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松平
巴金的《小狗包弟》中有一句:“滿園的創(chuàng)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p>
對此,王光佑老師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其中的“熬煎”能否換成“煎熬”呢?(《聚焦課堂,詩意生長——淺談如何構建有效的高中語文課堂》,《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年第10期)
面對學生的困惑,王老師是這樣分析的:
我讓他們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舉例辨析“熬”和“煎”的區(qū)別。學生自然聯(lián)想到“煎雞蛋”“熬豬油”和“熬骨頭湯”等,自然體悟到“煎”的時間相對而言比較短,瞬間強度可能比較大;而“熬”相對而言時間比較長,小火慢燉,脫骨化肉,程度非常深。比如“熬中藥”要半個小時左右,“熬骨頭湯”一般要幾個小時,而“煎雞蛋”卻要不了幾分鐘。聯(lián)系(課文)本段開頭“整整十三年零五個月”可以看出,作者內(nèi)心所受折磨的時間之長、苦痛之深!學生自然能體悟出“煎熬”主要突出“短時間的難以忍受的折磨”,而“熬煎”則強調(diào)長時間的苦痛折磨和無法排解的憂愁。
筆者思慮再三,認為王老師提出的問題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做出的分析是值得商榷的,“熬煎”可以換成“煎熬”。
誠然,“煎”與“熬”有時間長短的區(qū)別,但“煎熬”與“熬煎”未必有這樣的區(qū)別。
查閱《現(xiàn)代漢語詞典》,“煎”與“熬”除了有時間上的區(qū)別,還有“把東西放在水里煮,使所含的成分進入水中”與“烹調(diào)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的聯(lián)系。
如果兩個語素的意義相同或相近,可以有同素異序的兩個詞,這兩個詞往往意義相同或相近。語素相同而語序不同的詞往往是聯(lián)合式的合成詞,這些詞在一般情況下可以互相替換,如:
1.她恨不能馬上找到生活做,有了工錢好給娘請醫(yī)生,好給娘買藥吃,好使娘恢復健康。(周而復《上海的早晨》)
2.然自此宿病盡除,頓覺康健,無復昔之羸瘵。(宋·沈括《夢溪筆談》)
其中的“健康——康健”可以互相替換,它們都有人體生理機能正常,沒有缺陷的意思。
但是,有的語素相同而語序不同的合成詞,同中有異,使用時不可以互相替換,如:
1.這時的春梅,可有些動感情了。(馮德英《迎春花》)
2.感激、希望、憂傷的情感混合在一起,像潮水般沖擊著她痛苦的心靈。(楊沫《東方欲曉》)
其中的“感情——情感”不可以互相替換?!案星椤背1硎据^強烈的心理反應,“動感情”還帶有習語性;“情感”常表示具體的心理反應,如喜愛、厭惡等。
顯然,“煎熬”與“熬煎”也是語素相同而語序不同的同義詞。那么,“煎熬”與“熬煎”在使用時可不可以互相替換呢?
“煎熬”出自《戰(zhàn)國策·魏策二》,它有下面三個意思:
1.烹煮?!稇?zhàn)國策·魏策二》:“齊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調(diào)五味而進之?!彼巍ぴ枴逗厢u作》詩:“調(diào)澆遵古書,煎熬需日力?!?/p>
2.熔煉;熬制?!陡咦舆z書·答史玉池書》:“我若是真金,盡教他做烈火;儻還有些渣滓,卻藉他做洪爐,猛煎熬一過,添我多少精神。”老舍《茶館》第一幕:“這里還可以聽到某京戲演員新近創(chuàng)造了什么腔兒,和煎熬鴉片煙的最好的方法?!?/p>
3.比喻焦慮、痛苦;受折磨。漢·王逸《九思·怨上》:“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憂。”郭沫若《反正前后》:“(秦先生)不能不留在堂里辦移交,那真夠他煎熬了?!?/p>
“熬煎”出自唐·顧況《歸陽蕭寺》詩,它有下面五個意思:
1.煎煮。唐·顧況《歸陽蕭寺》:“苦哉千萬人,流血成丹川!此輩之死后,鑊湯所熬煎?!笔捾姟秴窃酱呵锸吩挕罚骸埃ǚ扼唬┚蛯こ隽艘恍┧幬飦砻巳グ炯濉!?/p>
2.折磨。唐·白居易《雨夜有念》詩:“唯有恩愛火,往往猶熬煎?!睔W陽山《三家巷》:“她妹子身子從小就弱,怕受不了過分的熬煎?!?/p>
3.指被折磨。元·喬吉《水仙子·夢覺》:“三十年幾度花開謝,熬煎成頭上雪?!绷罕蟆恫セ鹩洝罚骸八裏o日無夜不在痛苦中熬煎?!?/p>
4.痛苦。元·趙明道《夜行船·寄香羅帕》套曲:“心緒熬煎,形容憔悴,又添這場縈系?!蔽轰撗妗秾毜亍毴恕毷隆罚骸澳悴恢@兩天我多熬煎!”
