作,也會日漸理解作文寫作在學生的現(xiàn)實交往中的橋梁作用。
(二)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注小人物的選材意識,解決“寫什么”的難題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寫任何東西決定于認識和經(jīng)驗,有什么樣的認識和經(jīng)驗,才能寫出什么樣的東西來。反之,沒有表達認識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作文?!苯鉀Q寫什么的問題,首先要引導學生把握好作文選材的方向。部分學生在作文寫作中,通常是選材上喜歡“高大上”的事例,以為只有這樣的事情才有內(nèi)容寫,才有話說,才能表達“高大上”的主題思想。其實,學生選擇這樣的事例,作文往往就成了流水賬,這樣就容易造成內(nèi)容空洞無味,表達方式單一,主題也就不會“高大上”,通過作文訓練陶冶學生的情操,也就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相反,如果積極引導學生時時關(guān)注身邊的同學老師、父母親朋等普通人,透過他們平凡普通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從中挖掘出內(nèi)在的情、智、禮、義、孝,細微之處見真情。這樣的以小見大的事例,不僅不少,反而隨時可見,主題不僅不會平淡無味,反而更能感人淚下,因為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們對美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例如,我在作文課堂訓練中,常常引導學生以小人物、小事情為話題,進行作文訓練,如《媽媽的小棉襖》《雨傘上的小水滴》《溫暖的小蘋果》等內(nèi)容,積極引導學生關(guān)注平凡中的真情,讓學生在身邊尋找閃光點,在普通中挖掘崇高,放大細微之情,這樣學生在作文寫作訓練中,就不再為“寫什么”而發(fā)愁了,學生就能做到心中有“事”,下筆有言,言之有物,作文訓練的難度仿佛降低了,學生寫作訓練的意識增強了,興趣自然就濃厚了,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三)培養(yǎng)學生重視書本閱讀的意識,解決“怎么寫”的問題
現(xiàn)在學生寫不好作文,突出的問題是內(nèi)容空洞、缺乏獨立思考,材料在心中只是簡單的復制,并沒有進行一番精耕細作,而是直進直出,更談不上反芻消化了,“怎么寫”常常成為學生難以逾越的障礙。重視閱讀,以讀促寫,喚起興趣,是解決作文“怎么寫”的一條有效途徑?!皶x百遍,其義自見?!闭Z文教材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文章和片段,這是寫作教學的好材料。課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語言生動形象,易感易學,很適合學生閱讀。對于這些課文,我們應(yīng)該讓學生多讀多記,必要時背下來,積累的東西多了,到寫作文時語言就會像涓涓細流,自然而然地從筆下“流淌”出來。
要寫出好文章來,不但要讓學生熟讀課文,還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課外閱讀大量的報刊、名著,汲取其中豐富的寫作營養(yǎng),只有做到讀書破萬卷,才能達到下筆如有神。我們經(jīng)常要求學生寫日記,寫周記,寫讀書筆記等,就是督促學生廣泛閱讀,開闊視野,隨時摘抄其中優(yōu)美的語句、文段,及時寫下讀書情動之時的所思所想,不斷地深化自我的思想情感,為作文寫作打好基礎(chǔ)。
(四)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作文“仿寫”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仿寫”就是以范文為參照,進行有自我創(chuàng)新的作文寫作訓練。但是,在一些學生的作文訓練當中,“仿”往往是機械的模仿,是照搬照抄式的復制。例如,在練習對人物外貌進行描寫訓練時,很多學生寫出的人物面部特征,大多都是眼睛大、鼻梁高、嘴巴小、眉毛彎等用語,人物描寫臉譜化、模式化,沒有各自獨有的特征。所以,教師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仿寫”的內(nèi)涵,樹立正確的“仿寫”觀,積極引導學生在“仿寫”中有創(chuàng)新,有學生自己的情感與感受。這樣才能讓學生推陳出新,真正發(fā)揮經(jīng)典文本的示范作用。
例如,我們在學習了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就安排學生以此為參考,進行一篇《故鄉(xiāng)的冬天》的作文寫作,訓練抓景物特征的寫法;學習了朱自清的寫景散文《春》一文后,安排學生進行一篇《夏》的模仿寫作,訓練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實際上,讓學生在進行模仿性作文訓練時,教師只要給學生布料工具和圖紙即可,讓學生自己去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借助所學知識和技能,發(fā)散思維,大膽想象,一定能夠構(gòu)思剪裁出五彩繽紛的四季之景,煥發(fā)出青少年內(nèi)在的智慧和聰穎,相信經(jīng)過日積月累的磨煉,他們定會閃耀著智慧的雙翅搏擊長空。
三、在學生寫作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中,應(yīng)避免的幾個認識誤區(qū)
(一)作文訓練的評價標準寧高勿低
初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正處于童年與青年的過渡期,他們對生活的認知,對人和事的理解,不僅沒有定型,而且也不可能深刻、全面。因此,他們對素材的選擇,主題的確立,像新生兒學走路一樣,都處于嘗試階段,難免在訓練過程中存在缺失,難以取得滿意的效果。為此,教師就要以寬容的態(tài)度去面對,以熱情和微笑去鼓勵,適當下調(diào)訓練標準,放寬訓練尺度,只要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情可訴,就應(yīng)當讓學生放開手腳,馳騁思緒,不受約束,這樣,一次兩次,一月兩月,日積月累,只要學生保持寫作訓練的熱情,就會讓其轉(zhuǎn)變成為“我想寫、我愿寫、我會寫”,學生的寫作興趣自然就提高了。
(二)作文講評求全責備,放大缺失
作文訓練,是學生在語文課上的一種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體驗的過程,是心理與心靈的一次難得的過濾與凈化過程。如果就其中的缺失,作為作文評判糾正的重點,或刻意擴大,那么,學生就會產(chǎn)生失敗、失意的心理感受,就不可能體驗到寫作的快感。這樣對寫作意識的激發(fā),對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有害無利。如果教師在評判時側(cè)重褒獎學生的優(yōu)點,或者在全班集體評講中,就某一閃光點進行肯定、示范、展示,這樣就給學生以寫作的快樂,學生就體驗到了寫作的獲得感、成就感,調(diào)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那么學生的寫作意識自然會增強,寫作興趣也會隨之提高,寫出好作文自然就指日可待了。
中國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曾說,不興其藝,不能樂學。語文教師的職責不是急于指導學生如何寫,而是要竭盡全力調(diào)動和激發(fā)學生寫作訓練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使學生在訓練中具有不間斷的寫作沖動,達到寫作的最佳狀態(tài),讓學生在快樂的獲得感中行走飛躍。
四、結(jié)語
當寫作不再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負擔,當學生面對作文不再面露難色時,作文難的問題將會離我們遠去,我們就會看到學生生花妙筆之下的河山壯美之景。
參考文獻:
[1]曾黔華.略談中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J].新課程:教育學術(shù)版, 2008(7).
[2]王忠根.談?wù)剬χ袑W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6(4).
[3]趙琦.略談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9).
[4]王喜.淺談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