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靜,劉鐵山,趙繼軍,石 犇,王春潔,于學力
(遵化市人民醫(yī)院CT室 河北 遵化 064200)
作為常見的臨床疾病,急性胸部創(chuàng)傷因病情復雜、變化快、死亡風險高等特點,給我國居民健康帶來嚴重危害。所以,盡早予以診治尤為重要。影像學檢查技術是用于診斷該病的常用方法,如CT檢查。已有多項研究指出,CT檢查在該病診斷方面可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1-2]。現就我院急性胸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診斷狀況展開回顧性研究,以明確CT檢查的有效性、可行性,為其后續(xù)治療決策提供依據,如下。
入選標準:(1)資料齊全;(2)已得到手術病理檢查確診。
排除標準:(1)部分信息缺失;(2)脫落病例。
參照上述標準,回顧研究急性胸腹部創(chuàng)傷診斷狀況(303例),男155,女148,年齡50 ~72歲,見表1。
表1 基線資料
1.2.1 檢查前 Philips 9890 X機(荷蘭飛利浦公司)、BrightSpeed 16 排螺旋CT機(美國GE公司)。
1.2.2 檢查中 X 線檢查:(1)取仰臥位,結合實際病情,選擇進行胸腹部正斜位片;(2)參數設置,電流500mA、電壓55 ~85KV。
CT檢查:(1)取仰臥位,正常呼吸,輔以屏氣功能練習;(2)自胸廓開始掃描;(3)參數設置:電流250~300mA、電壓140KV、層厚及層距均為10mm;(4)獲取數據,輸送至工作處理站,經三維重建技術處理。
由同一名影像學科醫(yī)生閱片,給出最終結論。
(1)參照病理檢查結果,比較CT、X 線的檢出率。(2)比較CT、X 線檢查的各類型創(chuàng)傷檢出率。
選擇軟件SPSS25.0 為工具,各類型創(chuàng)傷檢出率行χ2檢驗。以0.05 為分界值,P不足分界值,有差異。
CT檢查對疾病的檢出率98.02%,較X線檢查80.86%高,χ2=47.239,P<0.05。
與X 線檢查比較,CT檢查對各類型創(chuàng)傷的檢出率較高,P<0.05,見表2。
表2 各類型創(chuàng)傷診斷檢出狀況的比較[n(%)]
就急性胸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而言,積極早診斷、早治療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關于該病患者的診斷方法較多,如X線檢查、CT檢查,等,前者操作簡便、價格適中等特點而受到廣大患者的接受、認可,但圖像質量較差,極易出現漏診、誤診等現象,影響醫(yī)生作出準確地診斷結果,甚至造成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后者除了快速掃描、全面等優(yōu)點之外,還可借助后處理技術提高圖像質量,彌補X線檢查的不足,指導醫(yī)生為患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3-4]。
本文結果已證實,CT檢查的檢出率較X線高,和文獻[5]結果相吻合,說明CT檢查可有效保證圖像質量,指導醫(yī)生明確患者病情具體發(fā)展狀況。另外,CT檢查對皮下氣腫、肋骨骨折、肩胛骨骨折、鎖骨骨折、胸腔積液、氣胸、肺不張等疾病的檢出率較X 線高,可以看出CT檢查能夠讓更多患者從中受益。以肋骨骨折為例,作為急性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的常見類型,經CT檢查,可見連續(xù)性中斷、肋軟骨中鈣化區(qū)有中斷,且呈斷端錯位;以脾臟患者為例,可見脾臟變大、密度分布不勻等,經CT檢查,可及時檢出微小病灶、隱匿性骨折,以及明確其與受損臟器之間的關系,以精準顯示胸腔積液,為后續(xù)治療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傮w來講,CT檢查對于急性腹部創(chuàng)傷患者而言,可以作為一項行之有效的檢查方法,能夠幫助醫(yī)生明確該患者的臟器損傷嚴重程度、范圍,以指導采取合理、科學的治療措施,改善病情,減少并發(fā)癥,降低病死率。
總之,CT檢查在急性胸腹部創(chuàng)傷中的診斷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介于相關報道較少,今后仍需深入探究該檢查對此類疾病患者的診斷價值,以期豐富研究成果,提升我國該患者診斷發(fā)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