5.煩惱;憂慮。明·劉基《以梨餉石末公侑之以詩》:“珍重使君方閔雨,急須走送滌熬煎?!绷唷躲~墻鐵壁》:“老陳最高興,因為主任一回來,合作社的大問題就不用他熬煎了?!?/p>
再查閱《新編漢語辭海》,“煎熬”和“熬煎”的意思都是“比喻折磨”。
由上可見,“煎熬”的意思與“熬煎”的意思經(jīng)過不斷規(guī)范,已經(jīng)完全相同,“熬煎——煎熬”在使用時可以互相替換。例如:“有人為求快,煎熬中藥時習慣使用熱水?!保ā都彝タ萍肌?999年第12期)“但補藥要熬煎得法才能更好地發(fā)揮療效?!保ā都彝タ萍肌?998年第10期)顯然,都是對藥的處理,可以用“煎熬”,也可以用“熬煎”。再如:“《三國演義》的每個人物都處于程度不一的生存困境之中,這種困境表現(xiàn)為四個層次:生的窘迫,心的煎熬、愛的無緣、自我實現(xiàn)的困難。”(《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第6期)“念君乘風駕鶴去,空對墨跡心熬煎?!保ā锻硐肌?015年第1期)顯然,都是讓心受折磨,可以用“煎熬”,也可以用“熬煎”。
詞義基本相同的詞一般稱作等義詞。這些詞在一般的上下文(語境)中都能互相替換而不改變意義的表達。這些詞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構成語素的次序差別。這些詞的存在是交際的一個負擔,隨著語言的發(fā)展,它們將會得到進一步的規(guī)范,例如魯迅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中出現(xiàn)過的“慰安”等詞,現(xiàn)在逐漸被“安慰”所替代。
一個雙音節(jié)詞在語序上發(fā)生了變換后,會變成另一個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詞,這也是漢語言中的倒順詞現(xiàn)象。我們來看一段相聲《有趣的倒順詞》:
甲:來,跟你玩?zhèn)€游戲!
乙:什么游戲?
甲:倒順詞!
乙:啥?倒順詞?聽起來挺好玩的。
甲:就是把一個詞倒過來念,變成另一個詞。
乙:懂了,開始吧!
甲:黃金是金黃的。
乙:白銀是銀白的。
甲:我用生字組詞。
乙:我背新的詞組。
甲:小樣兒,對得不錯嘛!
乙:當然!我是誰???“聰明的一休”!
甲:我的女兒多可愛!
乙:這算什么?豬有一窩兒女。
甲:來,再來,我就不信贏不了你!
乙:奉陪到底!
甲:我養(yǎng)蜜蜂釀蜂蜜。
乙:我為奶牛擠牛奶。
甲:豬是牲畜。
乙:你是畜牲。
甲:你怎么罵人了?
乙: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甲:算了,君子不計小人過。寒風呼呼地刮著。
乙:刮得你染上了風寒。
甲:咦,你怎么又咒我?
乙:Sorry啦!
甲:我們上街購物。
乙:街上熱鬧非凡。
甲:你別太得意洋洋,出些高難度的,接招吧!
乙:你也別洋洋得意,我一定會不甘示弱的!
甲:聽好了!科學是一門學科。
乙:[哈哈大笑]這有什么難的?給我伴舞的人是我的舞伴。
甲:[開心的樣子]泡水時,我不小心燙了你一腳水泡。
乙:[揚了揚眉毛]你傷害了我,犯罪了,大家都叫你罪犯。
甲:算了,再說下去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這次算平手,我們下次再比!
乙:好哇,下次比你也一定是我的手下敗將!
甲:哼,走著瞧!
由此可見,倒順詞的種類比較多。有意思相同的倒順詞,如“代替——替代”“覺察——察覺”“找尋——尋找”;有意思不同的倒順詞,如“雪白——白雪”“蜜蜂——蜂蜜”“黃金——金黃”;還有一種更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有些表示東西名稱的倒順詞,如果把它倒過來說,正好表明了這種東西的用途,如“羊圈——圈羊”“鐵錘——錘鐵”“門鎖——鎖門”。倒順詞作為漢語雙音節(jié)詞的一種特殊形式,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內(nèi)在發(fā)展規(guī)律,它起源于古代,一直是漢語,中一個有趣的語言現(xiàn)象,無論是在文學作品還是生活的口頭用語,出現(xiàn)頻率都很高。
總之,辨析同義詞,應該從多方面入手。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強烈的語境意識,咂摸濃濃的語文味兒。