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娜
【摘要】小學課堂教學中主要場所就是課堂。任何時候課堂都是老師傳授小學生知識、培育小學生各種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小學數學課堂想要達到教學任務就要師生之間有效合作,拉近師生彼此關系,師生關系是衡量課堂能否有限進行的指標。數學老師要多花費精力時間,讓小學生得到學習的樂趣,這不僅可以減輕小學生對學習的心理負擔、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自身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 ?有效實施 ?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8-0140-01
一、小學數學課堂中要設置有效數學問題。
數學課堂中有效“提問”至關重要。因為有了問題小學生才會想辦法解決問題才會有學習欲望,課堂不至于被老師牽著走,課堂上老師讓小學生自己提問這樣可以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如:小學生學習分數百分數知識的時候:據調查A班同學有近視的占全班的10%,而沒有近視眼的同學占全班的3/5,那么小朋友們在看到這個數據之后請回答是有近視的學生多呢?還是沒有近視的學生多呢?數學老師提出問題,小學生就會開動腦筋求證得出答案,這樣課堂積極性被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被調動。數學老師有效讓小學生學習到了新的數學知識,打開數學知識的大門。數學老師還可以把數學問題隱藏在數學學習任務中。比如: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知識點的時候,數學老師可以問學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都與什么有關系?”同學們開動腦筋,找出計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方法吧……過程中老師一定要鼓勵小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知識。這樣小學生才能對所學知識更加深刻。
二、數學老師要巧妙設計教學模式。
數學老師要想辦法激發(fā)小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在課堂中巧妙設計教學模式和方法,讓小學生可以迅速轉換到學習狀態(tài),有效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樂趣,刺激其求知欲。數學老師在上課時,在學習被4整除數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根據知識點特征設計一套有趣的教學方案,數學老師先給出孩子們一個數136,然后先問孩子們:“136是否可以被2整除呢?是否可以被3整除呢?請說出原因?!?、3這兩個數字特征明顯,孩子們學會看數的末尾就能得到答案,所以,孩子們可以馬上得出答案。數學老師在問:“是否可以被5整除?”小學生計算的不亦樂乎。接著數學老師可以說:“同學們剛剛做題時間都有點長,今天老師教大家一個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得到答案的方法,大家想學嗎?”小學生學習知識欲望成功被勾起。數學老師可以接著說“同學們可以出個數字,考考我能不能很快得出答案?!边@是小學生紛紛舉手躍躍欲試,說門牌號、電話號都有,數學老師馬上作答,小學生從心內佩服老師。這時,數學老師就可以進行教學了,告訴小學生訣竅在哪里。因為小學生好奇心被引起所以對此感到十分的新奇,他們渴望知道方法,有效激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和興趣,這樣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目的才能事半功倍。
三、數學老師要優(yōu)化數學教學過程。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老師要準確把握教學目的和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必須是最優(yōu)的最好的,竭盡全力保障數學課堂高效運轉。我認為老師可以在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是數學老師在課堂中要設立合理的教學情境。情景模式教學方法是數學教學中的“敲門磚”,它在教學中起到導向的作用;其次數學老師在數學教學中的教學手段一定要正確恰當。數學課堂不僅要是高效課堂,數學老師更要講究生態(tài)教學的方法。現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盡其所能采取多種多樣的數學教學手段,其中多媒體教學的介入就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讓數學課充滿著靈活鮮活的畫面。不用數學課本,不需要黑白粉筆。傳統(tǒng)教學數學老師往往用課件帶著小學生走,環(huán)節(jié)都是老師事先設定好的,看似是學生主動學習其實學生是被動接受,貌似是老師引導孩子其實是不斷機械式灌輸知識,小學生主體地位根本得不到發(fā)揮,還談什么知識的理解。因此,數學老師必須知道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在實際教學中還是不能濫用的,老師要掌握好這個度,適時運用才能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總之,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是小學生的積極參帶來的,并不是讓孩子學會怎么去“迎合”老師,小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真正可以提出有效問題。一堂數學課是真正的解決小學生問題為主的。如果說在小學生在學到數學知識的同時還學到了別的問題,從而問題還被解決了,那么這節(jié)課就是有效率的課,有意義的課,是對小學生有利的課。數學老師要尊重小學生個體差異接受知識能力差異,老師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有學習機會,在快樂中學習。
參考文獻:
[1]郎廣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